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品蛋鸡饲养体会(三)

2019-06-11王萍等

家禽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产蛋鸡新城疫鸡场

王萍等

上接《家禽科学》2018年第12期第32页。

8  饲养操作与疾病防治

8.1  饲养操作

8.1.1  把握饲养5条线

8.1.1.1  饲养全程舍温控制一条线  不同生长、生产阶段所需温度不同,供给鸡群需求温度及相对湿度,是鸡群健康的第一保证。

8.1.1.2  营养供给一条线  保证不同饲养阶段鸡对营养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强鸡的体质,是鸡正常生长、发育、生产的保障。

8.1.1.3  掌握体重一条线  育雏期、育成前期、育成后期、预产期、开产期、产蛋高峰......要求每阶段体重都要达标。阶段体重达标,是只鸡生产能力的基础。

8.1.1.4  光照应用一条线  科学使用光照,有效控制性发育、促进体发育,保证性成熟和体成熟同步,只有这样,鸡只生产性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8.1.1.5  疾病预防一条线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消毒、免疫、药物预防是鸡群健康的又一保证,只有鸡群健康,生产才能保证。

8.1.2  明确饲养管理的5个关系  包括孵化工作与育雏成活率的关系、体型培育和体重管理与生产性能的关系、光照应用与产蛋效果的关系、产蛋异常与饲养管理的关系、临床和病理表现与常见病的关系。

8.1.3  重视夜间巡查

8.1.3.1  夜间温度变化幅度大,可及时用门窗或风机等调控舍温,让鸡群休息有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

8.1.3.2  夜间巡查,通过手电光照、人的活动声响,能够锻炼鸡群对多变环境的适应能力。

8.1.3.3  夜间巡查,还能杜绝猫、狗等动物对鸡群的骚扰和伤害。

8.1.3.4  夜间巡查,最主要的是可以通过呼吸、排便等准确获得鸡群健康动态和信息。

8.1.4  成年鸡舍两头、中间,适当笼装几只公鸡,公鸡的鸣叫和“咯咯声”,能使母鸡亢奋,对母鸡的精神和产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8.2  疾病防治  病原微生物增殖感染产生了疾病,其过程有五期,包括潜伏期、聚众期、感染炎症期、血症期、回归期。

预防疾病的目的,是使饲养的鸡健康生长,发育正常,能以良好的体质为基础,保证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

一般来讲,鸡场疾病的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和机械传播。前两种是内部途径,后一种是外来途径。机械传播的是外来的野毒,十分可怕。

鸡群一旦被病原体感染,轻者增加亚健康鸡,重者除死亡外,还增加了淘汰鸡和边缘体重鸡,严重破坏鸡群均匀度,降低鸡群综合生产能力。

育雏阶段:主要预防感冒、呼吸道病、鸡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病、肠毒综合征、大肠杆菌病等。

育成阶段:主要预防感冒、新城疫、呼吸道综合征、肠毒综合征、大肠杆菌病等。

产蛋阶段:主要预防禽流感、新城疫、呼吸道综合征、产蛋疲劳综合征、蛋秘症、强度新城疫和禽流感并发症、马立克氏病、脑脊髓炎、大肠杆菌病、白冠病等。

临床表现如低头、缩头、闭目、懒动,羽毛蓬松,畏寒,咳嗽,呼喘有啰音,排杂色粪便等,以及群体吃料慢且,群体不吃料,都预示着鸡群已经发病,要及早确诊和治疗。

饲养过程中,要重视散发性发病个例,一旦发现要隔离治疗或处理。

对于群发性发病的鸡群,如果是病毒病,治疗时应本着先发病后治疗、未发病先治疗的顺序原则(当然,人手充足同时治疗更好)。因为,先发病鸡的感染病毒为常规病毒,后发病鸡的感染病毒为先发病鸡的排泄病毒,排泄病毒的感染能力强于常规病毒毒力约8倍左右,这样做,抢在后发病鸡疾病发之前治疗,无疑可以达到避重就轻的效果。

