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御窑的复生清同治朝景德镇御窑厂重建考

2019-06-26

紫禁城 2019年6期
关键词:窑厂同治九江

张 涵

景德镇御窑厂曾于咸丰年间因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而一度停烧,后清朝政府于同治年间欲重建御窑厂。重建与复烧的过程并不简单。以往有同治五年重建、同治十三年始复烧之说,然而仔细考证清宫档案并结合传世实物考察后,发现早在同治二年清政府便计划复兴御窑厂,于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四日正式开始重建,并立即生产了第一批传办瓷祭器和大运琢圆瓷器。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乱使处于军事要地的景德镇遭受严重破坏,景德镇御窑厂坍塌,烧毁无存,于咸丰五年(一八五五年)被迫停烧清宫御用瓷器,工匠散尽。至同治朝,国势稍见恢复,清政府欲重建御窑厂,承接大运及传办瓷器的烧造。关于此次同治朝景德镇御窑厂重建的记录,按《景德镇陶瓷史稿》(此书由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编,主要编篡、总结了宋以后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历史,是研究中国陶瓷史,特别是明清御窑瓷器发展史的珍贵资料)的记载:「李鸿章在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筹了十三万两银子,由署监督蔡锦青就旧址重建堂舍七十二间,兴复御窑。所有督陶事务,即由九江关监督遥领。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开始烧造御瓷。」(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编《景德镇陶瓷史稿》,一九五九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页三〇〇)此说在长时期内一直影响着中国陶瓷史研究者,但经笔者查阅档案,认为其与史实不符。本文从清宫遗存瓷器烧造档案和传世实物出发,力求对清同治朝御窑厂重建的历史背景、确切时间和生产产品略作考证。

阅读链接

大运瓷器与传办瓷器

◎ 清宫档案记载中,景德镇御窑厂承烧的瓷器常见有“大运瓷器”和“传办瓷器”。其中,大运瓷器是指御窑厂按往年定例、不用皇帝另外下旨烧造的瓷器,相当于御窑厂每年的基本任务,这类瓷器的器型、纹样固定,数量一般较多,且统一运至京城交付清宫瓷库收贮,于每年年底在清宫内务府奏销。传办瓷器则是指那些特别下旨烧造的瓷器,机动性强,多以祭器为主,如祭太庙、祭奉先殿及祭陵等所需瓷器。

重建御窑厂的历史背景

清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年)以后,太平天国运动致使景德镇陷入战乱,御窑厂所烧瓷器已无法被运至京城。(赵聪月《试论咸丰时期宫廷御用瓷器的烧制与运输》,《故宫博物院院刊》二〇一三年第一期,页一三二~页一四七)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运动被清政府镇压,政治环境逐渐好转。同治二年二月,内务府便催促九江关将咸丰三年、四年的大运圆琢瓷器尽快由海运京,并提出:「同治年款瓷器虽尚未派烧,该监督亦当体察情形,能否烧造,随时奏明后咨呈本府备案,倘遇内廷传办,以免临时贻误……」(《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三十四,中国画报出版社,二〇〇八年,页三〇九)同治三年六月、七月,内务府据定陵来文,为文宗显皇帝(咸丰皇帝)和孝德显皇后升祔太庙应用各项瓷祭器曾先后劄行江西九江关监督赶紧烧造,时任九江关监督蔡锦青覆称:「遵查饶郡景德镇自咸丰五年以后被匪窜扰,官窑厂库存瓷样久已毁缺,在厂工匠逃亡,本年复因大股逆匪窜入江西广饶、抚建一带,现在盘踞未动,景德镇人心恐震,工匠纷纷迁徙,均未复业,一时难以召集。所有前项祭器俟江西军务平定,即当设法召集匠人开工烧造解京。」(《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三十四,中国画报出版社,二〇〇八年,页三二九)同年八月,内务府以九江关监督故意推诿为由,请旨饬下务于年内烧造齐全解京;十一月,内务府派员带领画匠赴太庙、奉先殿等处照现供瓷祭器恭绘图样十九张,计二十七款,以便九江关照式烧造。(《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三十四,中国画报出版社,二〇〇八年,页三四四)

据此,自同治二年开始,清政府计划恢复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同治三年六月,为大行皇帝和皇后烧制瓷祭器的任务下发至九江关监督,命其年内烧成解京,九江关监督蔡锦青关于战后御窑厂库存瓷样毁失、工匠逃亡、人心恐震的回复虽被揣测为故意推脱,但还是能够反映出当时景德镇制瓷业百废待兴的真实情况。

御窑厂的重建

前文所引《景德镇陶瓷史稿》记载,同治五年,李鸿章筹银十三万两,由时任九江关监督蔡锦青在旧有基址上重建堂舍七十二间,兴复御窑;同治十三年才恢复烧造。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清宫档案,发现与《景德镇陶瓷史稿》的记载不同,有助于厘清御窑厂重建相关问题的认识。

