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龙虾健康养殖问答(22)

2019-06-24高光明陈昌福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颗粒饲料药液小龙虾

高光明 陈昌福

109.如何将性质不同的药物添加在饲料中制作成药饵?

小龙虾的饲料大致可以分为人工配合饲料和鲜活鱼虾等动物性饵料,前者又可分为粉状和颗粒状两种,后者就可能是直接利用鲜活鱼或者用鲜鱼作成的鱼糜。拌药饵投喂法就是要将药物混合在饲料中投喂,为了避免药物的损失和让小龙虾能摄食药饵,使用者必须熟知药物的剂型和饲料的关系。

(1)脂溶性药物制剂。不溶于水的药物制剂虽然可以与任何种类的饲料和饵料混合使用,但是,根据饲料和饵料种类的不同药饵的制作方法有所不同。在配合饲料中,如果是将药物拌在颗粒和微粒饲料中,可以首先采用相当饲料重量的5%~10%油(鱼油)与药物充分混合,然后将颗粒饲料加入其中混合,使油和药物的混合物吸附在饲料的表面,阴干20分钟后投喂,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粉状饲料和鱼糜可以将准备好的药物直接混合在其中即可。

(2)水溶性药物制剂。能溶于水的药物制剂可以直接用水稀释后,将颗粒饲料放在其中并稍加搅拌,随着水分被吸入饲料内,药物也被吸附在饲料上。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微粒饲料,由于颗粒比较小,遇水后颗粒很容易散开,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将药物用水稀释后,首先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搅拌成稀糊状后,再与微粒饲料混合。对于粉状饲料可以直接加入用水稀释后的药液中搅拌成糊状,作成块状药饵后投喂。由于鲜鱼和鱼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与药液混合后容易流失,一旦投入水中后其中的药物可能很快地散失到水体中,很难被小龙虾摄入其体内。

因此,水溶性药物制剂添加在颗粒饲料中比较适宜,而不宜直接添加在鲜鱼和鱼糜中。在鲜鱼和鱼糜中添加时,需要采用粘附剂等措施,尽量防止药物流失。

(3)药物散剂。在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乳糖、酵母粉等作成的制剂,成为药物散剂。在鱼类中的药饵中,当饲料的比例过大时,就会妨碍消化管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制作小龙虾的药饵时,应该注意尽量提高药物在药饵中所占的比例。

磺胺类药物添加在不同饲料中的效果如表8-2所示。

110.如何根据饲料的特点将药物混合其中?

为了提高药物对小龙虾疾病的治疗效果,将药物均匀地拌和在饲料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证小龙虾均匀摄食药物饲料的前提。

(1)用颗粒饲料制作药饵。当采用颗粒饲料做药饵时,以水溶性药物最好,其次是脂溶性药物,而药物散剂最差。在制作药饵时,可以将水溶性药物用相当于饲料重量3.0%左右的水溶解后,将颗粒饲料加入其中,让水分被吸入饲料中即可。如果水分过多不仅不能短时间为饲料所吸收,而且还可能导致颗粒饲料的外层散落,结果是固形部分中不含有药物,药物只是吸附在散落的粉末中,投喂小龙虾后就不能获得期待中的治疗效果。微粒饲料由于其粒子较小,表面比较粗糙,很容易吸入水分而散开,因此不宜作为水溶性药物的吸附物。可以用相当饲料重量5%~10%的油与药物充分混合,然后与微粒饲料混合,使其吸附在微粒饲料的表面。这种方法当然也适用于颗粒饲料。在颗粒饲料中添加药物的方法与药饵入水后的溶出量的关系见表8-3。

将颗粒饲料与药物混合时也可以用搅拌机械进行,以减轻劳动强度。

表8-2 饲料的种类与磺胺类药物的添加方法(仿原,1972)

(2)用粉状饲料做药饵。粉状饲料做成药饵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无论是对于水溶性药物还是脂溶性药物均是适宜的。将水溶性药物用水溶解后与粉状饲料充分混合,作成块状后即可投喂。而对于脂溶性药物,可以首先将粉状饲料分成3等份,将药物添加在1份饲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加入第2份饲料继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第3份饲料混合,这样分成3个阶段混合,就可能使药物在饲料中分布的更为均匀。如果只是制作少量的药饵,还可以将饲料和药物放在塑料袋中,充入少量气体后,通过上下左右翻动塑料袋而使饲料和药物混合均匀后投喂鱼类。

(3)用鲜鱼和鱼糜做药饵。由于鲜鱼和鱼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药液与其混合后容易流失,一旦投入水中后其中的药物可能很快地散失到水体中,被小龙虾所摄入的药物量是非常少的。有人曾尝试将药物首先混合在粘合剂中再粘附在鲜鱼和鱼糜中投喂,据报道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用湿颗粒饲料做药饵。为了防治小龙虾的疾病,养殖业者通常是利用鲜鱼的鱼糜或者鱼粉与药物混合后制作成湿颗粒药饵喂小龙虾。结果发现,药饵中的粉状饲料添加量越大,对药物的粘附性能越好,投入水中后能有效地防止药物散失,从而有利于试验小龙虾摄入更多的药物。

111.对小龙虾浸浴给药(药浴)要注意什么?

