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一经,中华奇书

2019-06-27胡馨月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精卫山海经神话

胡馨月

导引

“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只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一部《山海经》,让童年的鲁迅渴慕已久,以致十多年之后,“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是一部怎样的书?你想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部充满奇幻的书籍——《山海经》。

编者探究

由于历史久远,《山海经》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该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

内容概述

先秦古籍《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书。全书共存18篇,共约31000字。《山海经》书名的原始涵义是五方山脉和海荒之地的划界。汉代以后,“经”字逐步有了经典的意思,于是人们通常把《山海经》理解为关于山海的经典。

《山海经》是上古先民对自己经行世界的一次记述,具体而言:

《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可谓是一部先秦时代自然与人文的地理志,详尽描述了中国古人生活的“小社会”之外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珍贵的矿物、神奇效力的植物、怪异的动物和奇特的人类种族。它们不仅外形怪异,常常还具有神奇功能,甚至能够预示未来。

据统计,《山海经》记载了100余个国家、近3000个地名、550座山、300余条水道、204个神话人物。

神话形象

《山海经》描绘了众多人神形象,基本上有两类:一是现实的形象。如“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中的鸟,以及白猿、犀、象、兕、马、龟等;一是杂拼的怪异形象。如鲁迅念念不忘的九头的蛇、一只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的刑天等。更有半人半兽的神灵形象,如女娲、西王母等。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女娲是母权制氏族社会创造的一位女性英雄。

刑天: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这则神话里,刑天虽然被斩首了,但是他仍神勇无比,豪壮之气凌然不可侵犯,所以,晋代诗人陶渊明在其《读山海经》中夸赞其神勇过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帝江: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这是《山海经》的神兽帝江。 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即原意为:像太阳一样平坦浑圆,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

军猫将军:人身猫头的神。相传,猫每修炼一甲子年就会在月圆之夜满足一个善良人的愿望,达成九尾即可成仙。但八尾猫只能耗费一根尾巴达成人的愿望,掉一尾、生一尾……八尾猫始终徘徊于仙门而不入,直到遇见甘心舍弃自己的梦想,以八尾猫“九尾成仙”为愿望的人,死结才能解开。

书中所记载的怪兽神人反映了先民改造世界、认识自我的艰辛历程。这是人类的进化史,亦是文明生成史,展现了先人改造野蛮、走向文明的轨迹。如作品中的形象有两个明显的转变,即由早期自然神转向以女性神灵为主的英雄神,再由以女性神灵转向了后来的以男性神灵为主,而且这些男性神灵又迥然不同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所出现过的开辟神系中的形象。究其原因,是由于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蒙昧状态,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是幼稚的。自然中的水、火、太阳、月亮、大树、石头等,都是他们描述的内容,也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后来出现了人们征服自然的神话系列中的神灵形象,再后来,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家庭和氏族组织进一步完善,人类的生存竞争能力不断增强,随之也出现了家庭内部、氏族内部的各种矛盾,也引起了部落和部落、氏族和氏族之間的冲突。这样一来,一批反映这种社会关系的神话也就诞生了,其中的征战英雄,其形象特质,已由神逐渐演变成半神半人,神性在减少,人性在增加。所以,神话是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幻想的形式所做出的具有艺术意味的不自觉的解释,是原始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

作品价值

1.保留了大量的远古资料

《山海经》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理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自然地理的记述,如记载山系和水系。山系如“堂庭之山”、“杻阳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水文记明了源头和注入之处,河流的发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处却远离此山,记述者对于水文记载时也注意到河流干流的全貌,甚至还记载了伏流河和季节河(“潜行于下”的河即伏流河)。

2.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山海经》中包含着许多令我们感动的神话故事。比如,《北山经》中的精卫是一个矢志不移的形象,浩瀚的东海因为精卫鸟的不懈努力而日益变浅。在这个故事中,生命的顽强和尊严得以彰显。《海外西经》中,刑天虽然被天帝砍掉脑袋,却仍不肯放下手中抗争的武器。这些神话到文人的手里,变成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后世的名著像《镜花缘》、《红楼梦》,也从《山海经》中取材。

3.一定程度上寄托了远古先人的意念

远古时代,先人的生产力极为低下,对大千世界充满恐惧,《山海经》中这种原始的凶神数不胜数,这些神有猛兽和人的共同特征,他们的出现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胜遇、化蛇、夫诸、毕方等。凶神是由先民对恶劣环境的恐惧不自觉产生的联想。这种崇拜一样是由禳灾向祈福发展而来的。对母神的崇拜亦然。

4.初步形成华夏民族的正统意识

远古中国人的经验世界里,华夏民族的形象和华夏文化是确定的,而其有限的关于外国人的知识首先是强调彼此差异。《山海经》中外国人形象怪诞。我们胸口有洞必死,可是贯胸国民却无恙;我们的舌头从后向前,反舌国相反;我们一头,三首国三首;我们身高正常,周饶国只有三尺高;我们都是男女结合,但是《海外西经》有丈夫国、女子国……这都是具有歧视含义的丑化。这种丑化,反过来就是对自我的美化和肯定,隐含着华夏民族的正统思想。

佳篇欣赏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③,文首④,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⑤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吕氏春秋·去宥》)

①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②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③乌:乌鸦。④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⑤堙:填塞。

文章讲述溺死的少女化而为鸟,誓向大海复仇的悲壮故事,它衔木石、填沧海,坚毅不屈以及勤奋不息的壮举,表现出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坚定意志。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猜你喜欢

精卫山海经神话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精卫的烦恼
山海经夫诸
诗词鉴赏论述题答题技巧实例分析
《山海经》中的奇兽
“神话”再现
精卫与乌鸦
“撕名牌”大战
答案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