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人力资源规模、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6-13胡晨曦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育河南省人口

郭 敬, 胡晨曦

(郑州大学 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1 引言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国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且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决定了一国或地区的竞争力。

国外学者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中首次阐明了人力资源概念的涵义[1]。他认为人力资源具有其他现有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性,即“协调、整合、判断和想象力”,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价值。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使人力资源概念更加深入明了[2]。我国早期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并不多,主要是翻译引进国外著作,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一些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更多地结合区域特定的经济和文化背景研究人力资源。多数研究是从微观的企业和组织角度分析人力资源问题,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人力资源的较少,所运用的方法大都是理论的描述,对于人力资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更少,且在数据支撑方面也很单薄。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目前人力资源在总量上看还较为丰富,但结构上存在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一是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到2017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到了17.6%,这将成为人力资源发展的障碍;二是独生子女政策已被民众广泛接受,虽然目前国家已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但很多家庭并不想再生育孩子,河南省的生育率依旧在下降;三是儿童的性别比例也存在不平衡,男多女少问题显现。现在各省市都在尽力招揽人才,河南省省会郑州也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而河南省的人力资源红利是否可以继续延展,是否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如何建设人力资源强省,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探讨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河南省人力资源发展变动趋势。

2 河南省人力资源的规模和结构

根据统计部门对人力资源界定的范围,结合河南省现有人口的实际情况,本文把人力资源定义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总数[3]。主要理由如下:①国际通用的劳动年龄人口范围是15~64岁。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对人口核算的相关标准,总负担系数指被抚养人口(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由此可见,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为劳动市场上的主要部分。③根据河南省的基本情况,15~64岁的劳动人口可以粗略地代表总体人力资源。

2.1 河南省人力资源的规模

下面从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源规模。绝对数量指人力资源的总量,相对数量指人力资源率,即人力资源总量与总人口的比率[4]。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从2010年起总人口突破1亿,且逐年增加。在这样的人口形势下,河南省的人力资源规模也很庞大。由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近11年的人力资源量都在7 000万人以上。从纵向看,人力资源总量在2004年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随后略有下降;2006年开始虽有些小波动,但大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达到最大值7 423万人。而人力资源率,先是一直上升到2004年的71.37%,然后稍微下降再上升,到2008年达到最大值72.3%,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虽然河南人口资源率基本保持在了68%以上,但几乎每年都低于全国人力资源率。2010年以后,河南省人力资源率每年均比全国水平低约4个百分点,相对处于人力资源弱势。

2.2 河南省人力资源的结构特点

2.2.1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

2000-2017年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0~14岁的少年儿童占比从2000年开始呈明显下降趋势,到2009年降为19.26%,相比2000年下降了6.64个百分点,之后略微回升,基本保持在21%之上。15~64岁的适龄劳动人口比例不断波动,在2012年前基本保持在70%左右,之后连续下滑。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则逐年增加,17年来上升了约3个百分点。

表1 河南省2000-2017年人力资源数量、比率

注:资料来源于2000-2017年河南统计年鉴。

图1 河南省2000-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曲线图

从2017年河南省人力资源年龄结构(见表2)来看,15~24岁的青年人口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7.6%,25~44岁的壮年人口占人力资源总量的41.5%。这两项相加,即河南省2017年的青壮年人口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9.1%,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是,观察55~64岁的老年人数,其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6.3%,比同年全国平均水平的15.2%高出1.1%。综合来看,河南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加剧。

表2 2017年河南省人力资源年龄结构

2.2.2 乡村人力资源比重较大

河南省2011-2017年城乡就业人员分布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河南乡村就业人员数大大超过城镇就业数,虽然近年数量一直在下降,但仍占就业人员总数的70%以上。城镇就业人员数逐年攀升,占比不断增加,但还没有突破30%。2017年底河南省城乡就业人员占比分别是28.96%、71.04%,而全国城乡就业人员占比是54.69%、45.31%。与全国城乡就业人员分布相比,河南省乡村就业人员占比超过全国水平25.73个百分点,比例过大。其原因可能是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于国家水平较低;农村地区比例大,劳动力分布在农村较多。

表3 河南省2011-2017年城乡就业人员分布

2.2.3 人力资源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不合理

表4所示为河南省2011-2017年人力资源的产业分布状况。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呈连续下降的趋势,但仍占总体从业人数的1/3以上,是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相对稳定,基本保持在30%左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显著增加,到2017年已超过第二产业。对比2017年河南省与全国的从业人员分布,河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36.9%,第二产业占比31.1%,第三产业占比32.0%,而全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7.0%、28.1%、44.9%。河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比全国高9.9个百分点,河南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比全国低12.9个百分点。显然,河南省第三产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相对较弱。

表4 河南省2011-2017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分布

3 河南省人力资源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响因素

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开拓新市场,增加地区产值,进而影响本地区的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数量的影响因素有: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5]。人口自然增加数是一年内的新生人数,是人力资源的储备力量。②老龄化程度。人力资源数量不仅受总人口资源的影响,还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特别是65岁以上人口规模的影响。65岁以上人口越多,能动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就越少。近年来,随着死亡率和生育率的下降,河南省老龄化不断加深,人均劳动力供给随之减少。③人力资源前期数量。人力资源前期数量对当期数量是有影响的,一般来说,人力资源前期数量越大,当期数量就越大。④政策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制定了很多人才政策,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这对河南人力资源数量也有着一定影响。

思路已经明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进一步提升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水利需求,力求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水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本次会议与会代表的共同愿景。