《同治三年磁库堂行簿》详细记录了御窑厂重建的过程、时间、人员等信息:

兹奉传办各项祭器,事关紧要,必须亲诣该镇查看情形,就近召集工匠督令赶办。随于(同治三年)十二月初五日起程,初八日抵镇,查勘厂署原有房屋一百余间,向系工匠做造瓷坯住值之所,现在仅存基址,工匠栖身无所当。即饬令先就原基赶紧起造数十间,一面购买物料,召集工匠先搭棚厂,暂行栖身,择于十二月十四日开工做造,限来年二月内一律齐全,接办大运圆琢瓷件。惟因时值隆冬,泥坯易于冻结,职署关谕令各工匠设法如式赶办,不准迟误,所有新造厂署工料大加樽节,估计约实需银一千七百余两,关库现无闲款,应请即在窑工项下动款支用,俟工竣后,归

入瓷器报销案内核实……查九江关解运烧造各项瓷器向由本府核销并无修造厂署房间之案,本府未便具奏,应由该监督自行照例酌办。惟前经本府奏催烧造各项祭器系恭备安神、升祔各项供奉应用之件,务于本年三月前解京交库并接办大运圆琢瓷器一并赶紧解京。(《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三十四,中国画报出版社,二〇〇八年,页三四六)

这条档案明确记载了内务府派职署关赴景德镇实地勘察情况,督促恢复生产。这次勘察查得御窑厂原有的一百余间房屋尽毁,仅存基址,随即下令在原址上建造房屋数十间,召集附近工匠购买物料,于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四日恢复生产,所有传办瓷祭器限同治四年三月前解京交库,同时接办大运圆琢瓷器的烧制。所有花费约需一千七百余两白银,先从窑工项下支用,后归入瓷器报销案核实。据此可知,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四日,景德镇御窑厂开始重建,并马上要承接大运瓷器的烧造任务,这比《景德镇陶瓷史稿》记载的重建时间(同治五年)要早。

阅读链接

广饶九南道与九江关监督

◎ 清代在省与府之间设分巡道,简称道。广饶九南道为清代江西省四道之一,领广信、饶州、九江、南康四府。九江关监督是清朝户关监督之一,掌收盐茶竹木之船料及牲畜税等。一般认为,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起改由广饶九南道兼充。

此外,《清代历朝起居注·清穆宗》卷记载,同治三年十月十五日,「内阁奉谕旨,江西广饶九南道员缺着俊达补授」。而据《清史稿·职官志》:「抚建广饶九南道,兼关务、水利、窑务,驻九江。」{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二〇一五年,页一二}「江西广饶九南道一缺,兼管九江关税课,办理窑厂。」(《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且清宫瓷器档案中经常出现「江西广饶九南道兼管九江关税务」(《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二十,中国画报出版社,二〇〇八年,页四)一称。由此推断,九江关监督应是由广饶九南道兼任的。因此从档案材料看,同治三年十月十五日,清政府派俊达赴九江关上任,兼管窑务,那么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四日景德镇御窑厂重建时的主要负责人应是俊达。又查,蔡锦青于同治四年十一月初三日补授云南迆东道员,因此《景德镇陶瓷史稿》中关于同治五年蔡锦青兴复御窑的记载是另一处误记。

阅读链接

圆器与琢器

◎ 瓷器可依据成型工艺的不同分为圆器和琢器。圆器是指可以一次拉坯成型的瓷器,多为平面造型,如碗、盘、盏、杯等。琢器则是相对圆器而言,泛指不能一次拉坯成型的瓷器,为立体造型,如瓶、尊、罐等。

御窑瓷器的复烧

同治四年八月,御窑厂应承的各项瓷祭器烧造完成,解京交库。时任广饶九南道俊达将《同治四年分制造琢圆瓷器并奉文传办瓷祭器名目件数黄册》恭呈御览(《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三十四,中国画报出版社,二〇〇八年,页四〇七),里面记录了御窑厂复建后烧造的第一批御用瓷器。

这批瓷器包括大运琢器八种,每种十件,共八十件,主要有:均(钧)釉四方杏元贯耳瓶(此名称为现惯用名称,清册记录为均釉四方杏元双琯瓶,后文括号内都为清册所记录的名称)、仿哥釉四方杏元贯耳瓶(哥釉四方杏元双琯瓶)、仿哥釉八卦纹琮式瓶(哥釉四方八卦瓶)、祭红釉玉壶春瓶(霁红玉壶春瓶)、青花赏瓶(青花起线玉堂春瓶)、青花蕉叶纹玉壶春瓶(青花栏杆玉壶春瓶)、茶叶末釉荸荠瓶(花厂官釉太极纸搥瓶)和祭蓝釉四方象耳瓶(天青釉四方太平有象瓶)。这些瓶类器物均沿袭了前朝大运琢器式样,如仿哥釉八卦纹琮式瓶,琮式瓶源于宋代,是仿先秦礼器玉琮而烧制的一种瓶式,自雍正朝开始仿烧,乾隆朝仿哥釉琮式瓶烧造最为精美,至咸丰朝以后,仿哥釉器已烧不出哥釉的灰青色和酥光效果,釉色呈

