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见大地转动时

2019-07-01梁永安

莫愁 2019年17期
关键词:娃儿活法花鸟

文/梁永安

灰蒙蒙的天色,模糊了江南的纤细,纵横的河网宛若轻烟四散。

去昆明的高铁,沿途不断上来拖儿带女的年轻夫妻,大包小包,黑红的脸庞露着朴实的笑,看样子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民,赶在春运大潮前回故乡。

身旁坐下一个抱着娃儿的妈妈,娃儿抱着塑料奶瓶,喝得津津有味。

这是最后一代农民工了吧?他们含辛茹苦养育的孩子,大部分都将留居城市,不会再奔波于城乡之间。

常常会想,后人回望这一代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心情?多少平凡的人,一天天劳作,推动着历史的沉重磨盘,实现着大地上的时代转换。几乎每个家庭的三代人,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整个中国社会都在不停地与过往道别。

在高铁上,常常忆起一个面色白皙的复旦人。那是多年前,乘硬座,身边的男人文质彬彬。聊起来,原来是复旦大学核物理系,本科毕业的,后分配到了新疆的核工厂,工厂还没建成又搬到了四川乌江的大山里。一番折腾,没建完的核工厂忽然被放弃,原地新建化肥厂,引进法国成套设备,从头开始。

“这辈子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只能在化肥厂打打杂。”他苦笑着,仿佛老井不波,神情已淡然。其实他那时才43岁,听着为他难过。有些活法身不由己,然而世俗只崇拜春风得意的人,真正值得致敬的负重者,只能默默地隐去。

走在昆明的阳光下,浑身仿佛被弹了一遍的棉花,蓬蓬散散,每根筋骨都是暖的。明天要投入工作状态,趁着今天短暂的空闲,看看五颜六色的春城生活,漫无目的,也是一份难得的恣意。

路过东风西路的云南省博物馆,看广告栏,正在办云南美术双年展。平时会进去转转,今天忽然觉得看美展太正经,封闭的空间浪费了万里无云的天气,于是掉头去附近的花鸟市场,听听狗吠鸟鸣。说是花鸟市场,其实是昆明的老街坊,聚集着大量商户,古玩、工艺品、旅行用品五花八门。还有一家东方书店,看到一本漫画版《徐霞客在云南》,开本不大却很厚。很想买下,但会增加旅途的负担,还是放弃。

不知不觉来到金碧公园,二十几个中老年妇女在跳广场舞,周围摆开十几桌麻将,还有转着圈暴走的年轻人。一对夫妻手拿红气球,望着满地跑的胖儿子,笑容满面。女人已经怀孕,二胎指日可待,小日子又要热闹了。生儿育女油盐柴米,踏实的活法,滋味像小锅米线,自己能调控。反观那种欲望远高于个人现状的活法,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哪种生活好?岂能说得清楚。

春节时段在云南、重庆、四川走了一大圈,走访不同民族的普通人,感受粗茶淡饭中的人间情感。世间万千喧哗,最珍贵的却是那些沉静的部分。它的声音深潜于万物的脉动,只有俯身大地的深处,才能听到落叶飒飒,看到新芽正在生长。

猜你喜欢

娃儿活法花鸟
写意花鸟
古驿方言“娃”的用法探究
活法
武建亭中国画作品
人生的“贪”
花鸟卷
人生的“贪”
纸杯大变身
水孩子
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