3.2 变量选择和数据收集

根据数据的可得性,以人力资源率(hrl)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解释变量:人口自然增长率(npgr)、老龄化程度(ad)、人力资源率的一阶滞后项(hrl(-1))。从河南省统计年鉴收集1990-2017年各变量的数据,并作对数化处理。

3.3 模型建立

3.3.1 平稳性检验

对经对数化处理形成的各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这里采用ADF检验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平稳性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原始序列均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的,一阶差分后变为平稳序列。因此变量lnhrl、lnnpgr、lnad和lnhrl(-1)是一阶单整的,满足协整检验要求。

3.3.2 协整检验

协整可以刻画两个或多个序列之间的平衡或平稳关系。如果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这些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被认为具有协整关系[6]。下面采用AEG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

第一步,对一阶单整序列lnhrl、lnnpgr、lnad和lnhrl(-1)建立以下回归方程:

lnhrl=c+β1lnnpgr+β2lnad+β3lnhrl(-1)+μt

(1)

对式(1)进行最小二乘回归,结果为:

(2)

表单位根检验结果

3.3.3 分阶段建模

由上述分析可知,lnhrl、lnnpgr、lnad和lnhrl(-1)这4个变量之间是有着长期均衡稳定关系的。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这个解释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其数据在2006年有一个明显的转折,因此可以分阶段研究。将数据分成1990-2006年、2006-2017年两个阶段,分别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回归方程为:

(3)

回归估计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回归方程估计结果

注:表中括号内数值表示参数的t检验P值。

3.4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老龄化程度对人力资源率产生负向影响,不管是在1990-2017的整体阶段,还是在1990-2006年、2006-2017年两个分阶段。也就是说,老龄化程度越高,人力资源规模就越小。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人力资源率在1990-2017年整体阶段产生负向影响,但是将时间序列分为两个阶段时发现,1990-2006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人力资源率产生负向影响,2006-2017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人力资源率产生正向影响。其原因是,在1990-2006年间,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但是在1990年前人口处于高增长时段,大部分家庭都生育2个以上孩子,这些幼儿在1990-2006年间已经长大成人,并成为主要的劳动力,人力资源率呈上升趋势。这就解释了1990-2006年间河南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力资源率呈负相关关系。2006-2017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人力资源率产生正向影响,是因为国家逐渐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有所增加,同时医疗卫生的进步降低了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提升,对人力资源数量产生了正向影响效应。

要提高人力资源率,一方面,应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国家实施全面放开二胎生育即是一个具体措施。在实施二胎生育政策的同时,应当考虑到家庭的生育意愿,给予生育孩子的家庭更多的鼓励和优待;另一方面,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老龄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结果,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但可以通过人口、健康、社保、经济政策来应对,比如延迟退休、国家养老等。

4 河南省人力资源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经济社会发展

人力资源的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影响人力资源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第二、第三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及资本,改变了三次产业的就业分布结构。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预计将会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第二,现在很多工作都应用计算机、自动化机器,机器替代了只能做简单劳力工作的低文化水平劳动者,一些对计算机陌生的高年龄劳动者也退出了科技信息市场。因此,金融业、计算机软件业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从业者的年龄结构会相对年轻化,他们更具有创造开发能力。

4.2 城镇化水平

近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力资源比重随之上升,使城镇、农村的人力资源结构产生了变化。对农村来说,一方面由于乡村结合重组为新型城镇,农村人力资源自然也划归为城镇人力资源,使得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和比例下降;另一方面,农村还存在着人口的迁移,很多青壮年劳动者进城务工,留下少儿和老年人。因此农村的人力资源更多地呈现老龄化和低龄化,且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对城镇来说,城镇化带来城镇人力资源数量的增加,且城镇的高就业机会促使更多的农村人力资源转移迁入。但是城镇对农村人力资源也是有选择性的,如年龄、性别、技能素质等。较为明显的是对年龄的选择,年轻者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快速地融入城镇生活和工作,使得城镇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更偏向于年轻化。

4.3 国民生育意愿

研究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应着重了解人口增长情况,其影响着人力资源未来的年龄结构。观察得知,虽然政府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并鼓励国民生育二孩,但是河南省人口出生率并没有明显上升, 2017年反倒是略有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了。养育孩子责任重大,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妇女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一些适龄生育女性的生育意愿更低了。出生率的降低,使得0~14岁儿童数量减少,持续发展下去,人口结构将快速老化。

5 对策建议

5.1 加大力度奖励生育二孩,提高生育率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奖励生二孩,缓解生活成本对众多家庭造成的困扰。分年龄阶段看,70后对二孩是有心无力;80后正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重压力之下,生活、经济上的压力让他们只能“望孩生叹”;而90后刚步入社会,还没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大都是房贷、车贷族,他们生孩意愿不强。所以需要政府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的奖励。如促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确保女性员工在生育期间的待遇不变,并提供产假福利;鼓励雇主为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安排灵活的工作时间及地点,支持妇女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在住房成本上,可以在二孩家庭购买住房时给予一定的优惠;在医疗方面,适当增加妇幼科室医师、护士,为妇女婴孩提供更多的便利。

5.2 发挥老年人积极的作用

河南省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17%,其中一部分是具有继续工作的能力及意愿的。应该将这部分老年劳动力利用起来,以减轻老年人抚养负担。倡导企事业单位为老年人提供继续工作机会,适当延迟非重劳力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发挥老年人劳动价值。地方政府可以建立“老年人才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一些短期、临时的灵活就业机会。河南省农村有很多具有轻劳动能力但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年人,他们有劳动意愿但没有途径,可与城市绿化、环保等灵活劳动联系起来,发挥老年人余热。

猜你喜欢

生育河南省人口
《世界人口日》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产后抑郁——生育性别偏好惹的祸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