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大兴区农村现状供水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9-06-11董赛

天津农业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供水农村

董赛

摘    要:为实现北京市大兴区农村饮水的提质增效目标,本研究从北京市大大兴区的现状供水设施、结构及用水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区现状供水工程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一方面水资源条件难以满足区域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供水设施规模较小,布局分散,难以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1)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积极利用外调水资源;(2)远近结合,在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同时,优先安排解决农村急需解决的供水问题。本研究旨在为今后北京市大兴区饮水的提质增效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可为解决同类农村地区供水提供借鉴。

关键词:供水;提质增效;农村

中图分类号:R123.9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9.05.018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Rural Water Supply in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DONG Sai

(Daxing Water Resource Bureau, Beijing 1026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in Daxing District of Beijing, this paper studi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supply facilities, structure and water consumption in Daxing District of Beij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sent water supply project in Daxing District took groundwater as its water source. On the one hand, the water resources conditions we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wa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supply facilities was small in scale, scattered in layout and difficult to manage. On this basi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put forward: (1)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actively utilizing water resources from outside; (2) combining near and far, steadily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while giving priority to solve urgent rural needs, the problem of water suppl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scheme of improving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in Daxing District in the futur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olution of rural water supply in similar areas.

Key words: water supply; improving of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rural areas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态之基。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没有水的安全,就没有人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反映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2],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北京市将“完成农村饮水安全评估,将制定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并推动实施[3]”列为市政府折子工程。大兴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把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政府的重要任务和民生工程的重点,加快解决步伐,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老旧小区供水管网及一户一表改造,改善了居民的饮用水条件,提高了集中供水厂覆盖率。近年来,大兴区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地区饮水条件得到了改善。

习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讲话,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4-6]的重大原则,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任务,是深化水务改革、创新治水实践的科学指南。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十三五”将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7-10],农村供水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提质增效工程,进一步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使广大农村居民喝上更加方便、稳定、安全的饮用水。

3.1.4 受新建机场影响,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部分乡镇受新机场建设管控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镇供水方面同样存在问题。近年来,因集中水厂供水能力不足,多由自备井供水,存在供水水质不稳定、分时段供水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

3.2 解决对策

3.2.1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积极利用外调水资源 为解决区域地下水资源不足问题,应积极利用南水北调水资源,以三座地表水厂为核心,解决大兴新城、亦庄及新航城的供水需求。同时为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的供水需求,使南水北调工程惠及广大农民,需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通过建设连通管道为村庄供水,实现城市与农村同质同量供水,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供水问题。

3.2.2 近远结合,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同时,优先安排解决农村急需解决供水问题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解决大兴区现有供水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其涉及工程众多,需逐步实现,难以解决农村现存亟待解决的供水问题,因此应优先安排工程解决农村供水亟待解决的现有问题。

4 城乡一体化供水布局与供水方案

4.1 供水布局

大兴区本地水资源匮乏,依靠本地地下水资源难以满足区域城乡供水需求,因此,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是解决现有农村供水问题的基本途径。依据大兴区城乡发展规划及南水北调相关规划,大兴区城镇供水水源以南水北调水源为主,通过大兴黄村第三水厂、亦庄(大兴)水厂及新机场水厂为大兴区绝大部分规划建设区供水。

为满足大兴区农村供水需求,解决现有农村供水问题,实现城乡同质供水目标,依据《大兴区城乡一体化供水规划研究》及以审批通过的规划成果,参考区域上位规划方案,结合区域供水厂站布局情况,可将大兴区分为4个供水分区,分别是:大兴新城供水分区、亦庄新城供水分区、新机场供水分区及采育镇供水分区。上述分区内农村供水水源以分区内核心供水厂供水为主(图2)。