对患病小龙虾进行药液浸浴虽然有几种不同的方式,但是其主要过程都是将药物首先溶解在饲养水中或者用某种容器盛装的水中后,再将小龙虾放入药液中浸浴,以清除寄生在小龙虾体表的病原生物。与将药物拌在饵料中使小龙虾口服药物的给药方法相比,小龙虾口服的药物是经过消化道吸收而进入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而用于浸浴小龙虾的药液除了能直接清除寄生在体表的病原生物外,还能通过患病部位和鳃部被鱼体吸收。

(1)水量的测定。由于药物要稀释在水中制备成一定的浓度,因此首先要正确地测量拟用药的水体。如果在容器中浸浴鱼类,只需要准确计算加入容器中的水即可。当浸浴法用于饲养池中时,就必须丈量池水面积和水深,才能准确计算出池水体积。

(2)药物的浓度。根据药物的种类而决定药物的浓度,决定药物的使用浓度主要是以对鱼类安全为前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温与药物的毒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即水温越高药物对小龙虾的毒性越强,因此,在水温较高的条件下,应当适当地降低药物的用量。

表8-3 在饲料中添加磺胺甲基嘧啶的方法与入水后的溶出量(仿原,1984)

112.对小龙虾浸浴给药的方法有哪些具体操作方法?

根据药液浸浴的浓度和时间的不同,可以将浸浴给药方法分为如下几种。

(1)瞬间浸浴法。将小龙虾放在盛有药液的容器中,浸浴数10秒至1分钟时间的浸浴方法。如采用高浓度食盐水浸浴小龙虾,以清除小龙虾体表和鳃部寄生原虫。由于食盐水的浓度比较高,所以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浸浴时间。

(2)短时间浸浴法。短时间浸浴法一般是在流水饲养池中应用,首先是控制进水阀停止注水,并将定量的药物溶解后均匀泼洒到池水中,这是一种不需要捕捞小龙虾的施药方法,经常被用于治疗小龙虾体表发生的疾病和小龙虾的细菌性鳃病。使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泼洒药液要均匀,如果出现池水中缺氧时,还应当注意及时向池水中充气补充池水中的溶氧量。从治疗小龙虾的疾病而言,该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对于浸浴后的药液如何处理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3)流水浸浴法。在药物处理的过程中不停止向饲养池中注水,在一定的时间内用高浓度的药液从注水口滴加,使药物均匀地分布在饲养池中,这种方法也可以看成是短时间浸浴法的另一种形式。该法常被用于对小龙虾虾苗孵化池中受精卵水霉病的防治。这种方法虽然有不伤害治疗对象的优点,但是,也存在药物废液难处理的问题。

(4)长时间浸浴法。在静水饲养池中,全池均匀泼洒低浓度的药液,治疗小龙虾体表和鳃部的各种寄生虫。浸浴后的药物在池水中分解,一般不需要对药物废液进行处理。

(5)恒流浸浴法。这是一种常在水族馆等封闭的循环水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将一定量的药物添加在水体中循环流动,预防各种寄生虫病。

113.在药物治疗小龙虾疾病过程中常见问题是什么?

(1)不重视对患病小龙虾的病原学诊断。由于大量渔用药物(其中还包括各种新型抗生素类药物)不断地投放市场,经验性治疗也能解决小龙虾一部分疾病的治疗问题,因此,使许多养殖者愈来愈不重视对患病小龙虾的病原学检测,这是当前应该在渔用药物使用之前特别重视的问题。因为在使用渔用药物之前,对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原体不清楚,就可能因针对性不强而造成药品浪费,以致菌群失调,增加耐药菌流行,而且还可能使那些局部的难治性感染和特殊病原体的感染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恰当的治疗,最终导致疾病的大面积暴发。

准确地鉴定出疾病的病原体和对疾病作出正确地诊断,是正确选用渔用药物和获得良好药物疗效的基础。

(2)不了解病原菌耐药状况。耐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直至消失,致使药物的疗效降低至无效。细菌产生耐药性,是对多数抗菌药物较长期使用后必然出现的现象。随着抗菌素类药物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数量增多和时间的延长,小龙虾的致病菌对各种抗菌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对养殖水域中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及时了解致病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对于正确选用药物和确定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都是十分重要的。

