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洛记行

2019-06-19孙锦屏

凉山文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海棠

孙锦屏

现在的交通真是了不得,这不,就连过去由于高山大川路途艰险,被喻为“人到甘洛不复返”的秘境之地,于今己只是在遥远而迷蒙的记忆里了。除了名声显赫的成昆铁路途经这里外,公路即或称不上密如蛛网但也完全算得上四通八达。你看,从昭觉经普雄经越西可以去;从西昌经喜德经越西可以去,从西昌经石棉栗子坪经海棠可到达;从乐山经峨边经乌斯河可到达;从雅安经汉源经乌斯河当然也就能够到达。

回溯远古,甘洛县境东北部早在西汉元鼎六年(111年)曾设灵官道(亦名灵道县)西北置阑县。成为零关古道上的要地。此后又多次更名为护龙、新兴、邛部县。明洪武二十五年改邛部位越西卫,在海棠建千户所,辖今甘洛疆域。

甘洛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北端,居雅安、乐山、凉山三市州交汇处,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在历史上,甘洛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由于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横断山北缘,这里的山川雄奇壮丽。神秘的黑竹沟、神奇的吉日波峰、号称世界第一深的大渡河大峡谷更是远近闻名。境内有唐贞观年间开辟的清溪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清溪峡内两岸千仞峭壁,古木参天,谷中溪流淙淙,碧水跌宕。由花岗石嵌成的古道上分明有深深陷于其中的马蹄印,古道旁依稀可见旧时护路兵营的“齐民碉”遗址。县境内还有三处彝族土司衙门遗址,分别为“阿日土司衙门”、“煖带密土司衙门”、“煖带田坝土司衙门”。所有这些都共同展示出甘洛七彩斑斓神奇且神秘的山水名片,都共同铺陈出甘洛五彩灵秀牵魂而迷人的人文画卷。

2018年12月底,州文联组织多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下基层采风送艺术品,我们选择的线路就是从西昌经石棉栗子坪经海棠到甘洛。其它几条线路我先先后后都走过,唯独这条线路只是早有听说而从未实际成行,心下总是存有一种想要一看究竟的挂念。这次正好,安然坐在一台崭新的国产宇通中巴上,司机是一个姓“莫色”的彝族小伙子,耳听由他选播的音乐,一路兴致勃勃,观风望景而来。

以艺术家的身份专程前往甘洛采风,那还是30年前的事情了。当年,由州文联和甘洛县政府分别牵头组织,热热闹闹甚至堪称轰轰烈烈成功地搞了一次“作家与企业家联谊”的活动。两天上矿山、钻矿洞、爬矿点的实地考察、探访、采风下来,作家们无不对甘洛乡镇企业蓬蓬勃勃红红火火的发展而深有感触而触景生情而情注笔端而文思泉涌。于是,也就有了当年凉山文学那本文采斐然、华章连篇的“甘洛专辑”亮丽出刊,也就有了甘洛之地甘洛之人继历史上的名声显赫之后再一次名声在外、声誉鹊起。

恐怕是路面平整步移景换的原因吧,近5个小时的车程下来,虽多有连续弯道,人不但感觉不到神情疲惫,反倒是有—种与平常不一样的新鲜。

下榻于建在据说是原属部队驻地的甘洛宾馆,心中不免又生出感慨:无论“河东河西”,无论沧海桑田,都是历史长河的奔流,都是生动时代的变迁。是啊,曾几何时军号声声的兵营操场,转眼已是绿树成荫,华宇成幢的市井。而隔河相望的赤普沟更是变化巨大,昔日怪石嶙峋的荒山野岭,于今已是楼台新房,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尤其是一到夜幕降临,璀璨的灯火与满天的繁星交相辉映,恍然间,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星空,哪里是街景;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由此,我推断,甘洛由来己久的一街独大、一街独秀的境况,理应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果然,街更宽了,这宽,宽在街面更整洁,宽在两边的岔道更多更好更合理,而且在一些位置还腾出地方,建起了安放有健身器材,类似小小公园,以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去处。街更长了,这长,长得有点霸道,长得来计量时不是用米、百米,而是用千米。而更重要的,是这千米长街所拥有的繁华、热闹和富足,是这千米长街所体现的靓丽、温馨和包容,是由此引发的想要美美实实逛大街的冲动;想要仔仔细细看街景的欲望;想要用心去倾听如像: “哪里去?街上去。干啥去,去买鸡”一类像音乐、像歌儿,像叮咚泉水因而亲切有加的原汁原味的甘洛乡音。

