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产业相融合的对策研究

2019-06-11张莹孙瑞雪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3期
关键词:传播融合创新

张莹 孙瑞雪

【摘要】当前,我国公众的社会生活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而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传播、发展,也必须深入到网络空间,才能取得可观的成果。有鉴于此,本文在论证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产业实现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依托河北省内高校音乐实践教学,争取同网络文化传播企业的校企合作来推动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产业相融合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河北民间音乐;互联网科技;融合;创新;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公众的社会生活已步入信息时代。尤其是在2010年以后,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虚拟空间开始在我国公众的社交、娱乐等生活领域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而对九零后、零零后等青少年群体来说,使用微信、抖音、快手、秒拍、美拍、喜马拉雅FM、微视等具有社交分享功能的新媒体平台来进行娱乐、记录生活,已成为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产业相融合的必要性

在当前这个社会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对于任何事物的宣传与推介,已无法离开虚拟网络空间以及各种新媒体平台的支持。而传统时期那种“好酒不怕巷子深”的理念也已完全过时了。虽然河北民间音乐、歌舞是一碗“好酒”,但是奈何养在深闺人未识,无法让习惯于大众传媒乃至网络空间消费的当代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认识其美好之处,自然也就不能在当前多元化、全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环境中得到广泛传播与传承、发展了。所以,能否成功地将河北民间音乐文化推介到互联网科技所打造的诸如微信、抖音、快手、秒拍、微视等新媒体平台端,已成为关系到在当前时期能否令青少年群体深入认识、了解河北民间音乐的关键,同时也关系到河北民间音乐能否在青少年群体中培养、储备足够的传承人才、能否在当前及可预见的未来得到传承、弘扬、创新与发展等一系列深远的问题。由此可见,推动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产业相融合,不仅是传承、发展河北民间音乐的必要举措,而且是当务之急,也是摆在相关工作者和研究者面前的一道亟待攻克的重大课题。

二、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产业相融合的可行性

将最传统的河北民间音乐与最时尚的网络科技平台相提并论,许多人难免会产生质疑:如此老旧的、与时代格格不入的音乐上传到为青年人所追捧而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平台,会有人看吗?面对当前风起云涌、快速变化的文化消费市场,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很自然的现象。对此,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剖析和解答:

其一,在大众传媒乃至网络信息时代,获得广泛传播与接受的传统文艺形式不在少数。比如东北二人转、华阴老腔、绛州鼓乐等,都是近年来涌现的传统音乐形式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得到广泛传播的典型案例。

其二,传统音乐的网络化传播不等于将传统音乐原生态的表演形式照搬到网络平台上,而是需要对其加以改良和创新,从而彰显其独特的魅力。仍以上文所举的华阴老腔为例来加以分析:华阴老腔本是流传于陕西省华阴市的一种板腔体戏曲是,在2016年春晚上摇滚歌手谭维维的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让这个古老的传统剧种一夜走红,甚至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其中关键就在于,谭维维提取出了华阴老腔中的摇滚乐因素并与当前流行的摇滚乐配器和演唱方式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成功地打造出了一种传统戏曲和摇滚乐互渗交融的、别开生面的声乐表演形式,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这种表演形式无疑是对华阴老腔这一古老剧种从表演内容到表演形式的一种改良及创新、发展。它张扬了华阴老腔艺术的神韵和魅力,使其荣膺“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这一特色称号,从而促使华阴老腔在包括网络新媒体平台在内的线上、线下空间里得到迅速传播,从一台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戏晋身为全国范围内人尽皆知的地方特色艺术形式。从华阴老腔获得传播与接受的成功案例可见,在结合现代音乐表演形式对传统音乐艺术进行改良与创新发展之后,那些像华阴老腔一样的传统艺术形式是有望得到广泛传播与普遍接受的。

其三,借力于视频动画,有望实现音画优势互补,从而推动传统艺术在网络空间内的传播。董立荣在《地域文化的再生——山西民歌动画创作解析》一文中,介绍了依托《大红公鸡毛腿腿》《走西口》《大红果子剥皮皮》等山西民歌创作动画MV的成功经验。这启示我们:在这个短视频、微动漫当道的时代里,借助视频动画有望使以音声为主要表演内容和形式的河北民间音乐获得视觉要素的有力支持,从而增加自身的视听信息容量,转化为当代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虛拟的网络空间内获得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三、推动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产业相融合的建议和对策

