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商行融入“开放银行”的发展策略

2019-06-15吴庆跃范修霖

银行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客户金融银行

吴庆跃 范修霖

导读: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使得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面临从“引进来”向“走出去”,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重构的转变,这对中小银行特别是资产规模和经营特色均不占优势的城商行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重大机遇。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是当前金融业发展的总体原则和方向。而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则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多的与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化深度融合,开发更多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在多方需求的驱动下,“开放银行”应运而生,通过对金融数据和服务的共享机制,重构商业生态系统,为银行提供新的价值,为终端客户提升新的体验。

“开放银行”背景下,客户脱媒趋势日益明显,跨界竞争也愈发激烈,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将面临从“引进来”向“走出去”,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如何在“开放”中借助平台场景寻找业务机会,加快自身发展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开放银行”及其潜在影响

“开放银行”的本质

所谓“开放银行”,是指利用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APP(Application)等技术,通过开放产品与服务、交易与流程、数据与算法,实现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第三方之间数据共享、场景融合,从而提升客户体验、实现服务增值的平台合作模式。

“开放银行”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政府在2014年开展的针对API和开放数据(银行将客户数据与第三方共享)对竞争和用户影响的研究,并于2015年成立了“开放银行”工作组(OBWG),旨在研究如何使用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开展金融业务。2018年1月起,包括汇丰银行在内的9家机构共享彼此数据,标志着英国成为首个落地实施“开放银行”理念的国家。随后,世界各国银行陆续启动了“开放银行”项目,该年也被认为是“开放银行”的元年。

“开放银行”的本质其实是金融基础数据的共享。各大银行先把可供开放的内部金融数据整合,通过接口嵌套到各种场景中,使其像资本、土地、劳动力一样成为生产要素,供场景使用者随时提取和使用,从而实现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人性化和无限化,构建出新的金融数据生态圈。届时,金融基础数据的共享对现代金融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开放银行”的潜在影响

以底层数据为支撑,场景化服务无处不在。传统商业银行经营从线下实体网点逐步走向线上,规模效应的扩张不再仅仅依靠实体网点数量,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已经在线上完成布局。“互联网+”使得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大大替代了柜面服务,给客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增强了客户黏性,拥有更好线上客户体验的银行开始凸显优势。“开放银行”的发展则把商业银行的边界模糊化甚至彻底无边界化,产品和服务无处不在,商业银行的经营重心开始从以产品研发创新吸引客户为主,迅速转向为客户的各种个性化场景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工作方式则从吸引客户“引进来”模式向主动走进客户、走进场景,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灵敏度的“走出去”模式转变。

以平台场景为竞争,金融科技进一步走向前台。在“开放银行”背景下,传统银行业依靠持牌经营的政策红利赚取利差的盈利模式趋于弱化,更多是在金融科技的研发设计、与第三方的合作模式、客户场景需求的精准预判、接入场景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等全方位的比拼中逐利。这必将使银行服务的差异化进一步加大,同时也会加速银行独立产品和服务的流失,客户依赖的更多转向平台场景,而增加客户黏性的,则是在这些既定场景下银行API接口提供服务的便捷性和全面性。

金融服务与场景深度融合,跨界合作获得先发优势。在全面开放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网点数量、客户数量等方面的优势趋于弱化,竞争力开始体现在跨界合作方面,拥有更多场景平台合作的银行优势凸显。一旦客户习惯平台场景中的金融服务,提供服务的商业银行则成功建立起竞争壁垒,其他银行很难以更优的产品或服务争夺场景合作和客户,先发优势明显。中小银行可借助平台场景获得“先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开放银行”的国内外实践

“开放银行”的发展浪潮由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掀起,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加坡、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都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推动“开放银行”发展。美国花旗银行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等机构被视为全球开放银行的典型实践者。2016年11月,花旗银行在全球推出Citi开发者中心,开放出包括用户账户、授权、转账、信用卡、花旗点数等7大类API。开发者既能方便快捷地用花旗银行的API模块设计出自身需要的金融应用程序,还能使用花旗银行海量数据。

从国内来看,“开放银行”理念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在一些大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开始应用,如浦发银行推出了“API Bank”,工商银行实施了e-ICBC3.0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华瑞银行推出了“极限SDK”等,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顶层制度设计和金融数据共享平台等配套设施尚不完善所致。

