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研院所人事人才部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析

2019-06-11张莹余雪源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张莹 余雪源

[摘要]农业科研院所具有强大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对乡村振兴战略有较强助推作用。其人事人才部门可通过培养高端领军人才、直接输出人才、与相关部门联合培养人才等方式,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人事人才;乡村振兴;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任务。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业科研院所承担着人才培养与输送、提供科技支撑等重要使命,其人事人才部门,依靠自身所掌握的农业科技人才优势,连同人才所具备的科技创新、科研管理、科技成果推广等能力,对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乃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极强的助推作用。

发挥农业科研院所人事人才部门的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依靠以下几条路径。

1    培养农业高端领军人才队伍

农业高端领军人才是农業行业的旗帜和标杆,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对于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年轻科技工作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从战略层面需要农业高端领军人才的智慧支撑,从战术层面需要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因此,农业科研院所的人事人才部门责任重大,应从选拔、激励、培养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下大气力,花大工夫,培养农业高端领军人才队伍及一大批现代农业科技工作者。

1.1    严格选拔机制

农业科研院所人事人才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选拔机制,针对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等,选拔科研能力强、科技素养高的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形成高端人才培养计划。

1.2    采用多种激励方式

建立人才专项基金有助于保证持续稳定的培养。在日常管理中,可采取多种激励:利用专项资金对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予以奖励;对人才的高水平成果应在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认可,从政策上加大激励强度。

1.3    创新培养方式

在培养方式上,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培养方式:可采用以重点项目带动团队培养的模式,促进年轻科技人才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可采用与高校、其他科研院所、高水平培养平台、博士后工作站等联合培养的模式,尤其针对自身优势不明显的学科或囿于气候等条件而不利于开展的研究,发展不成气候的学科等,采用联合培养方式往往能取长补短,事半功倍;鼓励继续教育,提升人才学历与科研能力;推动人才“走出去”,参与竞争,或学习农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参加培训、各种高标准学术交流与论坛等。

1.4    加强考核评价

人才计划离不开目标考核,对考核建议侧重结果导向。人事部门在设定考核评价机制时,应对项目、计划等进行深入全面了解,建立目标考核指标,减少不必要的过程考核,侧重结果导向,如论文质量与数量、品种数量与等级、竞争性项目级别与数量、品种推广面积与影响力、所获得奖项的等级等,使考核更具操作性,优胜劣汰。

1.5    加快培养现代农业科技工作者

对于已有的农业高端领军人才,可以采取“以老带新”方式,将其指定为一位或几位科技人员的指导老师,建立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年轻科技工作者传授先进经验与方法,帮助年轻科技工作者克服工作中的瓶颈与障碍,建立和带领一个或几个团队,从而促进年轻科技工作者尽快成长成才。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扶上马,送一程”,既是人才储备的需要,也是对农业高端领军人才的锻炼和培养。

2    直接输送人才

当前农业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劳动力不足等情况较突出,不解决这些瓶颈,乡村振兴难以实现。农业科研院所人才部门掌握着丰富的农业科研人才力量,并有相应的人才管理制度,对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进行固定的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或搞好农业农村产业规划,对提高农村地区农业科技利用效率,突破困扰农村发展的瓶颈,提高农村农业产出效益大有裨益。

2.1    将科技特派员、扶贫项目等政策落到实处,加强监督考核

由人事部门按照一定选拔标准,组织选拔具有较高农业专业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实用技术、工作经验及指导方法的专家、教授、博士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帮助农民克服技术瓶颈,利用现有农业科技成果,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成果示范与推广、实地指导、农业专业理论知识教授等;对对口支援的贫困地区,科技人员可利用承担的农村扶贫项目及其他项目,引进现有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同时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培训、科普宣传等工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人事人才部门在该过程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的日常工作、考勤、年度考核、福利待遇等方面管理制度,在职务或岗位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支持,同时严把人才选拔标准,加强过程监督和考核,加强结果应用管理,将政策落到实处。

2.2    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基层挂职、兼职、离岗创业

科研院所人事部门可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挂职、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岗位竞聘、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消除其后顾之忧,鼓励其将才能智慧应用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

2.3    帮助做好农业产业规划

产业兴旺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产业兴旺往往需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规划。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可依托其对农业经济及乡村发展的研究,由熟悉和精通农业产业规划的部门和人才,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帮助农村地区找准优势和特色,认清发展思路,打破“一盘散沙”的发展格局,集中力量开发优势资源,实现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奠定物质基础。

3    多部门联合培养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育机制”。省级农科院可利用所掌握的人才优势,联合政府、高校等相关部门,建立对农村“三农”工作队伍长效、稳定的培养机制。

3.1    选择培养对象

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着重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新农人队伍、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农科高校毕业生等。这些人员往往具备一定的农业理论知识水平或来自于农事活动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现代观念,对现代农业科技与知识接受能力较好,在农村比较有号召力和引领作用,对农业知识或技能有较强烈的渴求,培训起来相对容易,在培训后不易荒废,能将先进知识、技术等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3.2    建立培养平台

确定培养对象后,可联合政府部门、农业高校、涉农企业等建立联合培养平台,根据各部门优势,明确分工,确定培养项目。由政府部门主导,提供经费、项目等来源,确定培养机制,出台相关保障制度,支撑培训的长期运行;由高校选择教师队伍负责农业理论知识培训及考核;涉农企业负责对农业产业及政策、市场行情、市场需求及供给等进行培训,引导参加培训人员顺应市场规律;各省级农业科研院所负责具体实践培训、实用技术和理论知识运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培训等,各类部门联合,建立长效、稳定的培养机制。

3.3    确定培养内容及方式

培养内容应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按照产业、农产品类别、技术等的分化,进行针对性、实用性地培训。同时,由于农村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所以培养内容还应当具备一定前瞻性,有助于培养对象了解、对接当下最先进技术和市场,开阔视野,形成致富、振兴乡村新思路。

在培养方式上,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培养方式多样化。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或利用网络为农民提供远程培训、技术指导等,农闲季节组织农业技术培训会等,采用多样化的方式综合培养,并建立跟踪评价机制,为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3).

[2] 毛平,邓良基,张禧.地方农业高校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和人才保证[J].高等农业教育,2018(2):20-23.

[3] 夏紅莉.党的十九大关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18(01):15-17.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