一夜安歇无话。第二天吃过早饭,艺术家们分作两拨,一拨前往山乡村寨去采风,另一拨则前往探访建在滔滔大渡河下的瀑布沟水电站和建在河边崖壁中的那座全国唯一的铁道兵博物馆。

我被安排在了“另一拨”。乘车出发莫约半个小时后,我们的车就稳稳地停在了瀑布沟电站的拦河大坝上。艺术家们从车上鱼贯而下,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护栏前举目四望。但见坝上碧水微澜,烟波浩渺,远山如黛。我在心里暗自赞叹:哇,好一座恢宏壮丽的高峡平湖。

复又来到了发电总厂。在面对高出坝区湖面好几十米的总厂门前,精心设置构建了一座观景台。观景台的一侧,在一块横卧的巨大花岗石上,苍劲镌刻着并描以红色颜料的毛泽东主席手写体的诗词《七律.长征》。另一边则树立着几块简介字牌。其中一块这样写道:大渡河流域是国家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瀑布沟水电站是国家能源集团所属最大的水电站。工程获得堆石坝国际里程碑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49个奖项。总库容53.9亿立方米,回水72公里,控制水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调节库容量38.82亿立方米。

立身观景台,观景、品诗、读文,抚今追昔。于是万千气象奔来眼底,汇入心田,鼓荡胸怀,让人顿时生发出对伟大祖国的爱;对伟大时代的爱;对伟大人民的爱。那些气吞山河、改天换地、叱咤风云的大国工匠精神,那些追星赶月、舍生忘死、呕心沥血的报国情怀,每每触及念及,直令人感慨万端,热泪纵横,感激涕零进而引发出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脊梁的感叹。

接着,我们又在电厂引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地下厂房参观。厂房内灯火通明,高高的穹顶下安装有大型行车,6台混流式发电机组在庞大的厂房内一字排开,厂房的地面十分平整敞亮而且格外壮观。我怎么也没想到,单机容量达到600兆瓦的发电机组,运行起来,人几乎就站在旁边,传入耳朵的噪音竟如此之小,而巨大的电能却在这几近平静的不经意间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输送出去,现场的人们甚至完全可以不用离得很近也能相互自如交谈。

面对这既让人不可思议又是活生生的现实,面对这难以想象又明摆在眼前的奇迹,想必是没有谁身临其境而不会为之感到震撼、感到振奮,并丛生出满带崇敬、满带钦佩的惊讶。

依依不舍离开电站,车又载着心绪尚未平静的我们沿着大渡河而下,去往峡谷深处以及峡谷深处的铁道兵博物馆。不一会儿,车在一个名叫个“古路彝寨”的景点停了下来。其实呢,这里早在成昆铁路开通之时,就有一个响当当的且给人以无穷遐想的名字,那就是“一线天”。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是说古路彝寨又叫“天边人家”、“天梯上的彝寨”。早年,去古路彝寨都是从一线天桥下侧的悬崖处的木梯攀援而上,当地村民还须腰缠树藤,手抓树干才能上去,稍有不慎就有摔下山崖的险情发生。20世纪60年代,铁道兵在修建成昆铁路时见状,就将木梯换成了铁梯,这才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再后来,当地政府筹资在山崖上开凿了一条古路栈道,集通行和旅游探险为一体。栈道,七拐八弯,洞路相连,别有险、奇、特的韵味。而这一带的大渡河峡谷的风光也是无与伦比的绝佳。河两岸的悬崖峭壁刀砍斧劈高耸入云,仰望之时,头上的帽子毫无疑问的会脱落外,甚或还会让人头晕目眩。河水滚滚,山风浩浩,崖壁直直,峡谷森森,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来说,没准就会感觉有一股强烈的压迫感迎面而来,甚至会让如我一样敏感的人,背脊一阵阵地发凉。

