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唐朝洪州窑青瓷蕴含的唐人情感

2019-06-24王群飞

陶瓷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青瓷瓷器

王群飞

(景德镇洪州瓷画院,凡木陶瓷工作室,景德镇市,333000)

1 洪州窑青瓷的日常生活情感

1.1 洪州窑创烧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洪州窑位于江西省丰城内的赣江流域和与之毗邻的药湖岸畔的山坡、丘陵冈埠以及清丰山溪河底、东岸的缓坡地带,这里拥有丰富的制瓷原料,是较早的青瓷产地之一,在中国青瓷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洪州青瓷创烧于东汉晚期,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百姓大举南迁,大量北方中原地区的能工巧匠南逃至南方,其中很大一部分陶瓷匠就来到洪州,同时将北方中原先进的制瓷技术和经验带到了南方,并在洪州一带兴建洪州窑并创烧出唐朝六大青瓷之一的洪州窑青瓷,它的产生结束了我国瓷器史上北方白瓷独尊的局面,是一项空前的创举,并在唐朝时期达到发展顶峰。唐时期是我国处在一个盛世的朝代,国家强大、人民自信,所以政治环境安稳,人民生活稳定,市井经济发达,与南北朝时期相比起来,唐朝时期政治开放,不仅与西域中亚欧洲各国交流,还和东边的日本,高句丽也有通商。唐朝的长安城,扬州等地随处可见的胡商和异域商人在商贸集市采购和倾销商品,满眼望去一片繁荣的商贸景象,也有的外国人长期居住于长安,长安在当时就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通过商贸活动和交流,异域文化渐渐被人们接触和吸收,各方文化互相交融,唐文化和政治的盛世也是为洪州青瓷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和买卖市场。

图1

图2

图3

图4

1.2 洪州窑的考古发掘

197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文物局工作者在考古途中,在南昌县岗上乡上湖村附近,有一条河流,河流一带的河床上发现许多的青瓷瓷片,入冬河水干枯后,河边能看到更多的碎瓷片,而且发现有大量的火烧土壤,这一重大的发现,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发掘,断定这附近一定有古窑址。紧接着三年后江西省文物考古队在丰城地区曲江罗湖的位置上发现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古代窑址,经过继续挖掘,不断的发现窑口。收货巨大的是挖掘东汉时期的圆窑,还有唐朝时期建烧的龙窑等等。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挖掘清点这些窑口出土青瓷器和烧窑工具设备近2万余件,这些青瓷窑址群沿着赣江而建,蔓延长达10公里之长,发现的古窑址就有30余处。此后江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系专家的多次发掘,发现这些青瓷窑址皆坐落于赣江或与赣江相通的清丰河、药湖畔的山坡和丘陵岗埠地带,而古时丰城隶属于洪州。洪州窑窑址在江西省南昌市丰城县,丰城在唐时属洪州,因此而得名,图(1)。

1.3 洪州窑青瓷在唐朝的生活与佛文化信仰的写照

说起洪州青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陆羽《茶经》中说“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因而把它列入第六位。这反映了当时洪州窑青瓷的闻名程度,洪州窑青瓷既生产皇室专用的贡瓷,也分粗青瓷和细青瓷,平民百姓都可以消费的起,家家户户都可用。足以见得洪州窑青瓷真正的融入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重要的影响。

青釉鸡首壶(图2)是唐代表达情感的一种代表器物,不仅在洪州窑青瓷生产,当时各窑口都有生产。鸡通“吉”,表达了人们厌倦战争,对于安定生活的美好期望和满足。发展到唐,鸡首壶的造型变成了造型简练的执壶,直流代替了精致的鸡头流,圆把代替了工艺相对复杂的龙柄,无系,盘口变成了喇叭口。从装饰性的鸡头壶演变成实用性的执壶是一个跨时代的变化。正如方李莉老师在中国陶瓷史唐器物中提及的一样,“唐代,那些经过科举考试而被选举出来的庶民阶级的知识分子,来自社会的底层和乡村,在审美上喜爱田园野趣,思想上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推动。”那么表现在陶瓷上便是实用性的增强,于是就有了鸡首壶简而精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所认同的经世致用思想和情感。

洪州窑青瓷在唐朝达到鼎盛阶段,而8世纪之前的唐代对外交流广泛,在贸易、文化、建筑、艺术等等都有着密切的交流,唐朝首都长安城又可谓是中原与世界各国交流的聚居地。(图3)就是一件具有汉人特色的洪州窑青瓷菱花口杯盏,(图4)是一件洪州窑青瓷荷花形带盏托的杯盏,采用雕刻工艺将荷花刻画在杯身和盏托中。刻画工艺高超,刀法流利,深浅变化巧妙,刻画较深处釉水则堆积更多,烧成后釉水深浅变化,异常巧妙。唐朝时期统治者大力推行佛教文化,多次派法师前去印度求取佛经,而荷花具有圣洁寓意,是佛教尊者和信徒所推崇的。我们可以观察大日如来和观自在菩萨都是坐莲的,以及众多僧侣的帽子上沿也是荷花瓣状。这两件作品可以看出唐朝人们将目光从空虚无聊的宫廷台阁转向淳朴生动的乡野田园,在大自然的山川河水,花草树木里发现生活中的趣味。市民生活日渐丰富多彩,且开始暂居主导地位,而贵族却开始走向下坡路。瓷器的的外观造型多是取自于自然界的植物瓜果,比如荷花、菊花、南瓜等等,将瓷器进行仿生制作,深受人们的青睐。这些采用植物瓜果的外形来进行陶瓷制作的手法在以前的历朝历代是罕见的,几乎没有出现过,这足可表现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界观察的细腻,也期盼安居乐业的生活,也是通过瓷器来寄托人民于社会和生活安之乐之的情感。对后期宋朝湖田窑青瓷的花口杯,南瓜形温酒壶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著名的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可以看出。

