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姬菇“闽真2号”培养料的配方筛选

2019-06-20邓文明

食药用菌 2019年3期
关键词:棉籽壳玉米粉玉米芯

邓文明



真姬菇“闽真2号”培养料的配方筛选

邓文明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建阳 354200)

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常用配方的基础上,利用玉米芯、甘蔗渣、酒糟,设计5个不同配方代替部分棉籽壳栽培真姬菇,比较菌丝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结果:以配方3(杂木屑18%,棉籽壳38%,麸皮17%,玉米粉5%,玉米芯10%,甘蔗渣10%,石灰2%)和配方4(杂木屑18%,棉籽壳30%,麸皮17%,玉米粉5%,甘蔗渣20%,酒糟8%,石灰2%)表现较好,单袋产量分别为524 g和486 g,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真姬菇;培养料配方;产量;效益

真姬菇()又名玉蕈、斑玉蕈,质地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风靡美、日、韩等国市场,是我国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重要品种之一[1, 2]。

本试验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常用配方的基础上,以木屑、棉籽、玉米芯、甘蔗渣等作为“闽真2号”品种工厂化生产培养料原料,设计了5个不同的培养料配方,观测和分析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菌丝活力和子实体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筛选出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优良配方,为“闽真2号”应用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3]。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真姬菇“闽真2号”,由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院古田分院提供。

1.2 栽培试验

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常用配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比例,设计以下5个配方。

配方1:杂木屑18%,棉籽壳48%,麸皮17%,玉米粉5%,玉米芯10%,石灰2%;配方2:杂木屑18%,棉籽壳38%,麸皮17%,玉米粉5%,玉米芯20%,石灰2%;配方3:杂木屑18%,棉籽壳38%,麸皮17%,玉米粉5%,玉米芯10%,甘蔗渣10%,石灰2%;配方4:杂木屑18%,棉籽壳30%,麸皮17%,玉米粉5%,甘蔗渣20%,酒糟8%,石灰2%;配方5(对照):杂木屑18%,棉籽壳58%,麸皮17%,玉米粉5%,石灰2%。

上述5个配方制成培养料,含水量均为65%。选用18×32×0.005(cm)的聚乙烯袋装料,每袋装干料0.50 kg,每处理50袋,重复3次。料袋常压灭菌后,冷却至23 ℃左右接种。接种后,置于23 ℃的恒温培养室培菌。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开袋,按常规方法催蕾,管理出菇[4, 5]。于菇柄长至14 cm左右,菇帽尚未开伞时采收。

表1 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

注:各配方菌丝长势均粗壮、浓白。

1.3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每处理各重复随机抽取5袋,观察记录菌丝定植、走菌情况,包括菌丝浓密、粗壮程度、颜色。根据菌丝盖面至满袋时间,计算菌丝生长速度。规范采收,分别测定各处理子实体产量,计算其生物学效率。

利用DPS分析软件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菌丝生长速度及产量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丝生长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5个配方接种后的菌丝定植时间为7~8天,菌丝长势均较好,粗壮、浓白,满袋时间以配方4较短,仅38天,其次为配方3,配方2满袋时间较长,需45天。

菌丝平均生长速度配方4>配方3>配方5>配方1>配方2。配方4菌丝生长快,日均长速达3.78 mm;配方2较慢,为3.42 mm。经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5个不同配方之间菌丝长速差异大,配方4与配方5(CK)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配方3与配方5(CK)差异显著,配方1、配方2与配方5(CK)差异不显著。因此,菌丝活力最强的是配方4,其次为配方3。

表2 不同培养料配方出菇产量及经济效益

注:各配方单袋干料重均为500 g。

2.2 产量及生物学效率

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配方单袋产量配方3>配方4>配方5>配方1>配方2。其中,配方3单产较高,袋均为524 g,配方2单产较低,仅434 g。方差分析结果,各处理间子实体单袋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处理3、处理4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5(CK)与处理1差异不显著,但与处理2有显著差异。各处理的生物学效率在86.8%~104.8%之间,其中配方3较高,达104.8%,配方2较低,为86.8%。

2.3 经济效益分析

为了较为准确地评价不同配方的生产成本与产出的效益比,分析时剥离非配方差异因素,生产成本为原材料的直接成本,产出以产量计。原材料每千克价格综合参考各地市场行情,按统一的价格标准:木屑0.70元,麸皮2.00元,棉籽壳2.60元,玉米粉2.40元,甘蔗渣0.48元,石灰0.40元,玉米芯0.74元,酒糟0.60元。根据统一的原辅材料价格与每袋的干料重计算每袋原料成本,再根据真姬菇单袋产量综合分析各配方成本投入与产出的比值,结果如表2。不同处理中相同的单袋干料重,其原材料直接成本不同,成本配方5(1.051元/袋)>配方1(0.958元/袋)>配方2(0.865元/袋)>配方3(0.852元/袋)>配方4(0.759元/袋);每袋直接原材料成本与产量比(元/克)在1/440~1/640之间,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5。

3 结 论

综合以上试验数据可知,采用玉米芯、甘蔗渣、酒糟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真姬菇是可行的,且单袋成本均低于常规配方(对照),同时配方3、配方4的单袋产量均比对照高,分别达到524 g和486 g,投入产出比较高。因此,配方3和配方4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适宜在“闽真2号”工厂化栽培中推广。

[1] 黄毅.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践[M]. 福建: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226-239.

[2] 吕作舟. 食用菌栽培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49-254.

[3] 林方, 蔡晓芝. 顺昌: 翅荚木木屑试栽培海鲜菇获成功[J]. 福建林业, 2014(4): 8.

[4] 巫仁高. 海鲜菇工厂化袋栽制袋关键技术集成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31(2): 140-144.

[5] 邓文明. 南平市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模式[J]. 福建农业科技, 2011(4): 55-56.

Substrate composition screening forstrain Minzhen 2 cultivation

Deng Wenming

(Nanp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 Jianyang, Fujian 354200, China)

On the basis of common substrate compositions used in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of, it was cultivated on a series of substrates in which different amounts of the cotton seed hull were replaced by corncob, bagasse and vinasse. The mycelium growth states, yield, biological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the substrate composition 3 and 4 were 524 g per bag and 486 g per bag, respectively.

; substrate; yield

S646

B

2095-0934(2019)03-215-03

猜你喜欢

棉籽壳玉米粉玉米芯
不同发酵处理对玉米粉加工特性及淀粉粒结构的影响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改良玉米粉的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
玉米芯发酵巧作牛饲料
棉籽壳营养成分测定及近红外模型建立
棉籽壳质量对平菇熟料栽培的影响初探
白银地区玉米芯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农科问答
棉籽壳作为绵羊饲料营养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