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管理能力培养的本科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19-06-30周晓丹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3期
关键词:管理能力酒店管理实践教学

周晓丹

【摘 要】文章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提出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激励能力、决策能力与应变能力等,以此真正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增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管理能力;酒店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3-0143-03

1 管理能力概述

管理能力概念的界定与范畴,学术界众说纷纭。结合各专家学者的研究观点,形成以下理论:管理能力是指综合素质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激励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与应变能力等。分别将以上各种能力阐述如下。

1.1 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被普遍认为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甚至认为管理就是沟通。言下之意,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管理的全过程都贯穿着沟通。沟通能力强的管理者对内能使整个企业机构的纵向、横向都言路畅通,团队精诚协作;对外能与客户融洽愉悦地沟通洽谈,达成企业绩效目标。

1.2 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与效率紧密相连。组织能力实际是一种有效的执行力,有效地执行企业战略布局。在执行的过程中,利用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协调各方力量,搭建组织体系,制定组织制度,配备组织人员,形成组织文化。

1.3 激励能力

激励能力包括激励自我与激励他人。激励他人之前先激励自我,充满信心与激情地投入正在进行的事业。在此基础上,鼓舞团队成员士气,激发他们的潜能为企业做贡献,去面对每一天的挑战。激励能力也就是将人力资源发挥到极致的能力。

1.4 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决断能力。当企业面临经营问题的选择题时,管理者责无旁贷地担当此重任。要求管理者不仅具有知识、经验、分析、思维与智慧,更要有预测与预见未来市场走向与发展趋势的能力,决策能力对于管理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1.5 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与上述的决策能力相关联。一般决策能力强的人应变能力就强。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保持清楚的头脑与判断力,随时对自身企业经营策略做出调整,应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不变应万变”是每一位管理者应有的准备。

1.6 控制能力

控制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掌控能力,掌控全局的能力。毕竟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地变化,变化就会引起波动,包括小的波动与大的波动。当此波动的能量足以引起企業动荡时,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控制能力力挽狂澜,将企业拉回到正常运行的轨道中,否则引起企业“脱轨”的结果将不堪设想。

2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2.1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中所蕴涵的管理性特点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训练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构架融合后运用于实际酒店管理的日常服务与管理工作中,其中的工作分两个角色进行,角色之一是直接面对酒店宾客,角色之二是面对酒店技术与管理。由一名毕业学生的角色向这两种角色的成功过渡,满足酒店行业对于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也能顺利地走上心仪工作岗位,实践教学在这衔接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说实践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角色顺利转换。

对于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教学的设计要满足酒店企业的人才需求。除了要求掌握现代星级酒店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现代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素养方面的基本训练,还要具有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或者技能。以上要求反映在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从中可以体现出实践教学体系所占的课时比重,而且体现出实践教学体系中与理论教学体系的有机融合,更能体现出实践教学体系所需包含管理性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结合上文阐述的管理能力理论,与实际现代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所需要的具体管理能力,此能力使人才的培养与人才需求有效对接,具体阐述如下。

2.1.1 训练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似乎在表面理解,只是语言表达与传递的同时,接收与反馈对方的意思表示能力。但是其中涉及的场景、对象、情绪、语气、姿态运用的不同,造成沟通效果的不同,甚至有天壤之别。但是在酒店管理“宾客至上”的服务氛围里,其中某个元素的变化,就能起到微妙的化学变化,是否能达到有效沟通,对此能力的训练是必需的。

2.1.2 训练经营管理技能

虽然每个酒店企业都有其一套培训员工的机制,无论之前是否接受过此方面的教育,在岗前培训后都能从事酒店一般性的日常工作。有些人认为进入酒店工作的门槛很低,并不需要经过严格的4年本科教育。但是实际的情况是现代酒店管理业要与国际化酒店管理技术接轨,不断推进酒店企业发展,将酒店企业的分支机构开到世界各地。掌握现代星级酒店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现代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素养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的人才储备是必需的。毕竟国际化酒店的发展方向是绿色化、智能化与数字化。

2.1.3 训练社会适应与服务能力

酒店行业归根结底做的是服务工作,面对各行各业、不同社会背景与来至不同阶层的宾客。对于酒店行业从业人员来说,提供服务对象的纷繁复杂,相应服务心理、服务心态、服务技术要有所调整,适应的跨度与弹性要宽。将自己的服务融入整个酒店的大氛围中,像一条河里的鱼要适应大海的环境,是需要训练的。

2.1.4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呼唤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犹如新鲜血液一般给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酒店行业更是不例外。酒店行业站在休闲旅游产业的潮头,需要注入新科技、新数据、新理念、新方法。当代的大学生是具有“新思维、新冲动、新创意、新梦想”的一代,只需要他们将这些新“思想”与酒店行业相结合、相衔接、相匹配,就能迸发出创造力的火花。只是需要正确的指引与方法。

2.2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中管理性缺失的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中,对学生管理性技能的掌握还是有一定的目标差距。通过分析整体实践教学过程,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2.2.1 实践教学目标方面问题

实践教学目标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对管理性技能培养目标理解与实施存在偏差。

从对各酒店人力资源部了解到的情况分析,现在酒店行业人才需求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酒店服务人员。人才缺口较大,主要招收高职高专毕业生,补充到前厅、餐饮、客房岗位。第二层次为基层管理人员。熟悉前厅、餐饮、客房、销售等一线岗位的服务流程,维护部门的日常经营,执行力强,并且能为各部门创造良好业绩。第三层次为中、高级管理人员。具备酒店经营管理丰富经验与一定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是酒店行业紧缺的人才。这些人才的一致特征是既具有酒店管理理论,又能将理论运用于所处具体的内、外环境中处理实际经营难题。

