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D-二聚体等指标对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

2019-06-29刘喜娟陆丽骏吴乃胜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肺部重症炎症

刘喜娟,陆丽骏,邱 红,吴乃胜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浙江 宁波 315000)

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由于年龄较小,身体机能尚不成熟,体内炎症反应较成年人更严重,病死率更高。由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难以通过常规检查进行诊断,往往导致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的最佳治疗时间被错过,因此探讨重症肺部感染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意义重大[1]。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均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会随着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但目前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体内细胞因子与生存状况的研究较少,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本次研究通过探讨血D-二聚体(D-dimer,DD)、N末端脑钠素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NT-ProBN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白介素(interleukin,IL)-6对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旨在提高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的生存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54例重症肺部感染儿童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肺炎诊断;②年龄≤14岁;③患儿监护人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感染;②合并脏器功能衰竭;③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④检测资料不全。

1.2病例分组

将入组病例按照生存与否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生存儿童,共34例,年龄(8.17±2.02)岁,男性19例,女性15例,观察组为死亡儿童,共20例,年龄(8.08±1.68)岁,男性12例,女性8例,两组儿童年龄、性别以及病情轻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24小时内,晨起空腹抽取儿童4mL外周静脉血,平均分为4份,进行离心操作,取1份血浆以及3份血清,其中使用全自动血凝仪(江苏鸿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血浆DD水平,其次使用全自动免疫荧分析仪(江苏鸿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使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NT-ProBNP,最后使用电化学发光仪(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采用电化学荧光法分别检测血清PCT和IL-6水平,操作过程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儿童的D-二聚体和N末端脑钠素原比较

两组儿童的DD和NT-ProBNP水平比较,观察组检测值比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DD(μg/mL)NT-ProBNP(pg/mL)观察组2.36±0.443127.92±312.86对照组0.91±0.271362.55±115.74t2.0892.011P0.0410.045

2.2两组儿童的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比较

两组儿童的PCT和IL-6水平比较,观察组检测值比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DD(ng/mL)NT-ProBNP(pg/mL)观察组1.47±0.3265.27±6.88对照组0.44±0.138.95±1.36t2.2072.281P0.0320.026

2.3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高DD水平、高NT-ProBNP、高PCT水平以及高IL-6水平是威胁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生存的危险因素。

表3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

3讨论

3.1重症肺炎的治疗现状

虽然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人类认识和治愈疾病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近几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出现,肺炎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肺炎仍是儿童期尤其是婴幼儿常见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

肺炎起病多数较急,严重者可发展为重症肺炎,往往因累及其他器官和系统,如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微循环障碍、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而危及生命。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病因。因此,近年来在我国尤其北方地区,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已被高度重视。目前重症肺炎的治疗包括抗病原微生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胸部物理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镜术、特异性预防等治疗方法,而小儿重症肺炎常常因炎症较重,常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导致一系列全身并发症,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而炎症细胞在应激反应的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单纯的抗生素治疗虽能对病情起到一定的效果,却无法对炎症失控起到预防作用,而炎症失控会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增加死亡风险[3]。通过对炎症介质的检测,可对重症肺炎做出早期诊断,从而给予相应治疗,以阻止病程进一步进展。

3.2各炎症因子在重症肺炎中的意义

DD属于特异性降解产物,有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而成,是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紊乱的重要指标之一[4],重症肺部感染患者DD水平越高,提示被激活的纤溶酶和凝血酶数量越多,而患者由于病原菌的侵入,炎性介质和促凝物质的释放增加,会对人体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内皮下胶原被暴露,凝血系统被激活,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机体内出现纤溶系统亢进并大量出现微血栓,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多系统功能障碍,增加死亡率[5]。

重症肺炎常伴有呼吸衰竭及其他系统明显受累表现,其中心肌损伤是较为常见并发症,且导致的心力衰竭是造成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及坏死时会刺激心肌细胞分泌脑利钠肽前体物质,NT-proBNP是脑利钠肽前体物质在蛋白酶作用下裂解产物之一,可作为心肌损伤及心力衰竭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指标[6]。而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NT-proBNP在重症肺炎患儿血清中上升,可能与重症肺炎所致心肌损害、肺动脉高压、心排血量降低等刺激BNP前体物质加速分泌有关[7]。可作为监测重症肺炎的早期指标。

PCT是一种蛋白质,正常代谢时甲状腺C细胞分泌并产生有激素活性的降钙素。PCT水平的升高出现在严重休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随着感染的加重,PCT进行性上升。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能够对炎症反应的强弱程度进行指示。重症肺炎患儿因感染细菌裂解,并大量释放毒素,进而相关细胞诸如单核细胞等受到刺激,进一步诱发肿瘤坏死因子a等细胞因子的释放,最终促使PCT水平的增高。

IL-6属于IL的一种。它是由纤维母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角质细胞、以及多种瘤细胞所产生,能够刺激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其功能。在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机体内多种细胞产生促炎作用以及促使肝细胞释放急性反应蛋白,IL-6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同样在重症肺炎的诊断中也有类似的作用。

3.3重症肺炎中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

本次研究的数据显示,两组儿童的DD、NT-ProBNP、PCT和IL-6水平均比对照组水平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DD、NT-ProBNP、PCT和IL-6均可以用于预测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的生存状况。

DD升高提示重症肺炎患儿在未发生明显栓塞征象前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为及时进行必要的抗凝治疗提供依据;NT-ProBNP是心力衰竭和心肌损害的敏感指标,且检测方便,因此可以用于临床上对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检测[8];PCT正常情况下在人体内含量很低,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型炎症标志物,其升高对感染有很高的敏感性,与个体感染程度呈正相关,PCT水平越高,提示个体感染越严重,预后越差;IL-6是促炎因子,IL-6水平升高会引发血小板聚集、血液粘滞度异常、小动脉静脉,出现微血管血栓,而且能够刺激纤维蛋白原启动凝血因子,加重微血栓,抑制内皮修复,加重病情,增加病死率[9]。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高DD水平、高NT-ProBNP、高PCT水平以及高IL-6水平是威胁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生存的危险因素,其危险因素与各免疫因子的明显升高可能有关。

综上所述,DD、NT-ProBNP、PCT与IL-6可以用于预测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的生存状况,高DD、NT-ProBNP、PCT与IL-6提示儿童有死亡风险,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

猜你喜欢

肺部重症炎症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