南水北调中线南干渠与大兴区各核心供水厂及各镇供水关系示意如图3所示。

4.2 供水方案

4.2.1 大兴新城供水分区 (1)行政区域。大兴新城供水分区包含大兴新城范围、西红门镇及魏善庄镇。该供水分区内包含大兴新城、狼垡组团、孙村组团、西红门镇中心区、西红门工业区、魏善庄镇中心区及魏善庄镇南部建设区等规划建设区。大兴新城供水分区包含现状村庄共140个,其中64个村庄位于上述规划建设区内,将逐步实现城市化,60个村庄为规划保留村庄,16个村庄为规划迁移村庄。

(2)供水方案。大兴新城供水分区中的大兴新城、西红门镇东区等规划建设区及60座规划保留村庄全部采取自来水集中供水的形式。依据大兴区水务局提供数据,大兴新城供水分区中包含现状集中供水厂11座,现状处理能力137 500 m3·d-1。此外,基于历史原因,中心城供水管网可供给西红门镇中心区自来水40 000 m3·d-1。

依据《规划黄村第三水厂选址规划》、《大兴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及正在编制的《大兴新城供水规划》等规划,大兴新城供水分区中包含规划水厂1座,其一期建设规模为180 000 m3·d-1。

经计算,大兴新城供水分区内采取自来水集中供水形式的区域,其规划及现状集中供水厂高日自来水供水能力为357 500 m3·d-1,可以满足该分区内342 700 m3·d-1的高日供水需求。

4.2.2 亦庄新城供水分区 (1)行政区域。亦庄新城供水分区包含亦庄新城范围、旧宫镇、青云店镇及长子营镇。该供水分区内包含亦庄新城、旧宫镇中心区、南街建设区、德茂居住区、瀛海镇中心区、青云店镇中心区、青云店镇产业园及长子营镇中心区等规划建设区。此外,亦庄水厂还要向中心城供水,远期向采育镇供水。

亦庄新城供水分区包含现状村庄共143个,其中62个村庄位于上述规划建设区内,将逐步实现城市化;55个村庄为规划保留村庄;26个村庄为规划迁移村庄。

(2)供水方案。①集中供水方案。亦庄新城供水分区中的亦庄新城、旧宫镇、瀛海镇中心区、长子营镇中心区等规划建设区及55座保留村庄中的52座村庄采取自来水集中供水的形式,其余3座村庄采用单村供水形式。

亦庄新城及旧宫镇现状主要由中心城供水管网供给,沿成寿寺路、博大路及京渠路有现状DN800至 DN1200 mm现状供水干线与中心城管网连通,高日供水能力可以达到350 000 m3·d-1。依据大兴区水务局提供数据,亦庄新城供水分区中除亦庄新城及旧宫镇外,其余地区包含现状集中供水厂9座,现状供水能力46 000 m3·d-1。

依据《亦庄(大兴)水厂选址规划》、《亦庄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长子营镇中心区供水规划》及《瀛海镇中心区供水规划》等规划,亦庄新城供水分区中包含规划地表水厂1座,即规划亦庄供水厂,其一期建设规模为50万m3·d-1。

经计算,亦庄新城供水分区内采取自来水集中供水形式的区域,其集中供水厂高日自来水供水能力約为746 000 m3·d-1,可以满足该分区内636 000 m3·d-1的高日供水需求。

②单村供水方案。依据现状供水设施情况及村庄规划布局确定亦庄新城供水分区内3个村庄采用联村供水的形式,分别为牛坊村、北辛庄及西杭子村,高日供水量合计1 700 m3·d-1。上述村庄现状均建有单村供水站,现状供水能力合计2 200 m3·d-1。经计算其现状供水设施供水能力满足需求。同时随着该分区内优先使用地表水,养蓄本地地下水,单村供水站供水水源将得到保障。

4.2.3 新机场供水分区 (1)行政区域。新机场供水分区包含新机场、新航城、庞各庄镇及安定镇。该供水分区内包含新机场、新航城、庞各庄镇中心区、安定镇中心区及安定镇工业区等规划建设区。

