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防辐射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019-06-18

四川水泥 2019年4期
关键词:防辐射矿粉测温

唐 海

(遂宁市中心医院 629000)

1 防辐射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材料准备工作

1.1 级配碎石选择要点

对连续级配碎石进行选择时,要考虑碎石粒径,应控制在 5~20mm 范围内,同时要对碎石的含泥量进行检测,使其为 0.3%。对碎石的性能发挥还会产生影响的包括碎石的表观密度、硫酸钡含量和压碎值,因将三者分别控制为 4.5kg/m2和 88.6%和 33%。

1.2 矿粉选择要点

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水泥会释放较大的水化热,因此需要在水泥材料中适当的添加其他材料,其中较为常用的为矿粉材料。在选择矿粉时,要把握以下要点:一是要选择磨细的矿渣粉,该种矿粉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化学反应,同时将其与水泥接触时,能够生成氢氧化钙,同时能够对氢氧化钙进行吸收,对于提升混凝土的强度而言意义重大。使用矿粉时,矿粉会发生烧灰效应,通过这一反应,混凝土的结构能够得以较高的填充与密实,并使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得以改善。对矿粉材料进行性能控制,应主要把控比表面积、流动度、活性指数等参数。

1.3 复合灰选择要点

混凝土材料配制过程中,也会使用到复合灰,常用的为粉煤灰。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控制时,应关注其需水量指标、烧失量指标和细度模数。对于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改善而言,应关注适当的添加外加剂,大体积混凝土尤其要注重外加剂的合理选用,要尽量避免出现分层和离析现象。一般应重视外加剂的减水率与和易性,确保能够提升混凝土性能。

2 防辐射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应用要点

2.1 混凝土浇筑技术

(1)浇筑前的准备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前,需要关注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水泥、砂石以及外加剂等,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材料要提前做好试块,对其进行分组,并分别进行标准养护和自然养护,并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和密实度进行试压,在此基础上,实验室要根据工程要求确定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基于连续浇筑的要求,工程人员要对砂石和水泥材料进行充足的储备。钢筋材料应确保绑扎完成且质量检验合格。浇筑前要确保科学搭设脚手架,且各种运输设备和浇筑设备准备得当。对于模板、钢筋和施工缝都要进行杂物清理和表面清理。此外,应确保对模板涂抹隔离剂,且埋设好测温探头。

(2)浇筑要点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需要遵循的工艺原则为分层浇筑、循环浇筑和连续浇筑。首先一定要严格遵循分段分层浇筑原则,对墙体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应分成两段进行浇筑,浇筑时要以一点为中心,并向周围展开,实现分层循环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关注混凝土的上升态势,应使其均匀上升,同时要关注混凝土浇筑高差,严格的控制浇筑厚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要关注对钢筋位置和模板位置的保护,避免出现位移和变形现象。且针对模板,应关注模板处是否出现螺栓、拉线的松动以及是否出现模板胀模和漏浆现象等。其次,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应控制好浇筑周期。第一层浇筑与第二层浇筑的时间为第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

2.2 施工缝处理技术

以某工程为例,在进行施工缝处理时,从工程实际出发,在遵循混凝土裂缝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合理的设置了两道水平施工缝。分别可在墙体标高-0.6m 处和标高+3.2m 处找到施工缝。在留设施工缝时,其形式见下图1,为凸形施工缝,该施工缝的形成需要借助“快易收口网”。通过使用快易收口网,当对模板后面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混凝土中会嵌入网眼斜片,与邻近浇筑块共同形成机械式楔。对于施工缝应加强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粘接及剪切方面的强度等。

图1 施工缝留置形式

2.3 混凝土振捣技术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常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遵循快插慢拔的振捣原则。且振捣时应逐点进行,且要确保均匀和不出现漏震。在对振动器进行移动时,要以振捣棒的作用半径对其进行移动间距控制,一般要小于作用半径的1.5倍,即30-40cm。对上一层进行振捣时,应确保振捣棒插入下层 50mm,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将两层间的接槎有效消除。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应控制振捣时间,一般为20s 左右,同时应做好二次复振,进行二次复振的标准是混凝土表面泛浆,且一次振捣时长已经多于50min 。

2.4 防裂缝施工技术

对防辐射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应关注防裂缝施工。对医院进行机房墙体和顶板混凝土施工时,应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对于墙体和顶板部位应安装钢筋,在此基础上其抗裂性能可以得到改善,而要想进一步提高其抗裂性能,则需要把握以下要点:选择水泥材料时,要尽量选择低水化热材料。水泥材料还要进行降温处理,一般在使用前10 天进行。选择减水剂时则要尽量使其具有缓凝性,以保持混凝土材料性能稳定。其次,应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行控制,要做到及时入模。控制入模温度的关键还在于对砂石材料等进行覆盖,通过合理的材料温度控制,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达到 22℃。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应做到测温控制,要定期测温,并对温度变化进行密切的监控,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处于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温度应力导致的裂缝。

2.5 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和相应的养护。最主要的在于对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养护。要通过对温度的测量,了解各个部位混凝土的温度养护需求。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测温,并且要合理的埋设测温导线,通过使用精密的电子测温仪,获得精准的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和中心温度数据。在进行测温时,应关注测温节点,要以混凝土浇筑完成 18 小时后为初始测温时间,在前两天进行测温时,测温间隔为1 次/1 小时,在3~5 天内,测温间隔为1次/3 小时,过了6 天后,则保持在1 次/7 小时即可,测温应保持两周。其次是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保湿养护。可以选择对建筑进行顶板周围的砖墙或墙板的砌筑,并对其进行注水,实现蓄水养护。蓄水养护时长也为两周,同时应严格控制蓄水量,使其≤ 300mm 。在保湿养护时,要做好模板浇水,使其湿润,以符合建筑湿度控制要求。

3 结语

对于建筑防辐射效益而言,需要借助防辐射建材和防辐射施工技术才能得以彰显。防辐射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已经成为医院防辐射建筑施工的重点,在施工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并且要严格的对防辐射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加以控制,包括浇筑技术、施工缝处理技术、振捣技术、防裂缝施工技术以及养护技术,通过对上述工艺的科学应用,可以显著提高防辐射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密实度,达到防辐射要求。

猜你喜欢

防辐射矿粉测温
不同形状防辐射屏自发辐射对探测器的影响
矿粉和粉煤灰双掺用于配制混凝土的价值分析
矿粉质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硬线测温探头在离心式压缩机组的应用
矿粉胶凝活性及其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影响
天天看手机,吃什么防辐射?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大型医用设备房防辐射工程估算指标分析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
防辐射智能自动跟踪防护帘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