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人物谈改革

2019-06-05整理李唯睿罗亮亮

当代贵州 2019年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贵州改革

整理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李唯睿 罗亮亮

党的十九大代表、改革开放40年“改革先锋”、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10多年前,我们岩博村还是贫困村——不通路、不通电、不通自来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没有路,我们就开山凿石,修通公路。没有产业,我们就办林场、开养鸡场,创办岩博酒业。

如今的岩博村,已经变成了拥有4个村办企业、集体经济积累达61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万元的“小康村”。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从1978年到2018年这40年间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人振奋。“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作为基层代表,对此,我们深有体会。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告诉家乡父老,让更多人能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未来,我自己能做的,就是加倍地努力,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情。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改革开放40年“杰出民营企业家”、贵州兴伟集团公司董事长王伟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民企的今天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安顺人,1999年创立贵州兴伟集团公司,经过近20年不断开拓,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资产300多亿元、员工两万余人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企业财富都是党和人民给的,应该把财富反馈给人民群众。从2015年4月起,公司无偿投资3.77亿元,打造了“秀水五股”精准扶贫模式,全村523户1321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2016年开工、2018年基本建成的兴东大健康产业园和大兴东国际旅游城项目,是“秀水五股”精准扶贫模式的升级版,投入使用的部分已经解决了周边地区6000余人的就业。

没有党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民营企业的今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是党和人民给予了我们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在未来的道路上,兴伟集团将坚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各项工作中,一如既往地以“回馈社会、报效祖国”为己任,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脱贫攻坚”战略行动中,为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克岩

“云上贵州”助力改革开放新未来

2018年5月召开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全球关注“数字化生存”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活力迸发的贵州贵阳。大数据的发展已成为贵州改革发展成效的佐证。

2014年,以“一办一中心一企业一智库”管理架构成立的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借贵州发展大数据的东风,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云计算平台——云上贵州系统平台。

洞察民生需求,优化民生服务,加快大数据与服务民生的融合。近年来,“云上贵州”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以扎实做好政务事业、做大I D C业务增量等为核心,整合多方优质资源,进一步深化我省大数据“聚通用”建设,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面对新一轮的改革大潮,我们将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驰而不息抓好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2019年,我们提出了“控风险、增利润、降成本、强能力”的经营方针,确保集团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翻番,达到10亿元以上,实现收入利润大增长,企业经营业绩上大台阶。

重点抓好三大建设:推进“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稳步推进苹果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同时,我们将不断深化改革,全力推进大数据与各行各业、各个层面融合发展,大数据战略行动持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车工、首席技师陶安

乘改革春风 显劳动本色

我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劳动模范,一路走来,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也是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1986年7月,不到19岁的我技校毕业后分配在原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143厂,现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下的国营企业,设备老旧,产品单一,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企业一年一个样。经过40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的红林公司,已是集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和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为一体,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管理人员400多名,总资产达5个多亿的高新技术企业。伴随着公司的变迁,我也逐渐从一名普通车工成长为行业知名专家。

工业领域改革开放是全国改革开放一盘棋的重要部分,也是工业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在新挑战下推进工业改革开放再出发,要解放和发展新时代工业生产力,要大胆推进创新,要求真务实。

展望未来,我倍增信心,充满期待。在新一轮改革大潮中,我将继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大家奔着工匠的目标奋斗;我和我的团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工会十七大精神为引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立足本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发展,为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贵州改革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