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的新追求

2019-06-12丁常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分配率交换律习题

丁常春

摘 要:针对当前六年级总复习采用重复性复习的问题,本文结合复习课教学案例,从生成、实践、超越三个方面阐述六年级总复习教学的新追求。

关键词:数学教学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新知学习结束后,设置了专门对整个小学六年数学学习整理与复习的章节。教师一般是把以前学过分散的数学知识,通过条文、图表等略加梳理,并使之汇集到一起,便于学生记住这些知识,然后阐述、回顾基本解题技能,再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解决与以前做过的习题思维方式相似的习题。

这是以重复性学习、重复性练习为主的总复习,是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无任何生成性可言,对于学生的小学毕业考试有些用处,但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教学的应该有新的追求:

一、生成

一切教学都是生成的,都在生成之中。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也应该秉循生成与教学同在的原则,通过教学的生成,达成学生数学文化的生成、数学素养的发展。[1]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总复习课教学首先生成的是系统性知识。

如“图形与几何”的总复习中,把学生熟悉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通过搜集、加工、综合,生成综合公式:S=(1/n)ah((说明:1.根据推导,圆面积公式S=πr2中,πr即a,r为h;2.计算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面积时n=1,计算三角形、梯形面积时n=2);立体图形的体积也同样生成综合公式:V=(1/n)sh ( 说明: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积计算时n=1,圆锥体积计算时n=3)。通过“求异”———把各知识点分化罗列开来,通过“求同”———将知识点连接综合起来,整理生成整体性、系统性、提高性的知识

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按时间顺序的纵向联系将之搜集,然后按知识关联度的横向联系找出共同点,再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有机结合,巧妙寻找知识间的联结点,让学生自主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这個具有逻辑结构的新知识体系也是总复习的教学生成。

系统性知识方法的得出,或者比较完整知识网络的构建,都是总复习的教学生成。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激活课堂,催化并捕捉教学生成,让总复习课走出重复教学的误区而更加精彩。

二、实践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实践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指定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总复习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精选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掌握已学的数学知识,这是落实“四能”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办法。但如果让学生参与到选题编题中来,既能提高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如在师生把运算定律整理形成体系后,然后请学生分别从以下8个方面分组设计有陷阱的问题,看哪一组的设计更有创意、思考更加全面,设计完成后组间交流、评析,并选择你感兴趣的题型进行解答:

1.从交换律设计问题。

2.从结合律设计问题。

3.从分配率设计问题。

4.设计综合运用交换律和分配率问题。

5.设计综合运用结合律和分配率问题。

6.设计综合运用结合律和交换律问题。

7.设计综合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问题。

8.设计运算定律与其他数学知识综合运用的问题。

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教师把重点内容进行“强化”,引导学生设计问题进行“类化”,让学生从“会学数学”走向“会用数学”再到“会创造数学”,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也是学生暴露知识缺陷的过程。

如,学生在设计问题中就出现问题,教师马上让大家展开讨论,这个等式成立吗?怎样验证?于是就有学生举例,也有学生从右边通分,都验证等式不成立。

不可否认“查缺补漏”是总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编题中露缺,在交流中拾遗,在解题中查漏,实践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式。在实践中能更有效地查出每个学生遗忘的、疏漏的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能更有针对性对学生的“漏”与“缺”进行补充学习和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需要师生共同创设实践平台,让学生运用小学六年学到的数学知识,结合思维活动和多种感官的参与、通过个性化探究发现实实在在地进行数学问题解决,而不是让学生重复以前做过的习题思维方式相似的习题,这是总复习课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掌握已学的数学知识,真正的落实“四能”。

三、超越

六年级总复习不仅是“继往”,更要“开来”。它的基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并产生积极影响;它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但不是学习的终点,相反它仅仅是迈开了整个学习生涯的一小步;它给学生描绘的应该是一个充满遐想、意味深长的数学世界。它是中小衔接的桥梁,让两个不同的学习时期天堑变通途。因此,总复习教学中,我们不要不敢越雷池半步,应度渗透拓展,力求体现数学的发展性和学习的持续性,让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期待和憧憬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2]

至于为什么,需要大家在数学海洋里遨游、寻找,才能找出它们的奥秘。让学生怀着兴奋情绪或悬念走出课堂,将课内活跃的思维、涌动的创新精神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后续的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性教学,相反是生成、超越性教学。

成功的总复习课,是一个将零散知识整理成体系的过程,是一个回顾学习足迹到展望未来的过程,是一个由实践运用到生成超越的过程,是由一个厚到薄,再由薄到厚的一个过程。生成是总复习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实践是总复习教学的途径与保证;超越是总复习教学的方向和结果。三者相辅相成,逻辑一致,形成六年级总复习课的新追求。

参考文献

[1]张晓洁.教学认识论的当代转向:从知识论到生成论[J].教育研究.2017,7:130-138.

[2]黄珍珍.且行且思感悟成长[J].小学数学教育,2013,10:52-54.

猜你喜欢

分配率交换律习题
好氧堆肥对牛粪中重金属锌形态变化的影响
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重金属铅的形态变化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高远处立意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高观点立意 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苏教版四下《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电压分配率”在初中物理串联电路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纪实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