现冬青色。

烧制大运圆器四十七种,共计一千一百九十四件,包括青花、五彩、祭红、祭蓝、黄釉等多种釉色,器型有大碗、中碗、墩式中碗、汤碗、茶碗、茶盅、酒盅、满尺盘、九寸盘、七寸盘、六寸盘、五寸盘等,器物造型、釉色、纹饰等基本与前朝相同,祭红、祭蓝、黄釉等单色釉瓷器自康熙朝起就大量烧造。碗类烧造数量最为繁多,多以粉彩和五彩装饰,主要以缠枝花卉纹、龙凤纹、八吉祥纹为主题。

清代宫廷祭祀用瓷分为国家诸祀用瓷和内廷诸祀用瓷两类。(王光尧《清代瓷质祭礼器略论》,《故宫博物院院刊》二〇〇三年第二期,页七〇~页七九)雍正朝《大清会典》卷二〇一「工部·窑冶」云:「凡坛庙陵寝需用祭器,照太常寺图式、颜色、数目,颁发江西烧造解部。」(《大清会典》卷二〇一「工部·窑冶」条,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页二七一五)据此,清代宫廷使用的瓷质祭器也均交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此批传办祭器有十八种,共计二百二十二件,釉色以白釉为主,还有黄釉、蓝釉、青花及五彩,器型有樽、缸、罐、登、爵、盘、碗、痰盒等,主要为太庙、奉先殿和定陵各处应用瓷祭器。

以上从实物方面证实,同治四年景德镇御窑厂即恢复大运圆琢瓷器的烧制,并完成传办瓷祭器的烧造,于同治四年八月陆续解京交库,这与《景德镇陶瓷史稿》所云「同治十三年开始烧造御瓷」的说法不符。

综上所述,档案材料和传世实物共同揭示: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四日,清政府投入银钱一千七百余两,由时任广饶九南道俊达督管,重建景德镇御窑厂,并立即开始生产传办瓷祭器和大运琢圆瓷器。这批瓷器于同治四年八月陆续到京交库,共计一千四百九十六件,烧造的器物基本沿袭了前朝的样式,由于处于战后的恢复阶段,器物釉色和纹饰上与前朝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同治四年分制造琢圆瓷器并奉文传办瓷祭器名目件数黄册》所记同治四年大运圆器烧造品种及数量情况表

清单名称 现惯用名称 烧造数量 图像 款识青花蚕纹寿字满尺盘 青花寿字蚕纹盘 10 — —青木樨花茶碗 青花缠枝花碗 32 — —五彩宝莲中碗 斗彩缠枝莲纹碗 10 — —五彩红地白竹茶碗 红地白竹碗 12 — —青三友人物六寸盘 青花三友人物盘 字迹不清 — —青双龙茶碗 青花云龙纹碗 32 — —彩暗水绿龙六寸盘 白地绿彩云龙纹暗刻海水纹盘 10images/BZ_146_1467_864_2020_1318.pngimages/BZ_146_2085_987_2299_1201.png青夔凤满尺盘 青花云凤纹盘 10 — —蓝地彩黄云龙九寸盘 蓝地黄彩云龙纹盘 10 — —蓝地彩黄云龙茶碗 蓝地黄彩云龙纹碗 10images/BZ_146_1467_1510_2021_1841.pngimages/BZ_146_2085_1572_2299_1786.png填白釉宝烧红团凤中碗 白釉釉里红团凤碗 12 — —霁红六寸盘 里白釉外祭红釉盘 20 — —霁红七寸盘 里白釉外祭红釉盘 10 — —霁青中碗 霁蓝碗 12 — —紫金釉汤碗 紫金釉碗 20 — —冬青釉红团凤中碗 冬青釉釉里红团凤碗 12 — —五彩蚕纹如意七寸盘 粉彩蚕纹盘 10 — —五彩鸳鸯荷花茶盅 斗彩鸳鸯卧莲纹碗 12images/BZ_146_1467_2502_2021_2833.pngimages/BZ_146_2085_2564_2299_2778.png霁青白里茶碗 里白釉外霁青碗 12 —

注:由于清单名称与现代称法有出入,有些器物难与传世藏品相对应,还由于自然损坏等原因,实物已无存,因此有些器物的“现惯用名称”和“图像”一栏未填写。

猜你喜欢

窑厂同治九江
宋九江
便秘、痔疮要“同治”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考古发掘
九江山考
——兼释《淮南子》“禹凿江而通九路”与“九江”之关系
毓庆宫在乾隆、嘉庆、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澜
明清景德镇御窑厂规制布局探考
我爱我的祖国
荒唐同治讲信义
御窑厂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