疾病治疗要坚持“三分治,七分管”的原则,所谓“七分管”,主要要求是两个方面:一是有针对性对发病鸡补充营养;二是强化饲养环境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9  从当地流行病学观点出发,做好蛋鸡重点疾病的预防工作

9.1  禽流感  感染产蛋鸡群引起产蛋量下降的禽流感,一般是温和型低致病性禽流感。

温和型禽流感的临床症状,开始是甩鼻,有时有呼吸道症状,3d后自行消失,有时直接没有呼吸道症状。甩鼻后时间不长开始减料,并出现部分鸡精神委顿。继而产蛋量急速下降,常常是1周内可降至50%、30%或20%,甚至接近停产。蛋壳颜色变浅,蛋壳变薄,常常可见蛋壳上布满撒落状陈旧性出血点,破损蛋增加。

温和型禽流感的病理变化,除了肝一般性淤血,明显的症状是发育卵泡减少,成熟卵泡萎缩似核桃状,外观出现褶皱。温和型禽流感呈慢性经过,随着体质衰退,逐渐减产,后期卵巢坏死,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近年来,在温和型禽流感范围内,出现病毒变异超强现象,特征性病变是:腺胃壁发炎,表现厚度微微增加,腺胃内壁年末溃疡,乳头或乳头间壁出血。由于强毒,引起体温升高,高烧常常使腹内卵泡大部分破裂,增加死亡率。温和型超强毒禽流感,常常和强毒新城疫并发或继发,一旦发生,难以控制。具体情况后面有叙述。

禽流感流行多为水平传播,主要是机械性传播,包括尘埃、粒子和飞絮等,因此,要用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对鸡场周边及出入鸡场的车辆、人员进行彻底消毒。另外,对禽流感免疫预防,建议鸡群开产前3次禽流感灭活疫苗:10日龄以内,60~70日龄之间,开产前。

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若周边地区发出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警报,自己的鸡群不管处于什么阶段,都要使用国家定点生产的禽流感灭活疫苗,按有关部门部署,进行強制性免疫。若鸡群发现不明死因、疫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2  新城疫

9.2.1  典型性新城疫  典型性新城疫是由野外强毒感染发生的,是急性爆发型新城疫,会给鸡群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感染鸡的临床表现,先是产白壳蛋,继而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不久,产蛋量急速下降,同时伴有死亡现象,死亡的鸡都是好鸡、上等鸡,由于急性死亡,病理变化常常不典型,腹中都有待产的蛋。

9.2.2  非典型性新城疫  即是慢性新城疫。感染鸡临床表现,光拉水稀粪,继而产白壳蛋或蛋壳颜色变淡。伴随感染鸡逐渐消瘦,产蛋率缓慢下降。病理变化明显,肝色淡而发黄,或肝表面出现黄色条纹、条块,或片状细密出血点;胆囊肿胀,胆汁稀薄;盲肠扁桃体出血,直肠出血,十二指肠出血;肠系膜微循环血管努张;卵泡淤血,卵泡减少,输卵管炎发炎,严重时卵巢坏死,输卵管内形成大块白色干酪物。最后,由于卵黄腹膜炎的形成,病鸡开始出现零星死亡。

9.2.3  强毒型新城疫  强毒型新城疫病原,是近年来新城疫病毒的变异株。据悉,强毒新城疫毒株有11株,其毒力相当于或仅次于典型性新城疫病毒。近年来,在产蛋鸡群中频繁发生和广为流行,无论是死亡率还是产蛋率下降,都对蛋鸡业危害严重。强毒新城疫特征性病变是:泄殖腔粘膜发炎,充血或出血,肿大异常,常肿大似鸡蛋大小,晚期质地坏死呈墨绿色。

9.2.4  温和型新城疫  温和型新城疫常常表现无症状。感染鸡采食、饮水不减,精神正常,蛋壳颜色也不变,只表现产蛋量下降,产蛋量下降幅度也不大,常常下降-回升-再下降。

新城疫毒株目前已知道的有多种,繁多的血清型,预示着新城疫免疫、预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列工程。单就产蛋鸡产蛋期而言:①开产前要肌注新城疫油乳剂疫苗和I系疫苗;②减少或避免初产鸡的环境应激和管理应激;③正常情况下,每相隔40~60d用Ⅳ系疫苗6倍量常规饮水免疫1次,免疫后3d,再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常规饮水预防3d。

