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建设 应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

2019-06-26胡径玮

新丝路(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道德建设

胡径玮

摘 要:社会道德在社会转型期间是必然滑坡的,但如果能在社会转型期间正确而恰当的引导,那么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次机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道德建设中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作用,从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道德建设中,应深入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领域,活学活用地运用马克思理论对积淀在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深层的意识进行批判性地建设,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深处,在意识领域为全面深化改革扫清障碍。这是打开中国人民内在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方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建设;集体潜意识

一、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道德困惑

社会在转型期间必然会带来道德滑坡。在道德滑坡中将暴露出许许多多我们未曾注意的、仍需要进一步进行斗争与清理的文化糟粕,例如官员腐败中隐藏着的“千里为官只为财”的封建陋习、腐败官员为了求取心安而“摆风水阵”的封建迷信、大学里公然鼓吹“挨揍的女人不容易病”的“伪传统”。唯有暴露了真实的情况,才有可能做出正确地应对。因而辩证地看待,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道德滑坡事实上是一次机遇,用以帮助认清“哪些是敌人”。那么,应该如何才能消灭这些敌人呢?还是马克思说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三纲五常”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它是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招魂的。从而,在具体的实践层面,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理论创造性地发展出基于市场经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这种道德,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学活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道德建设中,应深入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领域,活学活用地运用马克思理论对积淀在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深层的意识进行批判性地建设,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深处,在意识领域为全面深化改革扫清障碍。这是打开中国人民内在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方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建设应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建设应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1)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的建设性批判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逻辑。细看这近百年的发展,成绩是迷人的,但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则又是那么不尽如人意。中国人有形的辫子已经剪掉了,然而无形的辫子却仍残留在中国人的头脑里,作为一种幽灵而时不时的出现。客观地来讲,如今的中国在对于传统与科学的认知仍然没有脱离二十年代的科玄论战,甚至某些民众的认识还不如当时来得深刻。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传统的民族,它要转型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民众从传统的“臣民”转型为现代的“公民”,它所面临的任务是远远大于没有深厚历史传统的民族的。当然,这份转型所面临的苦难度是很大的,但同时也意味着一旦成功的转型为真正的现代化国家,深厚的历史传统将会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光芒,彻底照亮这个民族的未来之路。这两者都是可以肯定的。

该怎么才能彻底地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真正的现代化国家呢?唯有更加深入的反省文化,反省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中国人集体潜意识深处的那些糟粕。每一次反省,就是一次更加彻底的认识自我;每一次更加彻底的认识自我,就是一次传统文化转型向现代化的进步,就是一次更加酣畅淋漓的希望。

(2)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的建设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理层面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是不可能也不应该一直停留在语言的表层,即仅仅是停留在要求每个人都能背诵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治标层面,而应该进入中国人尤其是普通群众的日常道德观念与伦理价值的实际运用中。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3)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的建设性批判是战略层面从文化视角为改革深水区清扫障碍。当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所面临或明或暗的阻力是数不胜数的。直接的政治硬拳固然是强有力的,但文化这种更加柔和的力量作为辅助与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当从文化思想方面扫清了过去传统的封建君臣对其民众的影响,特殊利益集团也必然因为其内部残留着的封建迷信的扫清而进行结构性的改变,这客观上为深水区改革创造了条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建设应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的路径与方法

(1)无意识意识化。揭露平常的一些行為其实质是违背现代化的历史残留,当人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迷信就失去了它的力量。这就是布迪厄所说的,当揭露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方式,当人意识到这一点,其权力就瓦解了。唯有瓦解过去传统君主统治者的权力,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更加深入留下位置。

(2)从审美意义上进行建设性批判。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是快乐的。中国人是从审美而人生的。中国文化其源头来自于巫术礼仪,因而中国人的生活不需要宗教也能绵延千年。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宗教战争的,这个要继续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建设在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的实践中,应该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建设。

(3)学界主导,政府守家。一个关乎于民族根性的举动,再慎重也不为过。为了避免因政治的因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重蹈文革反文化本身的覆辙,应该重启五四启蒙的路子。即由文学入手,中国知识分子自发地进行集体潜意识层面的批判,政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撑,但政府并不强制性的将之作为一种政治任务,而毋宁是由学术的自发转化为自觉的水到渠成。要深刻意识到这是学术逻辑的一种自发行为,所以其中有着严肃性与神圣性。这也是“小政府大社会”的一个具体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建设应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的伦理风险与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建设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这很容易令人想起权力-政治对于人的影响。抛开政治层面的因素,它仍然有着学术层面的价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马克思主义引领共产党人所取得的成绩来看,马克思主义自身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当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向信仰方面的培养,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建设在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的实践中,它是否能取得合乎预期的效果,这取决于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尤其是从技术层面的角度来看,取决于政治在微观层面的技术是否能合情合理。然而,就其大方向来看,这是理论发展的趋势,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在思想方面的趋势。它是共产党在共产党人的政治思想与群众的思想觉悟方面的进一步理性启蒙。它直接关系到最后能否保质保量的达到“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因为关系到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中华民族的未来,因而这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大伦理”。大伦理面前,任何所谓特殊的利益集团都应该让步。因为大伦理的保证,便是整个人民群众长久利益的保证。即是历史的趋向。因而我们所能做的,便是用更加温柔的符合人性的技巧来完成意识形态的需要,而这,也是现代性精神的内核。

三、结语与展望

本文是处于一种宏观的角度来论述,所思考的也只是如何才能更好的弥补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不足。在这个欲说还休的宏观视角下,所提出的也只能是一种宏观的观点,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建设应深入集体潜意识领域。但立乎其大,则其小者自不能夺。

参考文献:

[1]顾航宇.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功能弱化的内在原因及其发生机制[J].理论与改革,2003.5

[2]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3]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三联书店,2008

[4]启良.20世纪中国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5]邓晓芒.必须把传统文化推进到新的层次[J].同舟共济,2016年第2期

[6]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2008

猜你喜欢

道德建设
儒家礼文化对彝族道德建设的启示
浅谈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探索?
道德观建设在英语师范专业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模式研究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