顶层设计缺乏,相关政策出台有待加快。特别是对数据隐私与安全的保护政策,是金融数据共享和API接入的前置条件。其他诸如“开放银行”业务规则与监管框架;针对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同种类金融业务的监管红线;允许开放的信息接口类型、服务范围等关键要素,都亟待出台有关细则予以规范和指导。

金融数据共享平台尚未建立,内部数据整合需要加速。建设“开放银行”,首先要各大银行内部整合可以共享的金融數据,提供给第三方接入和用户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金融数据共享平台,各家银行的数据往往割裂、分散,形成信息孤岛,第三方无法有效整合给用户提供最优方案。我国亟待在行业范围内建设金融数据共享平台,把碎片化数据串联起来形成全景图谱、定制服务方案,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见表1)

表1 国内外“开放银行”实践状况

“开放银行”的商业模式

根据各银行的具体情况,“开放银行”的商业模式可以总体概括为两大类共五种商业模式:一是传统大型银行模式,主要通过自建API平台推进“开放银行”建设。二是城商行中小商业银行模式,主要包括产品输出、开放平台、第三方平台接入和APP植入模式。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2 “开放银行”的商业模式

城商行融入“开放银行”

城商行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人民群众,与“开放银行”的概念有诸多契合点。由于资产规模、行业影响力和客户数量均不及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亟需在这轮“开放银行”的浪潮中把握战略机遇,转变发展策略,分步稳妥推进,加强三方合作,在API平台上推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区域范围内凸显特色和优势,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提升银行价值。

按照“以稳健为主”的原则分步推进。“开放银行”目前仍在发展初期和探索阶段,其风险、可行性、盈利预期均不能准确测量,城商行应按照“稳健为主”的原则分步推进。城商行一是先内部开放,后外部开放。初期可优先满足内部诉求,外部对接可定位于核心平台,待交互平台更加稳定、易用、安全且输出输入环境自主可控时,再进行全平台开放。二是先内部整合,后外部推广。大部分城商行现存的API并不能有效满足“开放银行”要求,因此要对银行现有的各平台功能进行整合优化,提升现存的技术适应性和稳定性。然后加强同合作伙伴的API端口整合,有效链接金融生态圈的前端、中端和后端。三是先主打明星产品,后广泛推开。初期可精选少数适用性强、性能成熟的API接口,尽快对接客户广泛需求的场景以“抢占先机”并打造明星产品,后期再逐渐扩展服务群体与相应产品体系。

强化“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战略目标。“开放银行”模式下,客户体验的重要性更加重要,“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强化首先要对现有客户进行细分,从业务轨迹中探寻客户需求变化,对客户需求进行精准定位,建立需求数据库。二是以需求数据库为中心整合内部可供共享的金融数据库,供API平台接入共享。结合内部建立的数据库,通过各种工具分析提出满足客户金融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构建API研发路径。从战略规划重点、资源禀赋、业务禀赋以及科技禀赋出发,制定最优的银行战略目标。

强化“以走出去为主”的经营模式。本地市场是城商行的“根据地”,城商行需要梳理和研究本地场景平台,建立场景平台数据库,并与之前建立的客户需求数据库进行匹配,按照匹配结果与目标平台开展合作。按此模式不断增加本地及周边市场的API接口数,稳住大后方。待本地市场份额逐渐稳固后,进一步谋求与全国性平台合作。通过与全国甚至国际性大平台的合作,充分利用其庞大的客户群,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客户再营销机会;同时,客户可以在各家平台上实现对自己账户的管理与查询,而不用重新登陆银行的APP就能增加一个金融服务的触点,增强客户的适应性、惯性和黏性,以此保持自有API的持续延伸发展,最后构建出城商行、第三方合作伙伴、广大客户群体多方获利的金融生态圈。

强化“以抱团取暖为主”的研发模式。“开放银行”迭代更新速度较快,城商行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有限,靠一己之力研发“开放银行”平台难度较大,可以考虑“抱团取暖”的方式进行研发。一是与同业机构“抱团取暖”,互相共享可供开放的金融数据库,增强数据库的含金量并形成区域聚集效应,增强与第三方平台的议价能力。二是与金融科技公司“抱團取暖”,利用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和人才实力,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开展长期合作,共同研发设计和不断完善API平台,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

(作者单位:重庆银行金融研究院)

猜你喜欢

客户金融银行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机会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请问您怎么称呼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