9.3  禽流感并发或继发新城疫  低致病性禽流感超强病毒变异毒株并发或继发强毒型新城疫,目前尚没有有效治疗方法,堪称不可抗逆的综合疫病,其死亡率不低于20%,严重者可全群覆没。病鸡呈急性暴发性死亡,膘情不减,夜间死亡多于白天。其典型症状:腺胃肿胀,乳头或乳头间壁出血;十二指肠粘膜溃疡、出血;直肠出血;有的泄殖腔肿大似小鸡蛋状。公鸡睾丸肿大、出血。此疫病多发生在冬末春初或春末夏初,季节性较强。一个鸡场发生过此疫病,第二年要加强疫苗接种和药物防范,在确保鸡群健康的前提下,在疫病可能发生的时间段,避免产蛋高峰,应进行和换羽。疫病若在1个鸡场连续发生2年,此鸡场必须闲置。疫病若在早期,鸡群尚有治疗效果,而中后期,既使是具有针对性的灭活苗也治疗效果不明显。实践证明,灭活苗对大肠杆菌类细菌病治疗效果明显,对病毒病治疗基本无效。此疫病必须加强认识和高度重视,常常被一些人误认为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引起社会恐慌。

总之,管控好强毒新城疫,一般地讲其他疫病成为灾难机会将会减少,高致病性禽流感除外。

对待此疫病,笔者认为有两种方法不妨考虑试一试:第一,疫病早期,发现疫病即采取措施控制疫病,之后,对产蛋鸡(一般不是产蛋鸡不感染此病)采取饥饿法换羽,拖延过季节,有可能闯过这一关;第二,做饲养计划时,要“错位饲养”,即是说,做饲养计划时,要利用此疫病季节性强的特点,让产蛋高峰错过发病季节,因为产蛋阶段抗病能力差。

9.4  传染性支气管炎

9.4.1  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是气管粘膜溃疡,在气管内形成栓塞,故而病鸡表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呼吸带有啰音。由于呼吸困难,缺氧,病鸡冠、髯、脸和皮肤乌黑。病毒水平传播能力较强。病毒能对卵巢组织和卵母细胞严重伤害。所以,若第一周龄感染,母鸡将终生不育,即成假母鸡;若是第二周龄及之后感染,母鸡将成寡产鸡,鸡群没有产蛋高峰。

9.4.2  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变主要在腺胃上。病鸡腺胃肿大后收缩呈蒜头状,腺胃壁肉质坏死,呈塑料性质或鱿鱼状。病鸡失去腺胃功能,成为僵鸡,故没有饲养价值。

9.4.3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病变在肾脏上。肾乃先天之本。肾脏肿胀异常,常常呈花斑状。病变后,肾脏细胞坏死,肾脏失去功能。虽然其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一过性,但死亡率较高。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排毒时间长达49d,其中35日前排出的病毒具有重新感染的能力。可怕的是耐过鸡普遍贫血,病愈后出现生长和免疫障碍。

传染性支气管炎对蛋鸡的生殖系统危害很大,而且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母源抗体为无效抗体,対雏鸡无保护作用,又不会干扰疫苗的免疫应答。利用这一点,我们突出强调对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预防工作,要求雏鸡在入舍第1天即要用H120滴鼻、点眼或气雾进行免疫接种,同时在10日龄内用多价传染性支气管炎油苗对雏鸡进行皮下注射,在育雏后期和育成期再分别使用H120和H52加强免疫。在定期投药预防时,使用相关中药饮水或拌料,进行全面预防。