新机场供水分区包含现状村庄共189个,其中103个村庄位于榆垡镇及礼贤镇,86个村庄位于庞各庄镇及安定镇。目前,新机场及新航城建设方案尚未确定,榆垡镇及礼贤镇103个现状村庄绝大部分位于新机场及新航城用地范围内,将随着新机场及新航城的建设实现城市化,其余村庄亦将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由规划新机场供水厂供水。

庞各庄镇及安定镇的86个现状村庄中14个村庄位于上述规划建设区内,将逐步实现城市化;26个村庄为规划保留村庄;其余村庄为规划迁移村庄。

(2)供水方案。①集中供水方案。依据大兴区水务局提供数据,新机场供水分区中包含现状集中供水厂10座,现状处理能力54 000 m3·d-1。依据《北京新机场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规划方案研究》、《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庞各庄镇东区供水专项规划》,新机场供水分区中包含规划地表水厂两座,其中庞各庄镇规划地表水厂供水能力为6.5万m3·d-1,新机场规划地表水厂除向新机场及新航城供水外,还为安定镇预留了10 000 m3·d-1的高日供水能力。

經计算,新机场供水分区内除新机场及新航城规划用地范围(榆垡镇及礼贤镇包含其中)外其余采取自来水集中供水形式的区域,其规划及现状集中供水厂高日自来水供水能力为102 000 m3·d-1(庞各庄镇及安定镇现状水厂处理能力27 000 m3·d-1,两镇规划供水能力75 000 m3·d-1,可以满足该分区内49 200 m3·d-1的高日供水需求。

②单村供水方案。依据现状供水设施情况及村庄规划布局确定新机场供水分区内3个村庄采用联村供水的形式,分别为常各庄、大渠及佟营,高日供水量合计1 400 m3·d-1。上述村庄现状均建有单村供水站,供水能力合计1 900 m3·d-1。经计算其现状供水设施供水能力满足需求。同时,随着该分区内优先使用地表水,养蓄本地地下水,单村供水站供水水源将得到保障。

4.2.4 采育镇供水分区 (1)行政区域。采育镇供水分区范围即为采育镇行政辖区。该供水分区内包含采育镇中心区及采育镇工业区2处规划建设区。

采育镇供水分区包含现状村庄共55个,其中22个村庄位于上述规划建设区内,将逐步实现城市化;6个村庄为规划保留村庄;27个村庄为规划迁移村庄。

(2)供水方案。采育镇中心区、采育镇工业区及全部54座村庄均采取自来水集中供水的形式。依据大兴区水务局提供数据,采育镇供水分区中包含现状集中供水厂5座,现状处理能力13 000 m3·d-1,供水水源为本地地下水,有水源井共22眼。

依据《大兴区采育镇城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城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地块优化调整》,规划扩建采育镇镇区供水厂及采育镇中心水厂,为镇区及工业区供水,同时可修建跨镇域输水干线,将采育镇供水干线与亦庄新城供水分区(长子营镇)的供水干线连通,向该区域调水满足采育镇32 300 m3·d-1的高日供水需求(亦庄新城供水分区可向采育分区调水20 000 m3·d-1。

参考文献:

[1]覃万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低碳世界, 2017(11): 209-210.

[2]陶勇. 中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26(1):1-2.

[3]孙迪. 对北京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的建议[J]. 中国水利, 2015(6):45-47.

[4]杨舒媛, 魏保义, 王军,等. “以水四定”方法初探及在北京的应用[J]. 北京规划建设, 2016(3):100-103.

[5]窦以松, 齐莹, 刘群昌,等. 以水定城的原则与标准[J]. 中国标准化, 2012(1):95-97.

[6]方子杰, 柯胜绍. 对坚持“空间均衡”破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思考[J]. 中国水利, 2015(12):21-24.

[7]张明君, 王玉太, 赵玉庆. 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J]. 中国水利, 2006(1):50-52.

[8]董醇良.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启示[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9, 7(S1):70-71.

[9]陈涛, 张永丽, 刘志勇,等. 西南地区E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方案设计与实践[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3):156-159.

[10]薛国昌. 绍兴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实践[J]. 中国给水排水, 2007(2):102.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供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