在上文中,主要论证了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产业相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而接下来,笔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动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产业相融合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其一,以河北省内高等院校的音乐院系实践教学为依托,推动河北民间音乐表演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民间音乐要实现网络空间内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表演内容与形式的改良与创新。而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河北省内高等院校,则在改良、创新河北民间音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河北省内高校的音乐院系熟悉河北民间音乐。通过各种各样的田野调查、采风等活动,省内高校音乐院系对于河北民间音乐的种类、内容和表演形式等已经具备了深入的认识,体悟了河北民间音乐的审美风格特征与艺术神髓;另一方面,高校音乐院系的学生不仅谙熟各种新潮的音乐表演形式,而且也同其他同龄人一样能够娴熟地进行移动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各种操作,这就使省内高校音乐院系对于河北民间音乐的改良创新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由于高校师资队伍体悟了河北民间音乐的审美风格特征与艺术神髓,能够对学生创新、改良民间音乐展开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这种改良创新活动不变形、不走样,能够保持并弘扬河北民间音乐的艺术风格与神韵;另一方面,谙熟各种新潮音乐表演形式和青年一代网络空间音乐欣赏口味的学生,又能够就河北民间音乐的创新与改良提出富有创意的观点和建议,从而促使这种创新与改良活动在表演形式上更加趋近于当代青少年群体的音乐欣赏口味,转变成为其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由此可见,河北省内高校音乐院系的教学资源,是河北民间音乐创新与改良工作可依托的一片沃土。省内高校音乐院系应将实践教学延伸到网络空间,教师应指导并鼓励学生创新、改良河北民间音乐的表演内容与形式之后,将其录制成为视频发送到微信朋友圈、快手、抖音、秒拍、美拍、微视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分享展示,积累最初的粉丝群体,并从粉丝群体的反应和评论中进一步精确地定位青年一代在网络空间内的音乐欣赏趣尚,从而为持续改良、创新河北民间音乐提供指导方向。

其二,创作以河北民间音乐为题材的短视频、微动漫。当前是一个短视频、微动漫为王的时代,也就是一个视觉为王的时代。为了增强河北民间音乐表演形式的可视性,就有必要由省内高校的音乐院系联合同校的影视院系等单位,集思广益,制作以河北民间音乐为题材的、具有一定故事性和趣味性的短视频、微动漫,将河北民间音乐打造成为具有高度可视性的综合性艺术作品投放于网络,展开更深维度、更广范围的传播。对此,音乐院系完全可以将河北民间音乐的短视频、微动漫创作作为一项校内实践、实训平台提供给同校的影视艺術等院系,从而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推动以河北民间音乐为题材的短视频、微动漫录制工作的进程。

其三,积极进行自发的河北民间音乐传播,争取校企合作机会。将改良、创新的河北民间音乐录制成短视频、微动漫后,河北省内高校音乐院系的师生应积极利用微信、快手、抖音、秒拍、美拍、微视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际传播。然而,这种免费的传播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为了积累人气,提升知名度,引起相关网络文化传播企业的注意。引起此类企业的关注之后,就有望促成相应的校企合作形式,进而得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推出各种各样的河北民间音乐网络传播产品。一方面,强化省内高等院校音乐教学的生产性特点;另一方面,也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产业的融合,从而推动河北民间音乐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普及传播与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河北民间音乐必须依托网络空间才能得到更广范围、更深维度的传播与接受。而依托河北省内高校的音乐实践教学,推出创新型的河北民间音乐作品并采取短视频、微动漫等形式进行网际普及传播,争取同网络文化传播企业的校企合作与音乐生产,则是推动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产业相融合的可行之路。笔者建议省内高校音乐院系尽早启动对河北民间音乐的创新与改良工作,从而推动传统的音乐形式在网络信息时代获得更为广泛的普及与接受。

参考文献:

[1]吕雅莉.新媒体时代河北民间音乐艺术现状研究[J].北方音乐,2016(8).

[2]王宇.河北民间音乐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研究[J].黄河之声,2015(16).

作者简介:张莹(1985-),女,回族,黑龙江双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及教学;孙瑞雪(1984-),女,吉林通辽,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及教学。

猜你喜欢

传播融合创新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