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经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存

2019-06-11郑小贤

中国林业产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林农杉木

文/郑小贤

我国曾发布《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达到了兴林富民的目的。引导林农科学利用林下土地,延伸林下产业链。通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用轮种、套种、间种等传统技术,目前,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对林地的永续利用和森林多功能发展。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也是人类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各地发展林下经济有许多可供参考的经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林下资源,既能使森林生态功能恢复,也能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发出新的宝藏。

杉木是中国南方有上千年栽培记载的重要造林树种,其林地混种农作物是林下经济的典型代表,也是杉木产区的传统习惯,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经营制度。当地通过林粮间作,以耕代抚,既实现了短期农作物经济收益,又抚育了杉木,促进了幼林的生长,取得了长期的森林生态效益。这项经验在杉木产区世代相传,且因地制宜,在间作方式、间作物种类等方面不断发展。如间种方式上有先农后林、林农同时或先林后农等,间种作物种类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及药材等。

林下经济模式有许多优点,一是经济效益高。通过发挥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循环转化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的作用,达到了集约经营的效果,符合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经济效益原则。二是生态效益好。如桑基鱼塘内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比例适量,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平衡,促进了动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维持了生态平衡。

国际上,有特别意义的林-农-牧系统称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以来,我国共获得1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陕西佳县古枣园、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等。

我国曾发布《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达到了兴林富民的目的。引导林农科学利用林下土地,延伸林下产业链。通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用轮种、套种、间种等传统技术,目前,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对林地的永续利用和森林多功能发展。

中国农业主管部门从2013年开始,先后公布了4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传统林参共种模式—辽宁宽甸林下柱参传统栽培体系,陡坡山地高效农林生产体系—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竹林、村庄、田地、水系综合利用模式—福建尤溪联合梯田系统等与林下经济有关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之,林下经济是保护生态与经济双赢之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有效模式。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林农杉木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建1)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不同混交方式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影响研究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不同比例凋落物的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国有林场杉木中龄林材积结构规律研究
建始林改为林农打造“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