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莎褐父母代蛋种鸡的饲养观察

2019-06-11任景乐等

家禽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种鸡产蛋率种蛋

任景乐等

2016年4月21日、10月29日我所试验基地各从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伊莎褐”父母代种鸡21000套,合计42000套,经过80周龄的饲养试验,现将饲养情况报告如下:

1  育雏育成期管理

1.1  育雏模式  采用2阶段育雏模式(即雏鸡在育雏舍饲养到12周,直接转到产蛋鸡舍)。育雏鸡舍为密闭式鸡舍,3层层叠笼养,传送带清粪,自动通风。

1.2  温度  第一周34~36℃,以后每周降2℃,直到28℃时保持舍温恒定。相对湿度60%~65%,育雏舍保持良好的通风。

1.3  密度及光照  饲养密度适中,根据大小、强弱合理分群。光照时间采用递减方式,见表1。光照强度为20Lx。

1.4  饲料  主要成分见表2。1~3周使用颗粒饲料,4~6周使用粉料育雏料,6~17周使用育成饲料,18周龄-产蛋率10%使用预产料,产蛋率达10%后更换成产蛋日粮。

1.5  称重  每周称重,根据体重达标程度调整光照时间和喂料量。

1.6  卫生防疫  鸡舍保持整洁卫生,进出鸡舍人员应更衣消毒。每周带鸡消毒2次,严格按照优化的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每月进行1次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检测。每月用全血平板凝集方法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抽样检测,种母鸡抽检比例为20%,种公鸡全检,全部为阴性。禽白血病(ALV)p27抗原检测为阴性。

2  产蛋期管理

2.1  飼养方式  密闭式鸡舍,3层阶梯式笼养,行车喂料,传送带式或刮板式机械清粪,自动通风,自动集蛋或人工捡蛋。

2.2  光照  从18周龄开始增加1h光照,以后每周增加30min,至光照16h,以后保持恒定。炎热夏季和产蛋后期午夜后要增加2h光照。

2.3  饲料  按照伊莎褐父母代营养标准配制全价种鸡料,见表3。严把饲料原料质量关,保证各项指标达标;不使用动物性原料;全价饲料当天加工、当日用完。

2.4  人工授精  按照1:40比例挑选种公鸡,对种公鸡逐只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检测,确保全部阴性。种公鸡使用低蛋白专用饲料,以保证体质健壮和精液质量。

采用一鸡一管的人工授精方法,3人一组,按照母鸡数量6d为周期输精(输5d、休1d)。

2.5  种蛋收集及贮存  为减少种蛋污染,每天收集4次种蛋,上下午各两次。种蛋收集后立即在鸡舍专用消毒间进行消毒,消毒结束后立即运往种蛋库贮存。种蛋保存期不超过7d。种蛋库贮存环境自动控制,温度15~19℃,相对湿度65%~75%。

2.6  疫病检测  每批种鸡22~25周龄进行一次禽白血病检测,确保J亚型白血病为阴性。每月采用全血平板凝集法对种鸡群白痢沙门氏菌进行抽样检测,种母鸡抽检比例10%,种公鸡每月普检。每月采集咽喉拭子样品,用PCR方法检测鸡滑液囊支原体。每月检测一次新城疫、禽流感的抗体效价。

3  结果观察

3.1  种鸡饲养结果  伊莎褐父母代种鸡育雏成活率在99%以上,均匀度在85%以上。18周平均产蛋率达5%,19周平均产蛋率达10%,20周平均产蛋率达50%,24~25周平均产蛋率超90%,最高产蛋率为94.4%,80周的平均产蛋率还保持在80%左右。种蛋平均受精率为95%~96%,孵化率平均为88%。

3.2  商品代鸡饲养情况  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共计向社会推广伊莎褐商品代雏鸡360万只。我们对其中8家规模不同的养殖场(户)进行了跟踪调研,该品种育雏成活率平均在99%以上,均匀度好;产蛋率较高,蛋重大、平均蛋重63g,产蛋后期蛋壳质量好;产蛋持续力较好,平均产蛋率80%以上维持时间可达80~90周;抗病力较强,耐高温能力较好。其中有2个蛋鸡存栏量10万只以上规模养殖场产蛋高峰平均达96%~98%,最长饲养日龄接近100周龄。

4  饲养体会

通过对伊莎褐父母代80周龄饲养观察,该品种鸡的嗉囊较其他品种大,大嗉囊可能会促使育雏育成期发育较快、耐高温、产蛋持续力较好;产蛋后期蛋壳质量较好。但该品种鸡育雏育成期对于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容易惊群;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相比其他品种需要提供更好的饲养环境、避免应激,否则将影响产蛋高峰,产蛋进入高峰后恢复正常,产蛋高峰期持续较久。

猜你喜欢

种鸡产蛋率种蛋
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利用中草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实用配方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鹅种蛋的选择、运输、保存和消毒
春季蛋鸡饲养管理
合理制定肉种鸡产蛋期的饲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