9.5  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是一种肿瘤性传染病,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传染途径主要靠皮屑和羽毛。感染鸡主要表现为贫血症状,呈渐进式消瘦。当前常见的主要是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常规感染发病时间在90~110日龄前后,可是近年来感染发病日龄大大提前了,2002年笔者在60日龄蛋雏鸡群中发现马立克氏病病例,是散发性病例;2003年7月,笔者又在28日龄蛋雏群中发现马立克氏病病例,这次是显发性病例,和大肠杆菌病、非典型性新城疫混合感染。近年来,脾脏型马立克氏病颇为流行,感染日龄几乎涉及饲养全程,单独感染病例減少,多和新城疫、大肠杆菌病和大肝病等疾病混合感染。

产蛋鸡马立克氏病的临床症状是采食量逐渐下降,冠、脸逐渐发白,蛋壳颜色逐渐变淡、变灰、变白,产蛋量逐渐下降。病鸡呈渐进性消瘦,冠逐渐萎缩,耻骨间距逐渐收缩,最后停产,趋向死亡。病理变化:肝肿大,实质内嵌满突出性大小不等的白色结节,或肝色暗淡,实质松散;脾肿大,暗黑色,呈三角状,常常发生一串串极小颗粒似葡萄状的肿瘤等;卵巢坏死,输卵管萎缩,输卵管中常常长满白色块状坏死物。

马立克氏病的流行,轻者增加鸡群淘汰量,重者给鸡群生产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因此,要求供种场家和饲养业主必须高度重视,按常规认真做好免疫工作,在充分实施生物安全技术措施前提下,种鸡场一定要在雏鸡出壳后4h(而不是24h)内完成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接种工作。饲养业主可在8日龄或9日龄加强接种,此时尚有2%的效果,如果拖延接种时间,接种就没有效果。

9.6  鸡痘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和败血型等。鸡痘是蛋鸡近年重要流行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型和眼型,死亡率较低,但在后备鸡群中较大的影响了鸡群的均匀度,在产蛋鸡群中影响产蛋量。鸡痘高发虽然与气候异常有关,但不排除免疫接种的失误因素:鸡痘接种使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方法时,效果必然不佳,滴鼻、点眼或饮水方式更不可行,而正确的方式应是翼下接种,因此,接种鸡逗疫苗又叫刺痘。

对于鸡痘仍然要贯彻和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于高发地区,刺痘时间要提前安排,并要求二次加强免疫接种,同时在日常消毒的前提下,定期用抗病毒中药拌料预防。

9.7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一旦感染发病,由于其血清型多,又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要想治愈根除是较困难的。大肠杆菌病使患病鸡体质不同程度下降,无疑将严重影响鸡群均匀度,导致开产鸡群产蛋上升速度缓慢,没有产蛋高峰,且容易脱肛自残,增加死淘率,因此,要重视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工作。大肠杆菌自身感染能力不强,大多是依靠病毒病继发的,如流行性感冒。所以,治疗大肠杆菌病时,要视情况增投抗病毒药物。又因大肠杆菌感染时,支原体常常并发呈隐性存在,支原体能使肾脏发炎,因此还需增投肾肿解毒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较好办法,是使用其种鸡场病原制备的大肠杆菌灭活苗。

10  对饲养程序的思考

统观我国蛋鸡饲养全局,布局上仍然以小规模大群体的广大农村中小型鸡场(户)为主体。生产水平上总的说,与其遗传潜力相距甚远,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小型鸡场(户)更是滞后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育雏、育成关键技术不能达标。农村中小型鸡场(户),既缺乏雄厚的资金基础支撑,又缺乏创新发展的技术动力,其中为数不少的鸡场(户)是在不断污染环境中维持低水平的生产。因此,其所饲养的鸡群,从育雏开始至产蛋结束,始终存在着体重差、均匀度差、免疫水平低下等影响生产的重大问题,致使饲养管理目标不能到位,良种生产性能不能充分发挥,低产蛋率、高料蛋比、高死淘率,使不少中小型鸡场(户)时时面临亏损和倒闭的命运。

