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9-06-25刘芳珍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小白兔雨伞习作

刘芳珍

能否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跟老师的教学指导有很大关系。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开始渗透

我认为,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并渗透作文教学。例如:课堂上,我在教会学生读准字音、组对词语的同时,总是反复强调学生把话说完整。一年级上学期我建议学生每天坚持写一句话,一年级下学期让学生每天写几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老师定期检查,让学生定期交流,家长做好监督,发现写得好的及时表扬。从学习说好一句或几句完整通顺的话,到学习写好一句或几句完整通顺的话,这都是在为写好作文做铺垫。

二、利用口语交际,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一、二年级是语言发展的高峰期。教師应该注意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续讲故事《青蛙跳出井口以后》。活动中,部分学生不仅克服了自身的语言表达障碍,还克服了自身胆小、拘谨的弱点。最后,可以让学生把这些片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下来或画下来。

三、放低要求,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低年级学生刚学写作,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比较肤浅、幼稚。能写、愿意写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有过高的要求。对学生的每一篇习作,我都从他们原有的水平出发,一发现闪光点,就立刻鼓励、表扬;实在拿不出手的文章,就千方百计找优点,哪怕有一个词用得准确,也加以肯定。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例如:二年级有一次写话《雨伞应该借给谁》,图片大意是:天上下着大雨,乌龟、公鸡、青蛙急急忙忙往家跑,被小白兔在楼上看见了……大多数学生建议直接把雨伞借给大公鸡,可是一学生写道:小白兔赶紧打着伞下楼到池塘里折了一片荷叶自己打着,又把雨伞借给了大公鸡,因为公鸡最怕雨水。然后乌龟、青蛙、公鸡并肩往回走……还有一学生写道:小白兔打着雨伞跑到雨里,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避避雨再走……这些和大多数同学写得不一样的学生,同样也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四、多组织观察活动,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小学阶段,父母和老师应该多带领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因为观察是了解周围事物、积累作文素材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细致的观察,学生才有东西可写,有地方可写,才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例如:山东地矿部门在全省开展地热资源调查,最终确定我校驻地西北侧为地热异常区,决定在当地建温泉旅游度假区。“五莲一号”地热井开钻以后,我抽空带领学生到现场参观,并邀请地质工作人员讲解有关地热知识,孩子们情绪异常激动。返校后,我及时安排了习作任务;地热井终孔以后,我又带领学生到现场参观,并现场采访了省地质专家,知道了井深、水温、水的构成以及泡温泉的好处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孩子们听后更加兴奋,我再次布置了习作任务;温泉度假区让当地广大群众免费体验,我不失时机地通知家长,一定带孩子去泡温泉,把孩子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本次系列活动我一共布置了三次习作,由于素材来源于生活,学生收获很大,作文也写得很精彩。

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写作灵感

社会实践活动,对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意识意义重大。平时,我尽量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学生参加的活动越多,思考的事情就越多,积累的材料也就越多,写作的灵感也随之多起来。例如:不定期带领学生到敬老院给老人送温暖,既对学生进行了尊老、爱老、敬老教育,又给学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习作机会。清明节组织学生到莒北烈士纪念馆扫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党史教育。站在有一百多年树龄高大茂盛的皂荚树下,面对庄严的烈士纪念碑,读着墓碑上几百位革命烈士的名字,学生的感想肯定要比空洞的说教强百倍。再如学生写《我为环保出点力》一文时,我先让学生了解环保有哪些重要性,讨论我怎样为环保出一份力?然后再利用少先队活动日组织几次同社区环卫工人一起清扫街道的活动,最后让学生成立各种环保小组……学生们首先从我做起,以自己促他人,动员家人及周围的邻居,小手拉大手,一起来支持、参与这项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孩子们亲自参与,所以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获得启发,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小白兔雨伞习作
雨伞树
雨伞
小白兔
雨伞的“家”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