APP下载

数字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角色应用

2019-07-01胡新林

读天下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在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式声乐教学,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东方西方文化差异,还能够感受到本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角色应用为提供自身的声乐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数字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声乐教学角色應用

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 改革声乐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善多元化资料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环境中,师生都没有找到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理想方式,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在个性化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自主的,但这种自主学习并不是一种完全孤立的学习。在声乐自主学习中,学习者可以通过选择学习内容,理解学习目标,评估学习结构和诊断学习过程来获得个性化指导和帮助。这样学习才能有效的进行下去。在实际学习中,每个学生都需要一对一的辅导和老师的帮助是不现实的。自学系统起到导师的作用,实现声乐学习的智能化管理。

在大学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并逐渐引导学生介绍其中的一些事物、剧情等,例如,为学生播放一些能够充分展现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电影,如《富春山居图》《刮痧》《孔子》等,针对某一方面内容与本族语之间进行文化上的对比,寻找其中的异同点,进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精妙之处。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可对学生提及《周易》,将计算机语言中的“二进制”相结合,这主要是由于计算机中的“二进制”与“八进制”均是由德国人通过《周易》中的“阴阳”发明而成。在通过对这一系列的对比教学中,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西方文化,还能够感受到本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提供自身的声乐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在声乐教学中(音乐剧)渗透的必要性

我国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逐渐被世界人民所瞩目,包括传统的京剧、中医、书法、武术、太极拳、餐饮文化等等。智能化的教学系统意在以学生为主的基础上,借助各类计算机辅助技术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声乐网络化教学环境,以此来丰富师生的声乐教育资源,使学生可以在线下线上接受全方位的声乐教学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声乐学习需求。在音乐的教学中,现在不断融入音乐剧,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增强音乐剧的教学,加强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将音乐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音乐方面的实际水平和现实状况来进行教学。音乐剧是一门艺术性的语言,是一门结合舞台、表演、形体等的艺术,其中不仅仅是音乐内容的表达,还应该是舞蹈以及台词的表现,这样丰富的形式才更加可以烘托出音乐剧的剧情,更充分地表达剧的情感,以此来触动观众,加强观众对剧情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声乐教学不能只关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更应该关注语言本身承载的文化和思想,关注语言学习中学生思想和思维的发展。因此,是否将声乐教学立足中国文化,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活动和利用互联网,帮助学生形成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 音乐剧开展以文化对比为目的的文化活动

音乐剧是现代的创作,是现代化的产物,将音乐剧逐渐融入到高校的声乐教学中,为了适应现代化声乐专业的需要,对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对专业课程不断优化,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剧。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声乐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音乐的实践能力。文学和语言学属于两种性质不同的学科,文学创作侧重宏观故事构架,而语言更注重微观的运用。作曲家在进行声乐音乐剧创作的时候,主要着眼于小说中人物的塑造、结构的安排和故事的推进,再加上长时间高强度的写作,难免就会出现一些不规范词语。如:把“词语”写成“辞语”,“但是那邱老师声真好,越诵越快,……没了·辞·语,猛地头一低,戛然而止”;将“葫芦蔓”写成“葫芦萝”。

二、 角色应用(分析《白鹿原》秦腔为例)

只有动荡的年代,才能写出来史诗,故事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新旧交替,新的势力要取代落后的腐朽的一切,必然会剥皮换骨,放血抽筋。《白鹿原》八百里秦腔一声吼,是最原始的力量在呐喊!

《白鹿原》这部影片绝对是艺术,每一帧都美得像一幅画,震撼人心。影片中重复出现的有三个场景:一望无际的金黄麦田,茫茫原野上孤立的牌坊,村里两层的大戏台。

至于大戏台,就真的像是一座人生的戏台,一座时代的戏台。

秦腔的角色有“十三门二十八类”之说。老生分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须生分王帽须生、靠把须生、纱帽须生、道袍须生和红生,小生分雉尾生、纱帽生、贫生,武生、幼生,老旦,正旦分挽袖青衣、蟒带青衣,小旦分闺门旦、刀马旦,花旦分玩笑旦、泼辣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分大丑、小丑、武丑。各门角色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拿手戏。演唱时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做“唱乱弹”。有人赞美秦腔是“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使人血气为之动荡”,正是出于秦腔表演的特色。其表演技艺质朴、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优美,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程式严谨,技巧丰富。身段和特技有趟马、拉架子、吐火、吹火、喷火、担子功、梢子功、翎子功、水袖功、扇子功、鞭扫灯花、顶灯、咬牙、耍火棍、跌扑、髯口、跷工、獠牙、帽翅功等。

在《白鹿原》八百里秦腔一声吼,角色应用非常到位,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撕扯嗓子吼唱,很有地域特点,秦腔的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越,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陕西秦腔代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数字媒体时代把这些角色应用实践于现代声乐教学将起着划时代的作用:信息迅速传播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前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十分缓慢,导致知识积累过程漫长,如果相隔遥远,信息的传播更是滞后。然而,随着人类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加快,知识爆炸式地积聚和增加,形成大数据。在某地发生的事件瞬间即可传遍地球的每个角落,逐渐地促进了全球化,使人类有了同是地球人的感觉。全球化使得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习俗的人们能够共享信息,共享人类发展的成果。既然人类发展的成果被全球共享,就有中国传统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角色应用的传播共享。

作者简介:

胡新林,江西省南昌市,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评剧在京津冀三地文化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音乐生态环境现状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