离开古路彝寨也即一线天再沿河而下的不远处,公路边笔陡的崖壁下有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隧道,车钻进隧道走了一程再钻出隧道就来到了铁道兵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博物馆,我估摸着这样的展馆在世界上也应该是绝无仅有。最深大峡谷中的峡谷,峡谷中崖洞里的展厅。单单这样的地理位置都足以让人侧目,更何况展出内容的无与伦比呢。这是无往而不胜的中国铁道兵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凿穿了几百座大山,修通了472座隧道,飞架了653座桥梁……克服战胜被称之为“地质博物馆”的无数艰难险阻,谱写出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史诗,开创出的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

我带着一颗虔诚而感恩的心,带着满腔亲切且深厚的情,认认真真地参观了展览。我默默浏览着反映当年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场景图片,我仔细阅读着记载有昨天的奋斗者舍生忘死,战天斗地、奋勇向前的文字,我周身滚烫的热血在奔腾咆哮,似要去为那些不朽的青春生命高歌礼赞;我胸中漫卷的豪气在激荡汹涌,似要去为那些永远的铮铮铁骨振臂山呼。真的,面对他们的虽血肉之躯却拥有的钢铁意志,面对他们的虽普通平凡却方显的高大伟岸,我怎能不心生景仰,肃然起敬。

兴致勃勃地观展完毕,意犹未尽地走出展厅,信步来到展厅门侧的一个角落。这里,展馆设计师灵机一动,匠心独运,在一壁墙体上刻绘了一节仿真度极高的火车客车车厢,然后又在车厢前真实安放了一根带有靠背的长条凳,晃眼望去,很像是远山深处一个优雅宁静的火车站台一角,倘若有谁,无论是男是女,独坐其上作张望或沉思状,都会引人入胜,都会让人费尽猜思也说不清道不尽这背后会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这会儿,趁着没人,我索性坐在了这根有如神来之笔带着些许禅意的长条凳上,心潮起伏,任由联翩的思绪把我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难忘岁月,那个气贯长虹的辉煌年代。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我们就踏上了回西昌的返程。按照事先的安排,中途我们还要到甘洛一个古镇—一海棠去采风并给当地的老百姓书写春联。

海棠古镇位于甘洛县城西北22.5公里处,占地面积27440平方米。古镇包括大街、中街、正街和几条巷,四周古城墙周长约900多米,因为一面靠山而只开有东、西、北三门。海棠古镇为南方丝绸之路也即零关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明清至民国时已是繁华的商品集散地和屯兵之地。众所周知,生活中有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某地的名气常常与其某些物品相关联。省内外自不必说,单只是凉山的这类隋况,似乎都有点数不过来,这里仅以食物略为举例加以说明,你比如:雷波脐橙、雷波青茶;金阳青花椒、金阳白魔芋;会理石榴、盐源苹果、冕宁火腿、德昌板鸭、越西白酒、布拖土豆。就说甘洛吧,有特质杆杆酒、美味榨榨面。

