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助推高校精准资助新模式探索

2019-06-18韩春乐

商情 2019年15期
关键词:精准资助新模式互联网+

韩春乐

【摘要】本文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作为计算技术的最新形态,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认定精准、管理精准、培养精准,探索了精准资助的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精准资助 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提出“精准资助”和“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等明确要求,并于“十三五”期间把实现精准资助作为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明确目标,这一思想为我们开展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资助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缺乏精准识别贫困生标准、难以科学实施资助考核、重经济资助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与不足,直接或间接导致资助精准度不高,影响资助的效果及其公平、公正性。因此,如何有效精准认定、准确资助隐形贫困生,如何有效核查、及时取缔虚假贫困,如何使国家高校贫困生资助的顶层设计精准“落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大逻辑。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作为计算技术的最新形态,为我们开展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精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维、工具和方法。充分利用互聯网+技术,共建资源共享,构建精准识别的新模式,实现以人为本,差异化资助方式,建立实时动态、及时、全面资助管理体系,对于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精准化水平,促进资助工作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涵义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放大效应,大力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也有人认为,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本文中,“互联网+”所指即在传统互联网覆盖之上,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运用到社会各领域行业深度融合的社会新形态。

二、“互联网+”助推精准资助新模式

(一)推进精准资助,基础是认定精准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作为实现精准资助的前提,借助“互联网+”之力,做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精准资助的认定是整个助困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工作。借助“互联网+”开发出符合标准的认定模型,能够用于家庭经济高困难学生的认定。

(1)“互联网+”量化数据与定性考察相结合。通过基层辅导员与贫困学生定期的交流谈话,了解困难生家庭基本贫困情况和日常在校、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拥有量及使用量;结合同班同宿舍学生反馈调查等方法对贫困生进行综合定性考察。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校园一卡通消费数据、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中家庭总人口数、劳动力人口、收入等数据进行采集,将家庭综合情况按照等级相应赋予权重值,实现对贫困情况的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接民政部门困难人口数据库系统,核实贫困生认定材料,最终实现贫困生的精准认定。

(2)认定对象的贫困动态跟踪。入学后,可凭相关贫困证明材料申请贫困生助困资格,学校资助工作相关部门对其量化数据与定性考察相结合进行评议后,获得初步的认定资格和贫困等级。每一学期,学校通过对“互联网+”贫困生认定模型中数据的分析与比对,结合同学的反馈、校园卡消费情况及家庭实地调查等多种途径,实现对贫困生的动态跟踪,进行动态调整。

(二)推进精准资助,关键是管理精准

“互联网+”是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特征的技术环境,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仍是数据。高校资助系统数据信息的精准与否直接影响着资助工作中的精准度,影响资助的公开、公正、公平。要做到精准化,则必须运用到当前的“互联网+”的理论与技术,搭建学生资助工作专业化信息平台,提升精准资助的成效。

学生资助工作专业化平台的搭建,需要以信息化为突破口进行设计和开发;应该涵盖高校资助工作的所有内容,包括学生助困、学生奖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评优评先、评奖评助、勤工助学等功能模块。在线下部分,通过对专业信息化平台数据库进行分析,在做女子“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与审核基础上,从贫困对象的认定,到资助信息的跟踪了解,以及互动交流等方面,实现数据的精准化;在线上部分,通过学生工作系统实现全面网络资助办公,做到全方位、动态性地把握学生的受助情况,实现困难学生的动态管理,建立困难学生动态管理机制,为实施精准资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推进精准资助,重点是培养精准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优势与特征是实现对贫困生的家庭情况、日常行为、消费等多方面数据的记录与分析,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仅是解决经济或生理需求问题,而主要是一个教育问题。基于“互联网+”的精准资助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贫困生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提炼出学生心理思想状况,进而对学生学业水平和身心发展提供指导,实现精准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坚持精准扶贫,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这一重要思想就是在强调资助要与育人有机融合,实现资助对象的精准培养。

三、总结

“互联网+”理论和技术,能够为高校精准资助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专业信息化的平台,能够实现以“互联网+”为依托,线上、线下双向共进的精准识别与助困,开通高校资助精准化的快车道,促使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精准资助新模式互联网+
高职院校精准资助模式探究
浅析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理论与实践
优化中职助学政策提高资助精准度策略研究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