经过对往届酒店管理毕业生的调查访谈发现,他们认为对于管理性技能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上文中所提到的沟通能力(包括外语交际能力)、社会适应与服务能力,其次是经营管理能力与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也容易帮助毕业生在职场中脱颖而出,进入酒店中、高级管理层。但是这方面的能力似乎到“派用场”的时候就略显生疏,似乎应用不上,力度还是弱一些。从以上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与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对接时的偏差,就容易显现出实践教学目标方面的问题。

2.2.2 实践教学师资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中,突出的师资问题是具有酒店管理行业经验的行业专家与兼具教学经验并具有教育系统职称的“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具有管理性特点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具备相应管理性特点的老师的教学实践的制定与实施。但是具备管理性特点的“双师型”师资力量是缺乏的。因为具有酒店行业管理经验的专家,难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与时间,不具有高学历就难以在高校的职称评定中获得相应职称。并且具有酒店管理经验的专家,他们的职业发展目标不一定在于教育,所以此类具有“双师型”的教师一直是猎头公司搜寻的对象,但是“猎头”公司也常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师资问题的解决还是要从原有教师的管理性能力提升及学校实践基地的具有酒店管理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育成为兼职导师入手。

2.2.3 实践教学评价问题

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直接关系着实践教学体系管理性的塑造,直接关系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管理能力是否培养到位。现在评价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是以考试为主,写实践报告为辅,使得学生只是触及实践问题的表层。当然管理能力的培养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不断相互渗透。

3 基于管理能力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再造

3.1 再造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突出对管理性技能培养要与酒店行业岗位需求相一致,满足当下酒店行业对于人才需求,或者说在此基础上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毕竟高校人才的培养要服务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以突出管理能力为重点,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对接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总目标。将这个总目标细化到课程体系调整中,模拟校外酒店的活动,将酒店服务与管理流程搬进校园。在模拟的场景空间和真实的项目背景下,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综合训练,基本实现将“酒店”搬进课堂,通过创设情景,真正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增加此类实践课程的课时数,让学生达到在岗位群内可转换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在酒店企业中,第一层次的酒店服务人员,如前厅、餐饮、客房等服务生所需的管理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课程培养。

酒店人力、酒店财务、酒店营销3个类别岗位群为酒店企业的二线职能管理部门,属于中高层管理人员,是酒店管理毕业生心仪的职业目标岗位,这3个岗位的薪酬待遇符合他们对于职场薪酬的预期。通过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在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的同时,每个申报成功的项目还配备有专门指导老师,学生实操这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体酒店”运营,将营销策划、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各门学科知识运用其中,演练解决一个综合性实际问题时的角色,也了解酒店管理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的关系,达到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力要求。此种中高层次管理能力的训练,还要在6个月的毕业实习中得以“精准”训练。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个人优势,在酒店人力、酒店财务、酒店营销3个领域选择其一,在毕业实习期间配备该实习机构的专门实习导师,精准强化在此领域的管理能力,提升中高层管理者综合管理能力。

3.2 具备管理性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再造

解决具备管理性师资问题,还是要从原有教师的管理性能力提升及将学校实践基地具有酒店管理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育成为“兼职导师”入手。

(1)选派教师参加“专业+职业+创业”教育培训,其中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心理学、外语交际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开展培训的目的是使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体系。鼓励教师参加创业咨询师培训、SYB培训、创新创业训练营培训,打造一支能胜任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类团队。通过教师进酒店实践、顶岗锻炼、挂职服务等方式,接触实际酒店管理实践,不断累积管理经验,在教师层面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通道融合,逐漸成长为酒店行业的专家,进而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实践时间为一个服务周期,顶岗锻炼时间每年不低于2个月。同时,鼓励教师出国进行短期访问、留学,提高教师国际化的能力与素质,完善教师多元化渠道的能力提升。

(2)聘请实践基地有经验的中高层酒店管理人员为校外实训导师。根据不同导师的优势领域邀请来校做相关讲座,在举办讲座时,校外导师与同学们可以就酒店管理中涉及的营销、人力、账务管理等鲜活的案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这一过程中,校外导师可以与学生有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在彼此的互动中,校外实训导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企业所需管理技能。经过此过程培训,学生缩减由基层岗位步入管理岗位的时间。他们还可以初步选择自己实习期间的导师及将要从事的酒店管理领域,进行“精准”匹配,实现用人单位与人才培养的“精准”对接。

3.3 再造管理能力测试为标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学生是否具有管理能力与上述所论述的以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相匹配。3个部分的实践能力评价,由这3个部分的实践教学过程来完成,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定出其中不同部分的权重。以过程为核心,以学生、指导老师和酒店行业导师三方为评定主体。考核的重点在于就业为导向、管理能力本位和学生职业规划三者的匹配。每一位酒店管理毕业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都建立个人档案,将具体过程记录在案。每一位毕业生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过程清晰明了,此评价体系有助于对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修正与完善。

参 考 文 献

[1]鲍富元.应用型本科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基于行业需求的调研[J].教育观察,2018(3).

[2]谭金凤.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3]陈文娟,刘国胜.基于酒店企业需求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6(8).

[4]张凤婷.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

[责任编辑:陈泽琦]

猜你喜欢

管理能力酒店管理实践教学
创新行政管理方法 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浅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策略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