然而在兵戈相见的战争年代,人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暖身,人间疾苦,这种情况下广大人们群众吃饱穿暖已是奢侈,更不肯能对生活器皿有什么追求,那么像洪州窑青瓷鸡首壶,这类高端精致的生活用瓷,也只有在宫廷贵族阶层、地方绅豪的享受器物。当历史推进至唐朝时期,人民开始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感受生活时间充裕,人民各项生活物资丰富,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会购买高端日用品,装点居室,逐渐接受外国文化和外国传入中原的商品,就这样人民的这些精神世界才会被广泛的得到满足。

2 洪州窑青瓷的特点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记录洪州窑青瓷的是唐朝陆羽著作的《茶经》:“越州上,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皆)不宜茶。”通过考古专家挖掘的青瓷中我们得知,古洪州窑口出土的众多青瓷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卷唇外翻口,卷唇内翻口内外卷唇之分,阔口。刻画花纹,花口杯沿。

洪州窑器形多种多样,及其丰富,这些青瓷器物中主要是唐朝人们日常生活用到的:食具、饮茶器、温酒具、以及文人骚客所用的文房瓷器(笔洗、笔筒、注水器等),在洪州窑址中还发现有镂空上釉的玲珑青瓷,件数及其稀少,从其工艺手法来看是洪州窑青瓷的上品,釉水均匀干净,胎质薄且细腻,这可以断定是皇宫贵族所用的高档瓷。

洪州窑青瓷器形多样装饰图纹精美,装饰技法有:刻画、刻花、浮雕、圆雕、划花、阴雕刻、阳雕刻、印花、堆塑、镂空等技艺。刻画的装饰花纹有:荷花瓣、牡丹、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纹、海水纹、祥云纹、云雷纹等。从这些装饰纹样可以看出有着明显的唐朝金银玉器的纹饰风格,可以得出洪州窑青瓷在唐朝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消费洪州青瓷的用户对其工艺的要求之高,同时也看的出洪州窑青瓷制作工艺之高超,为后世宋元明清瓷器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 如何鉴别洪州窑青瓷真伪?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看胎质

洪州窑瓷器的真伪若从胎质来看,其真品的胎质有青灰、灰白、灰黄几类。器形底部一般采用平整切割,再做简单的处理,根据已有的形状顺其自然的修改。胎质水分少干燥,胎中泥质有颗粒状和细微气孔,眼镜可直接看见。当代的纺织品采用的是细腻的高岭土制胎,虽然细致温润,但胎质湿腻、生硬、质脆,给人的感觉是细硬之感,用手掂之,比真品分量要重。

2 看工艺

洪州窑瓷器的真伪若从制作工艺来看,古品采用手工制作,典型造型,整体的造型风格朴实厚重。纹饰装饰以象雕刻为主,刻于器形的内壁,有着形象生动、手法简练、笔触粗狂、变化单纯、特征鲜明的装饰特点与风格。其瓶造型自然朴拙、壶的身、颈、口沿等部位,简单的处理,随意却保持壶身的整体感。而仿品用现代的机械话成型或者唯利是图的工人人工制作,这种带着强有力的利益去制作,心态完全没有古人的淳朴,显得线条僵硬,比例失调,全无古物自然之感。

3 看釉泽

洪州窑瓷器的真伪若从釉泽看,大多洪州窑出土的真品都有着旧旧的朴拙感,色气釉泽沉稳,有的就好比刚刚出窑的那般温雅,给人有强烈的历史沉淀感。而仿品是很难做到这种自然的历史沉淀感的,现代仿品要么釉泽光亮光发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部分仿品采用洪州窑老胎加新釉,粗看颇能迷惑人。

总结

唐时期人们已经由温饱型社会开始迅速转向了文化型社会,陶瓷器物的功能也开始迭代它的附加值,变得不再只是作为实用工具,它还需要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情感化设计应运而生,洪州窑青瓷也是在期间得到壮大发展,为我国青瓷系类的发展划下浓重的一笔,这也指引我们需要去传承。

猜你喜欢

青瓷瓷器
六朝青瓷工艺的革新与影响
廖丽聪艺术作品欣赏
试论青瓷艺术创作
龙泉青瓷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清三代 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宋代影青瓷作伪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