再说说海棠吧。最先得知的海棠美食是海棠腊肉。当第一次尝到海棠腊肉独特鲜香、爽舌适口的美妙滋味,海棠的芳名就闯入了记忆,留在了心上。然后是海棠白酒,然后是海棠灰豆腐,然后是海棠油果子,然后是海棠系列爆米花……这些土特产别说是在过去,就是现在也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也会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古镇海棠,海棠古镇,顾名思义,当与海棠不无关系。实际也是如此,海棠镇的命名,就与早年当地遍植海棠花密切相关。如若读者欲知海棠镇的清秀姿容,纯朴民风,当然是身临其境最好。不过,也可先试着想想海棠树、海棠花的姿容,想想海棠花的典丽、雅致、妩媚,想想海棠花的娇羞、清纯、高洁。对比繁多的赞花之语,似乎都能安在海棠身上,足见海棠的完美。推而论之,足见海棠镇在古人心中的完美。尤其是在古代于万山丛中,马帮驮队历经千难万险,风餐露宿跋涉而来的人们,当在人迹罕至的方圆,走着走着,忽的某一天得见隐约城郭,得见袅袅炊烟,心下该是多么激动。稍近处,得见店铺高挑旗幡,得见布衣彩裙人群该是多么舒畅。更近处,嗅得酒香阵阵、肉香扑鼻,心下又该是多么的快意。联想至此,仿佛我己不是现今的我,而是当年马帮中的一名挑夫走卒,刚刚解鞍卸驮既毕,长舒了一口气,在温暖如春的驿站床铺上安然躺下,将周围的一切暂且置之脑后,悠然间香甜入梦。

那一刻,我就在镇里逛上逛下,转来转去,看这看那,问东问西,那情景几似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以至于差点忘了自己的任务,为当地老百姓书写春联。

在镇上的一个村委会为群众写完春联后,我们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在半山腰的海棠镇,又来到了山下一处叫“荞升”庄园。

这是一个集食宿和参观为一体的山庄。这山庄隐秘在离公路不远的山谷中,苍松环抱,悬崖壁立,流泉飞瀑,全然一副曲径通幽的模样。这还不算什么,更引人入胜的另有“双绝”。一绝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黑苦荞芦丁香、白藜芦醇养身酒”。这酒据专利证书所载: “本发明制备的的黑苦荞芦丁香、白藜芦醇养生酒具有抗癌、抗衰老、降三高的养生功效”。二绝是这获得发明专利的酒就窖藏在房屋后侧山体内的溶洞中。这溶洞很奇特,内里岔洞很多,最玄乎的是主洞深不可测。

我等艺术家们应邀进了这神奇的窖酒溶洞参观。刚一进去,一股浓浓的酒气就扑鼻而来。再细下一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形制不同的盛酒陶瓷容器就有好几十种。据称,溶洞中酒的窖藏量己达惊人的五十万斤之巨。在一处岔洞的拐角处,一位容貌娇好的在山庄工作的女子,热情地请大家伙儿去品尝品尝,她刚从一个大陶罐中放汲出来的号称已窖藏了五年的美酒。我爱喝酒,但远称不上品酒师,也说不出什么道道。忍不住我也接过一小杯酒,煞有介事地放在鼻子前使劲闻了闻,点头作首肯状,然后一仰头将酒一饮而尽。

这的确是好酒的滋味。甘冽、绵软、醇厚,饮后七窍通畅、丹田暖热、血脉张喷、口齿生香,众饮者自当击节叫好,拍案叫绝。一时间我心血来潮,趁兴为山庄编写了一副对联:谷幽洞奇窖美酒,山清水秀藏春色。

行笔至此,文字几千,碍于才思不敏,感觉还是难以尽兴表达对甘洛人文景观的那份己久的心仪,难以表述对甘洛山川风物的那种情怀。就让我以多年前的那副曾获得特等奖的征联作为此文的结束吧,那就是上联:清香榨榨面滋养甘洛風物奕奕神采;下联:醇美杆杆酒熏染北门山水融融情怀。

猜你喜欢

海棠
海棠春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大嘴狗》
找春天①
我喜欢的季节
我有一个特别的月饼
海棠林
艺术百家:海棠
戊戌海棠雅集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