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学语文中的“少教多学”策略与方法

2019-06-12王晓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中学语文课文

王晓芳

摘 要:“少教多学”这一教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少教,学生多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最大容量的获取有效知识。既然“少教多学”这种教学理念的优势显著,那么在中学语文中如何做到“少教多学”呢?“少教多学”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少教多学朗读互助合作写作

一、以读促学,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但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各个中学普遍存在着轻视诵读教学;朗读无感情,干干瘪瘪,视如昏睡。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诵读教学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起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利用课堂进行诵读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布置学生做好诵读的课前预习,默读一遍课文,划出课文的生字词,试确定读音。课上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在关键语句中标上停顿、重音,把握好诵读的节奏、语气、做到节奏鲜明、抑扬顿挫、张弛有度、流畅并富有感情的表达,力求达到“动之以情、行之于声、感染于人”的艺术效果。学生自己示范朗读,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诵读成篇。但教师要有适时的指导,并予以点评总结。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读,以倡其气,继之以密咏悟咏,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 [1]诵读者张弛有度的朗读能够与作者高低起伏的情感同步,双方产生共鸣,在诵读的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科学建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学习、探究,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很好的实践了“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合作小组的建立不能只留于表现和形式,应合理规划,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科学划分小组成员

按照班情可以是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和组员实力应大致相当,这样公平的划分小组,提高小组的参与度,调动小组竞争的积极性。

2.每个小组确立一个小组组长

这名组长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的沟通和组织能力负责全组的学习内容的分工、协调、合作、以及对学困生的辅导等至关重要工作。

3.每个小组确立一个观察记录员

这名观察记录员负责观察组内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记录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收获,并及时向老师反映,针对每个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组织讨论交流并解答。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应有典型性,趣味性,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这样既能使学生把握课堂的重难点,又能使学生轻松学习和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教《故宫博物院》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在纸上描绘出构成故宫博物院各个部分的地理位置和布局,并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讨论这样画的理由,由此很直观的理解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进一步体会故宫,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这一重要内容。

三、注重练笔,提高素养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2]传统的写作教学比较刻板,学生写作,教师讲评。面对这种困窘,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要转变教学方式以“少教”,引领“多学”,把学习的自主权权还给学生,经营师生共赢的写作场。

1.强化学生对优秀文章的语言赏析

学生所接触的文章有很多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无论是从语言,写法还是思想上都有其借鉴和学习的方面,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让学生对优秀语句段落进行赏析,养成在文章旁边做标注的习惯,例如学习了《春》这篇课文,“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了出来”就可以让学生在句子旁边做好标注,此句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将小草人格化,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生命力,表达出了在不经意之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带给作者的惊喜。侧面写出了春天带来的速度之快。以这样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日积月累,注重对语言的赏析和品味,很快就会形成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提高学生对语言感知能力。

2.要善于借鉴和创新,让学生学会利用教材

中学语文课本其中很多都是名家经典之作,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是很好的学习典范。陶行知先生说过:“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名家精品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有着重要意义。”[3] 由此,充分地利用教材、把课本读懂、读透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中,要让学生思考他人在文章的选材方式,立意布局,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学习和借鉴他人写作的长处。

3.作文评改方式应灵活多样化

我们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批”的作文批改模式,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价和批改中来。学生可以自评、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等。让学生读所批改作文,在作文本上寫评语与批注,然后在班内交流看法,大家积极讨论,在争论的过程积极启发思维。经过多次互评,学生不仅能够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还会知道优秀作文的具体特点,知道怎样写文章会精益求精。

总之,“少教多学”应该是贯穿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少教”不是不教,而是教师在关注教学方法的时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讲究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效益,语文教师应在教学时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空间交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的共同双赢!

参考文献

[1]清曾国藩.家训,转引自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322.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中学语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