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常见知识难点及克服策略探讨

2019-06-20张贺

教育界·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

张贺

【摘要】作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从概念、公式及计算三方面对一些常见的物理知识难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克服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知识难点;克服策略

初中物理知识内容严密丰富,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从“机械运动”“力”到“浮力”“电与磁”等,二十二个章节模块包含了众多的物理概念、公式、定律、实验、原理,尤其是力、热、声、光、电、磁等课题内容,不但抽象性与逻辑性强,而且各知识点交叉融合,这就导致知识储备不足、抽象思维尚处于形成过程的初中生在物理知识认知度上难免存在一定困难。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就这些知识难点及克服策略提出个人的一些教学思考。

一、概念难点——抽象性较强,且学生易受“前概念”影响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物理概念理解、记忆困难,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物理概念本身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复杂性和抽象性特点。初中物理概念众多,从大层面上可划分为“表示物质基本属性”及“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律”两大类。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将压力与重力混淆、电荷量与电流混淆等情况非常普遍。二是学生易受“前概念”影响而对概念理解造成偏误。物理概念均是在日常经验或前科学概念基础上总结形成的,实践中初中生虽然生活经验不足,但在以往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也会从一些物理现象中获取部分感性知识和直观经验,而这其中有些“先入为主”的认识、经验其实是不严谨、不系统、不科学的,甚至与科学、正确的物理概念是矛盾的,这些即我们常说的“前概念”。在物理学习中,这些“前概念”的存在往往会影响到学生对所学概念本质的认识,从而造成物理认知上的误区。如在力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存在如下错误认识:“物体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摩擦力方向总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同一机械吊起不同重物时机械效率相同”等等。

对此,在概念教学中,我们应彻底抛弃以往教师直接讲解概念、学生识记背诵的教学模式,做好对各基本概念的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从而帮助学生排除非本质的干扰,抓住物理现象与过程的共性、本质、属性。此外,还可以针对性地采取实验或具体实例引导等教学手段,纠正学生对概念本质认识上的模糊不清甚至错误认知。

如很多学生之所以存在“摩擦力方向总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的错误认知,原因主要是在摩擦力概念的学习中没有能牢牢把握住“相对”这一关键。因此,在教学该概念时,我们可采用如下实例对学生进行过程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化该物理概念。

如图1,某水平传送带按照特定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将物体A放置于传送带上,试分析该物体由速度0到开始加速运动瞬间所受的摩擦力方向。

图1

此题目若学生准确把握了“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的区别,则很容易得出“物体A在加速瞬间摩擦力水平向右”的正确答案,反之往往答错。故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注意着重强调此点问题,同时加强思维引导:物体A于传送带上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状态向右,物体A和传送带直接接触传送带运转状态也是向右,因此物体A刚放置于传送带瞬间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其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为左,即滑动摩擦力方向和物体A在那一瞬间的运动方向相反,故而所受摩擦力方向应向右。如此,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更加铭刻在心,从而有效避免遇到类似问题时再次失分。

二、公式难点——公式多而抽象,学生记忆混淆现象严重

实践中,由于物理公式较多,且同样表现出很强的复杂性,故而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将各种公式混淆的现象比较突出,对于一些推导公式由于不能充分理解其过程意思更是记忆困难,导致在解题时经常出现错误。对此,我们在每一章节的公式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引导学生找出各公式之间的规律和联系,从而巧妙记忆。

以电学公式教学为例,初中物理电学基本公式涉及电功/电能()、电热()、电功率、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电功公式“”记成“”,将电压公式“”记成“”等情况非常普遍。对此,我们可采取如下措施帮助学生记忆。

首先,巧找规律。先找出各公式间的规律,让学生理清各物理量的大小关系,明确掌握“电功”“电热>电功率>电压>电流”“电阻”,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家庭族谱关系”寓教于乐地帮助学生兴趣记忆,如图2,从而让学生从直观上更好地掌握如下规律:“辈分”高的物理量=“辈分”更低的物理量相乘,如,,等,而“辈分”更低的物理量=“辈分”更高的物理量除以另一物理量,如,,等,方便学生记得更牢。

图2

其次,找各公式的内在联系。我们很容易发现“辈分”最高的两个公式电功和电热一致(此处假设全为纯电阻电路),故而可相应减少一个公式的记忆量。再来看“辈分”排三的电功率与电功和电热相比,除“”外其余公式均少了时间,故而同样只要记住了电功率的公式即可记住电功和电热的公式。最后再看“辈分”次一级的电压以及“辈分”最低的电流、电阻有一个共同点,即“,,”三个公式均为同一个欧姆定律公式推导而成,故同样只需要记住该欧姆定律公式则此三个公式便可牢牢掌握,而公式由推导而出,由推导而出,又可减少两个公式的记忆量。如此,经过层层递减,最后只需记住电功率公式()、欧姆定律公式()以及电流公式()即可,既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又切实提升了记忆效率。

三、计算难点——梯度大难度高,学生较难完整解题

初中物理计算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涉及众多的单位换算及公式带入,尤其是中考压轴计算题更是涉及众多的物理量变化及复杂的物理过程,题目梯度大,计算难度高,故而导致很多学生不是无从下手,就是在解题过程中犯诸如“物理量的符号、单位混乱;基本公式记错、写错;解题格式不符合要求;单位代入不全”等种种错误,这成为很多初中生难以逾越的关卡。因此,如何克服学生的计算问题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问题。

要最大限度地突破计算题障碍,必要的习题训练必不可少,然而,为避免陷入“题海大战”的误区,必须学会带着问题找习题,注意选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如日常练习、检测以及历年中考中的易错题、失分题等都是学生某一类知识难点的直接体现,也是我们强化习题训练的出发点。同时,在习题训练中除了要严格训练学生“正确审题→分析题意→建立方程→规范求解”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还要抓好错题成因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总结错误经验,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错误。如以下某例题:

如图3所示,金属圆柱体甲的高度为,底面积为,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为,且足够高,其中盛有深度为的水,置于水平面上。现将甲浸入乙容器的水中。1.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2.当甲的下表面从刚好与水面接触开始向下移动,求:a.甲浸入水中的体积;b.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

图3

笔者发现,学生错误主要集中在的求解上,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清,想当然地认为“甲从接触开始向下移动”,从而得出的错误答案。对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識到甲在向下移动时水面也在升高,故浸入水中的深度应该是“+水面升高高度”,故而正解应为:。

总之,初中物理知识难点的形成原因是多层次的,而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学生学情不同,因而所表现的对各知识点的难易掌握程度也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多分析、多总结、多归纳,着重从学生心理及学习方法方面探寻难点形成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加以克服解决,从而切实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小东.关于初中物理教材中难点突破的几点思考[J].中学物理,2016(03):88.

[2]郑哲.初中力学教学难点成因及应对策略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动力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试分析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打造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