(3)不重视提高小龙虾的免疫功能。药物对控制小龙虾疾病固然非常重要,往往对有效控制疾病起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都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小龙虾的内因,是机体的免疫力和机体的抵抗力。毫无疑问,只有小龙虾的机体还存在一定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时,药物才能发挥其治疗作用。在小龙虾患病期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强其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① 减少人为干扰,避免对小龙虾的应激性刺激。在小龙虾患病时,应该尽量为其创造安静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使患病后的小龙虾能获得充分静养的条件,一般不要进行捕捞和运输,以及能对小龙虾造成应激性刺激的其它活动。② 在饵料中增加营养。在其饵料中增加高糖、高蛋白类物质,使小龙虾能在摄食量下降的条件下,仍然能满足机体的营养和能量需求。③ 适当应用免疫激活剂。如在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等具有免疫激活功能的物质,以激活小龙虾自身的免疫机能。

(4)不能遵守休药期。当药物进入小龙虾体内之后,均会出现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因药物的种类、使用药物时的环境水温和小龙虾的种类不同,药物在小龙虾体内代谢过程所需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保证水产品消费者的安全,避免小龙虾体内残留的药物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每种渔用药物都有其相应的休药期。养殖业者对所饲养的小龙虾使用渔用药物后,不能将休药期尚未结束的小龙虾起捕上市。

114.小龙虾有哪些应激原因及预防措施?

应激反应直接危害是导致小龙虾体质变弱,间接可致死。

(1)加水应激

当我们加高虾塘水位时,伴随着生水的注入以及水位增加后池底压力增强,并且在进水口由于水将泥沙冲起容易造成水浑浊的现象,进而影响整个水体的生态环境,所以在加水时非常容易引起小龙虾应激。预防措施为:①加水时在入水口垫一层胶膜或石棉瓦等物,避免进水直接冲击池底。②尽量避免一次性加高过多的水位,在需要提升较高水位时分为几天进行可减少小龙虾应激。③加水后使用有机酸、活性炭或者核酸类解毒物质避免加入的新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对小龙虾造成更大的应激反应。

(2)起地笼应激

当我们起地笼卖虾时会有一些小虾也在地笼里,当我们捞出还未到出售规格的小虾时往往会放回塘里,这样会使小虾受伤和引起应激反应,这种状况可以选择网眼大的地笼,尽量减少捕捉到小虾,达到规避小虾应激的目的。

(3)进苗应激

进苗是最容易引起应激反应的行为,所以我们在放苗时尽量采取以下措施:①放苗前对池塘提前改底解毒,培菌培藻。②使用如金水产鱼虾乐稀释液进行短时间泡苗,提高其抗应激能力。③分散放苗,避免虾苗过于集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消耗。

(4)勒草应激

人工勒草会导致水体有非常大的变化,并且动静大,会使小龙虾受到一定的惊吓。其解决方案有:①使用机械勒草,减少人工对水体的破坏。②减少勒草次数,使用一定数量的控制水草生产方向的草肥(使其多长草根和使其草茎生长得更粗大,减缓其向上生长的速度)。③当必须要使用人工勒草时在勒草后使用分解型底改和有机酸、菌种等调水改底,尽快恢复原有环境。④需要定期勒草,保持水草在水面下40~50cm(具体距离视水深和温度而定)。并且水草白天产氧,夜晚耗氧,所以水草总体积最好不超过水体的50%。

(5)天气变化应激

盛夏时节,天气变化无常,温度越来越高,池塘环境也越来越难把控,小龙虾养殖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激反应。

天气变化应激。天气的变化,会使得水体的藻类结构改变、有机质增多、溶氧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增多等,进而让小龙虾出现应激现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实现水体稳定:①水位,水位加深,水体总量增多有助于其稳定性的提升,滩面水位以80cm为宜(有环沟并且目前未清塘的虾塘)。②藻类结构,由于硅藻和小型绿藻种类多并且在水体中分布相对均匀,是水产养殖中非常理想的藻类结构,所以可以通过培养小型绿藻及硅藻来稳定水质(茶褐色水、嫩黄色水以及嫩黄绿色水)。③微生物菌种,菌种在水体中起到分解有机质、调节藻相、提供碳源等作用,所以定期在虾塘中投放有益菌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等)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水体的稳定性。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颗粒饲料药液小龙虾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不同粒径颗粒饲料对生长猪采食行为的影响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小龙虾
调质温度及模孔长径比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