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芦笋露地优质栽培技术

2019-06-05于文利

吉林蔬菜 2019年2期
关键词:补苗壮苗芦笋

于文利

(延吉市依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又名石刁柏。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

芦笋中含有丰富的抗癌元素之王——硒,阻止癌细胞分裂与生长,抑制致癌物的活力并加速解毒,甚至使癌细胞发生逆转,刺激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的形成,提高对癌的抵抗力,对膀胱癌、肺癌、皮肤癌等有特殊疗效,并且几乎对所有的癌症都有一定的疗效。芦笋叶酸含量较多,产妇经常食用芦笋有助于胎儿大脑发育。芦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现在越来越多的菜农朋友开始瞄准这一种植市场。芦笋喜欢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并且极不耐涝,因此雨季要注意排水。

1 选择品种

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的品种。

2 营养钵培育壮苗

北方地区一般大棚或日光温室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

2.1 备足营养钵

首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1.3~1.5米、深10~15厘米。制钵前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15~20千克,磷肥1千克,草木灰5千克,充分拌匀后打钵。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厘米,每亩大田需备钵2500个。

2.2 浸种催芽

芦笋种子外壳厚且有脂质,吸水较慢。首先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浸种24小时,再放入25~30℃温水中浸种2~3天,每天更换新水2~3次。浸种后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25℃左右温水淋浇1~2次;或用55℃温水浸泡15分钟,然后用常温水浸泡12~24小时,淘洗干净,用消毒过的湿纱布或毛巾包住,放在28~30℃的环境中催芽,当80%的芦笋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 适期播种

播种前营养钵浇透水,每钵一粒,播后覆细土2厘米厚。然后撒施毒饵防地下害虫。最后畦面平铺地膜,畦上用弓棚盖膜实行双膜覆盖。

4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应以调节温湿度、培育壮苗、防治病虫为中心。出苗前床温白天20~30℃,晚上不低于12℃。前70%幼苗出土时去除平铺地膜并逐步通风炼苗。当幼苗高20厘米左右时,可采取通风不揭膜的办法,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

此期保持苗床湿润,幼苗瘦弱应补施苗肥,肥水结合。及时去除苗床杂草,发现蚜虫等危害及时喷药防治。

5 土壤选择与整地定植

芦笋适宜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嫩茎的优质高产。酸碱度过大且粘重的淤土均不适宜芦笋生长。

在定植前结合深耕整地,每亩施有机肥3~4方,复合肥50千克耕后耙平,搞好田间灌排工程,南北纹线开挖定植沟。行距1.2~1.5米,沟宽40~50厘米,深30~40厘米。移栽前沟内亩施复合肥50千克,饼肥40千克,有机肥2~3方。均匀施入沟内并与回填土壤混合均匀。移栽时定植沟离地面10厘米为宜。每25~30厘米定植一株,每亩栽1500~2000穴。做到边起苗边分级,栽植、浇水、覆土等作业一次完成。大壮苗每穴栽一株,弱小苗每穴栽两株,壮弱苗分开定植。定植时要定向栽植,即地下茎着生鳞芽的一端要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一条直线,便于以后培土采笋。幼苗成活新茎上出后,要分期逐步填平定植沟。

6 田间管理

6.1 查苗补苗

定植1个月后要进行查苗补苗。补苗时要浇足底水,确保成活,补栽的幼苗仍要注意定向栽植。

6.2 浇水

芦笋变态针状茎如同针叶,蒸发量大大减少,所以芦笋比较耐旱,但适时浇水又是芦笋高产的必要条件。定植后及时浇水缓苗,待水渗下后再覆土,以后视天气情况和墒情变化适时浇水。夏秋季节温度高,水分消耗多,要确保土壤有足够的水分,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冬季封冻前浇越冬水,以利芦笋安全越冬。

6.3 追肥

定植后7~10天浇1次稀粪水,以利活根缓苗。定植初期,应采取淡肥勤施,促苗早发,施肥一般掌握在每次松土除草完毕和新茎抽生前各施1次,施肥以腐熟淡粪水为好,或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5千克。要多施草木灰、焦泥灰等含钾量高的肥料。随着苗株长大,用肥量要逐步增加,促使植株粗壮,根盘扩大。入秋后追施1次秋发肥,每667平方米施有机生物肥250~1000千克,或复合肥10~15千克,或相应的尿素和磷钾肥,到10月下旬结束施肥。进入采笋期后增加追肥次数和追肥量,可视情况随水开沟追肥。

6.4 适时留母茎

为达到周年生产,可采用留母茎的方法,一般在春季采收15~20天后,芦笋长势减弱时开始留母茎。留母茎时要选择直径在0.8~1.2厘米的茎。

6.5 除草培土

在生长期,要根据情况及时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适当培土1~2厘米,逐步增加覆土高度,至10厘米左右为止。

6.6 防涝保湿

要及时开好排水沟,沟渠相通,做到雨后沟干无积水,遇连续干旱时,要灌跑马水保湿。

7 采收

7.1 采笋时间

一般芦笋栽培第2年即可采收,第3年达到丰产年份。芦笋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采笋,采笋期的长短与笋龄有关,笋龄长采收期长。采笋时间一般在上午7~9时和下午5~6时。

7.2 采笋

采笋长度根据加工厂的规格而定,一般长度为18~20厘米,过长过短都会直接影响芦笋产量。

7.3 采笋留茬要合理

一般在地表下2~3厘米,留茬过高后期容易腐烂,使周围新发芽嫩笋感染锈病。采收后的芦笋要用湿布覆盖,及时进行冷藏或销售。

7.4 清园整枝

12月中下旬至2月下旬,茎秆已全部枯死,须彻底清园,及时拔除枯茎,清除落叶杂草,集中处理烧毁,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猜你喜欢

补苗壮苗芦笋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欧洲“芦笋季”
小麦归仓?秧苗翠长
温室种苗生产机械化补苗技术
温室种苗生产机械化补苗技术*
穴盘苗吹叶补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安徽郎溪:基地种芦笋 就业“家门口”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