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容器规格和苗龄对赤皮青冈造林成效的影响*

2019-06-24张奕民

福建林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青冈苗龄保存率

张奕民

(三明市林业局,福建三明365000)

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是我国和日本特有的壳斗科植物,是常绿乔木树种,为福建省重点培育珍贵用材树种。赤皮青冈木材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于国内外,材质坚硬致密,木材红褐色,纹理优美、光泽,是高级家具、建筑等优良用材。同时赤皮青冈也是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树干挺拔,翠盖高张,冬夏常青,郁郁葱葱,被园林界当成风景观赏树种中的上品。然而由于人们掠夺性肆意砍伐阔叶林,包括赤皮青冈在内的许多珍贵阔叶树资源越来越少,天然赤皮青冈林资源已濒临枯竭,人工种植赤皮青冈林,迫在眉睫。在营造赤皮青冈林的成效中,对赤皮青冈容器苗木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容器规格和苗龄是提高容器苗木质量的两个重要手段[1]。容器规格影响苗木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面积,进而影响苗木形态、生理特性以及早期造林生长表现[2]。苗龄影响着苗木木质化程度和根系发育水平,进而影响苗木早期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3]。国内外已经开展许多树种的容器规格或苗龄研究,然而适宜的容器规格和苗龄往往因树种而异,且容器规格和苗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4-5]。因此,有必要针对赤皮青冈这一树种开展容器苗的容器规格和苗龄研究。此外,国内关于容器规格和苗龄的研究中,往往缺少对苗木造林效果的评价,容易造成苗木培育与造林生产脱节,不利于容器苗的质量评价[6-7]。本研究设置4 种容器规格和3 种苗龄分别上山造林,比较不同容器规格和苗龄条件下赤皮青冈容器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造林早期生长表现,旨在筛选适宜的容器规格和苗龄,为赤皮青冈造林适宜苗木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选择清流县九龙溪国有林场庄前分场场部工区9 林班3 大班1、3 小班山场的采伐迹地作为试验地,该地处于武夷山脉南段的分支脉,为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9.2℃,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00mm,海拔高度300m 左右;试验地选择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坡下部。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

赤皮青冈苗来自三明市梅列区某苗木专业合作社,为江西种源。在圃地把67%黄心土、30%沤制锯末和3%的钙镁磷充分混合作为基质,装入4 种规格的无纺布容器袋中,4 种规格直径×高分别是R1(4.5cm×8cm)、R2(8 cm×12 cm)、R3(12 cm×15cm)、R4(15 cm×17cm),赤皮青冈苗龄分别为1a 生、2a 生和3a 生。

2. 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的方式为完全随机设计,对不同苗龄和不同容器规格的赤皮青冈营养袋苗造林展开了对比试验,对比样地设置在山坡下半部水平带,3 种苗龄进行4 个不同容器规格处理,每个容器处理20 株,3 次重复。2016 年12 月开始整地、挖穴,穴规格为50cm×40 cm×30 cm(长×宽×深),穴底施放0.3KG 钙镁磷基肥,株行距为2.5 m×2.5 m。2017 年1 月17 日造林,造林后每年抚育2 次,第二年、第三年另加施少量复合肥各一次。

2.3 数据调查与分析

4 种容器规格分别培育1、2、3a 生赤皮青冈苗,在同一山场条件下进行造林,分别调查各种苗龄不同容器规格赤皮青冈苗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以及树高、地径的早期生长表现。2017 年9 月10 日调查当年造林成活率,2019 年6 月30 日调查幼树的保存率和地径、树高生长量的平均值。对试验因素R 与因素S 进行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考察因素R 的4 个水平和因素S 的3 个水平上的处理效应。试验数据采用Excel 进行统计、方差分析及检验[8-9]和采用LSD 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不同容器规格、不同苗龄赤皮青冈幼苗生长差异。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苗龄、容器规格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苗龄和容器规格对赤皮青冈造林成活率影响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见表1、2。