为了扭转这种落后的饲养现状,笔者根据多年蛋鸡饲养实践经验,认为,目前的蛋鸡饲养程序亟待改革,应改“全程一家饲养制式”为“全程两家饲养制式”,把育雏、育成前期(70日龄前),从全程饲养程序中彻底分离出来,分为“育雏、育成前期”和“育成后期、产蛋期”两大饲养板块。育雏、育成前期由具备环境优越、设备良好及管理技术先进的高规格高技术水平的专职鸡场统一承担和完成。育雏、育成前期是蛋鸡饲养的基础和关键,把它划分出来,由资金雄厚、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场家单独完成,一方面可使蛋鸡饲养整体水平提高,有了饲养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减轻了目前饲养者全程饲养的负担和压力,使解放出来的饲养者能够更好地精力集中在产蛋生产管理技术的学习和提高上来。相信,由高规格专职鸡场输送出来的高标准育成鸡群,再经过产蛋鸡场提高后的科学管理,我国目前的商品蛋鸡饲养现状一定能够得到改观,饲养生产水平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将为我国蛋鸡业走健康发展道路、产业结构深度整合奠定基础。

11  现代蛋鸡饲养部分指标数值

11.1  现代蛋鸡(罗曼鸡)的饲养标准  胫长:28日龄,53mm;56日龄,80mm;112日龄,106mm;母鸡体重:28日龄,280g;56日龄,620g;112日龄,1650g;26日龄,1750g;240日龄(成年之后),2200g。

11.2  (罗曼鸡)产蛋与料量

11.2.1  在不产蛋的情况下维持鸡体需要的料量:散养鸡为70g/(d·只),笼养鸡为65g/(d·只)。

11.2.2  每1%产蛋率需料0.7g:笼养蛋鸡日耗料量=65g+0.7×产蛋率×100%。

11.3  饲料搅拌均匀时限  待配合料各种原材料全部进入搅拌机内,搅拌6min即可。搅拌时间短,混合不均匀,搅拌时间长,比重大的物质将下沉。

11.4  罗曼鸡体重和喂料量标准  具体数据见表1。

12  商品蛋鸡参考免疫程序

见表2。

13  小结

13.1  鸡群要健康,均匀度要达到90%以上,落后个体坚决淘汰。

13.2  鸡群开产后,个体体质稳定,定型要到240日龄。就是说,要求鸡群体质良好,在240日龄之前,在产蛋过程中,鸡的体质只能提高,不能下降。维持这种要求是多方面的,免疫、营养、光照、环境和操作等,都要符合产蛋鸡的生理要求。240日龄时鸡步入成年的节奏。

13.3  300日龄前后,在鸡体体能储备尚不丰厚坚实的情况下,鸡体应对高峰产蛋,体能要面对高强度的支出、消耗,因此,这阶段体能是较容易透支的。面对产蛋的体能付出,营养能够跟上进行充足补充,这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在产蛋高峰过程中,能够保持鸡体体能不透支,并微有盈余,就是说,在300日龄前后,既保持了连续高产,又保证了鸡体体重的微增长,这样饲养700d就有了坚实的体质体能基础。在维护鸡体体质体能的各方面中,控制蛋重,即使在恒定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的前体下,让蛋重随日龄增长,对成功饲养是较有意义的事。

检查鸡的体质、营养状况是否达到饲养要求,除了临床上冠红、髯红、脸红、羽毛无光泽、腿褪色由黄变白及腹部柔软等,生理上腹中要保持5个成熟卵泡,即肉眼可见5个大卵泡,1个正在发育的半大卵泡,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5个半卵泡。

13.4  强调饲料高档、全价和质优。在其主要营养成分中,能量与产蛋数量相关,蛋白质与蛋重大小相关,钙磷比例与蛋壳质量相关。

过去的产蛋周期是26h,进过育种专家培育,现在的产蛋周期是24h,科技创新为鸡的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饲养者只要保持个体体质好,群体均匀度高,营养供给满足需要,优越的环境提供保障,保证高产蛋率的维持和延长,这样,获得成功饲养就顺理成章了。

(本人一直从事养鸡行业,在实践过程中对传统饲养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改進,加上多年的蛋鸡饲养经验,撰写了这套商品蛋鸡饲养文章,供业内人士参考)。□

猜你喜欢

产蛋鸡新城疫鸡场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分析
鸡场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夏季产蛋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当前鸡新城疫流行特点和防控建议
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鸡场问题的探究
团结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