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新的贵州奇迹”

2019-06-05岳振

当代贵州 2019年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贵州生态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岳振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推进更广视野的思想解放、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确保后发赶超的激情不减、探寻新路的动力愈增。

40年历史巨变!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重塑了一个新贵州。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贵州后发赶超的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努力创造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贵州奇迹。

释放改革开放的深厚潜力

不断冲破思想藩篱、消除体制束缚,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持续迈向新阶段。体制转型的轨道,镌刻着思想解放、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

长期欠发达、欠开放的贵州,这个誓要“后来居上”的西部省份,循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脉动,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有效激活了市场力量,有力推动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贵州民营经济长足发展,贡献了经济总量的一半多、就业的80%左右,民营企业占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的97.3%。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企业家,王伟、陶华碧、张芝庭获选中国“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这是贵州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成果。

打开山门走出去,构筑通道引进来,开放的瓶颈一旦突破,贵州的面貌必然巨变。伴随着城市变革以及高速路网、民航大发展而来的,有500强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有立志创新创业的各领域人才、资本、技术。开放发展不仅带来了持续增长的物质财富,还有激荡人心的新思想与新理念。求变的贵州,不断以新的姿态融入中国经济版图。

在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都有贵州的政策力量、产业布局以及生态贡献。而今,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航程开启,贵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创造条件通江达海、连接中外,信心百倍拥抱世界。

进入21世纪,中国西部地区迎来一个重大战略机遇——西部大开发激发了贵州等12省区市实现大发展的豪情壮志。走过将近20年时光,贵州交通水电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升。

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期仍在延续,开发任务、发展使命不断更新。贵州的改革开放潜力,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驱动下,在弯道取直的追赶与学习中,必将得到更加充分地释放。

守好两条底线增强发展底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作为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过几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艰苦努力,贵州减贫事业拿出的“样板”成绩,举世关注。

余留芬,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岩博村党委书记,“深度贫困地区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优秀代表”,是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100名“改革先锋”之一,她全力做大做强做优“岩博酒业”和“盘县火腿”产业,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改革开放新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持续增强经济活力、创新力、竞争力。图为贵阳国家高新区大数据广场一角。 (刘先诚 / 摄)

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决战深度贫困,总攻绝对贫困,干群合力,打出了漂亮的“四场硬仗”,掀起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民生兜底坚实有力,农村“三变”改革等基层探索上升为全国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经验,扎牢了全面小康的长远根基。

而今,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生存”,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贵州勇立潮头,发挥优势,抢抓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厚植“智慧树”、深挖“钻石矿”,与发达地区站在新兴数字产业的同一起跑线上。

贵州大数据影响力越来越大,“数博会”成为数字领域重要国际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要素聚集能力,大数据领域知名专家、企业家深度关注贵州,全球知名大数据企业聚集贵州,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技术、资金和成果进入贵州、留在贵州,为大数据战略行动和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尊重大自然演进规律,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贵州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块牌子举得更有底气、擦得更有亮度。大生态战略行动,清晰勾勒出贵州推动绿色发展的转型路线图,贵州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凝聚起贵州深化改革开放的智慧与魄力,为贵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增强了跨越发展的底气与后劲。

更高起点谋划推动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途径。从供给侧发力,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于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贵州大力推进“千企改造”“千企引进”“万企融合”,规划培育“十大千亿级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得到夯实。

在改革开放新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持续增强经济活力、创新力、竞争力。这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品创新、开拓市场渠道,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三次产业信息化、绿色化、高端化,强化产业大招商,融入全球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市场化改革。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本质上是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目标所向。在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推进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立足法治思维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在效率原则下改革分配体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落实“放管服”各项举措,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推动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注重基层经验,创新社会治理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持续探索新方法、新举措,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贵州经验”。

改革开放再出发,贵州的奋斗史,再续新篇章。强化改革意识、坚定开放决心,只有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推进更广视野的思想解放、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确保后发赶超激情不减、探寻新路动力愈增,才能创造“新的贵州奇迹”,为疾驰向前的中国巨轮添力增劲。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贵州生态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盱眙生态藕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