表1 各容器规格不同苗龄赤皮青冈造林成活率的方差分析

表2 各苗龄不同容器规格赤皮青冈造林成活率的方差分析

2017 年9 月10 日调查,各区组平均成活率见表3。

表3 造林成活率结果分析表

用1、2a 生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也就是容器规格大小对造林成活率影响不大;用3a生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差异性极显著,最大容器规格R4的平均成活率最高,达96.7%;R3次之,达95%,随着容器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表3)。

用容器规格R1的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最小苗龄1a 生苗的成活率最高,3a 生苗的成活率最低;用容器规格R2、R3、R4的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1 ~3)。不同容器规格和苗龄赤皮青冈的造林平均成活率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要保证造林成活率最高,应选择3a 生容器规格R4的优良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

3.2 不同苗龄、容器规格对造林保存率的影响

2019 年6 月30 日调查,各区组平均保存率见表4。

表4 造林保存率结果分析表

用1、2a 生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造林保存率差异不显著,也就是容器规格大小对造林保存率影响不大;用3a 生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造林保存率差异性极显著,最大容器规格R4的造林保存率最高,达到93.3%;R3次之,达到90%,随着容器规格越大,保存率越高(表4)。

用容器规格R1的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造林保存率差异显著,最小苗龄1a 生苗的保存率最高,3a生苗的保存率最低;用容器规格R2、R3、R4的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保存率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苗龄大小对造林保存率影响不大。不同容器规格和苗龄赤皮青冈造林平均保存率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要保证造林保存率最高,应选择3a 生容器规格R4的苗木造林。

3.3 不同苗龄、容器规格对造林早期树高生长量的影响

经2019 年6 月30 日调查,各区组平均树高生长量记录见表5。

表5 树高生长量结果分析表

分别用各种苗龄的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造林早期树高生长量差异都极显著,最大容器规格R4的树高生长量最大,R3次之,R1最小,随着容器规格越大,树高生长量越大(表5)。

分别用各种容器规格的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造林早期树高生长量差异都极显著,最大苗龄3a 生苗的树高生长量最大,2a 生次之,1a 生苗的树高生长量最小。不同容器规格和苗龄赤皮青冈的造林早期树高生长量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要保证造林早期树高生长量最大,应选择3a 生容器规格R4的优良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

3.4 不同苗龄、容器规格对幼林地径生长量的影响

2019 年6 月30 日调查,各区组平均幼林地径生长量记录见表6。

表6 幼林地径生长量结果分析表

分别用各种苗龄的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幼林地径生长量差异都极显著,最大容器规格R4的幼林地径生长量最大,R3次之,R1最小,随着容器规格越大,幼林地径生长量越大。

分别用各种容器规格的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各处理间幼林地径生长量差异也都极显著,最大苗龄3a 生苗的幼林地径生长量最大,2a 生次之,1a 生苗的幼林地径生长量最小。不同容器规格和苗龄赤皮青冈的造林幼林地径生长量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要保证造林早期幼林地径生长量最大,应选择3a 生容器规格R4的优良赤皮青冈容器苗造林。

4 结论

容器规格与苗龄对赤皮青冈苗木生长存在交互作用,因此,造林选择的优良赤皮青冈苗与容器规格、苗龄有关。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选择3a 生容器规格15×17cm 的容器袋苗进行造林较为适宜。

猜你喜欢

青冈苗龄保存率
不同苗龄闽楠山地造林试验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不同苗龄大花序桉造林效果分析
不同接穗苗龄对小果型西瓜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塞罕坝人工林迹地更新方式及适宜树种分析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白龙江林区不同树种在葡萄酒中的应用初探
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水稻营养物质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的关系
中国猛犸象故乡遗址古地磁测年结果在欧亚大陆猛犸象演化研究上的重要意义
西藏青冈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吸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