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6-04串一凡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支气管哮喘

串一凡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 新郑 451150)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表现多为气短、咳嗽、胸部不适、痰液增多等,有着在夜间或早晨多发、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时会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导致呼吸衰竭、猝死、多脏器衰竭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问题的不断加重,支气管哮喘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据统计,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高达29%,成人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高达26%,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支气管哮喘患病人数将增长至4亿多,占全球人口的7%以上[1]。尽管随着发生率的升高,关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进步,但与其相适应的护理方式仍需要完善。因此,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以寻求改善患者呼吸情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护理方式,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乱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其中,试验组男性 33例,女性 32例,平均年龄(42.8±3.3)岁,平均患病时长(10.2±3.9)年,初中以下学历 22例,初中学历 20例,高中及以上学历 21例;对照组男性 31例,女性 34例,平均年龄(43.6±3.0)岁,平均患病时长(10.8±4.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通过血常规、痰液、肺功能、胸部X 射线、过敏原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疾病; ②患者知情并签署治疗的同意书。剔除标准:①患有肺癌、喘息性支气管炎、气胸、神经官能症等疾病;②患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合并损伤的患者;③患有严重认知障碍或智力低下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2]:①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神志、尿量等情况;②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或半坐位,鼓励患者进行缓慢的深度呼吸;③帮助患者进行排痰,指导患者在痰液粘稠时多喝水;④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湿化后的鼻导管持续吸氧;⑤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的使用;⑥保证患者的治疗环境及住院环境干净整洁,告知其饮食禁忌;⑦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在保证病房环境干净的前提下,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关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告知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手段,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并在此期间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病史,进行详细的记录;②入院第二天,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拉近医患距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③入院第三、四天,指导患者进行药物使用,并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耐心告知其用药的必要性,通过医护责任人的现场演示,指导并保证患者学会正确使用支气管哮喘气雾剂和干粉吸入剂[3]。对于进行茶碱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医护责任人应注意给药速度,避免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等情况。对于需要进行鼻导管持续吸氧的患者,协助患者进行合适的导管选择,注意气体的湿化和吸氧速度,避免对患者的气道造成损伤[4];④入院第五天,纠正患者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进行营养的补充,鼓励患者多进行清淡的饮食,多食用蔬菜及水果,戒烟戒酒;⑤在患者病情稳定,可以出院的时候,向患者发放支气管哮喘注意手册,再次告知其用药的必要性;⑥加强对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工作,记录患者的病情,督促患者按时进行复查,为患者进行疑问的解答。

1.3 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情况;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由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方法、护理态度、护理效果进行打分,满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在患者的护理效果方面,按照《支气管哮喘疾病临床控制标准》判定,具体内容如下[5]:①显效:症状得到完全的缓解或只是轻微的咳嗽,不需要继续进行药物治疗,相关症状可以通过患者自行缓解;②有效:症状得到缓解,只存在轻微的咳嗽,但需要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抗胆碱药、激素等),无法进行自行缓解;③无效:与进行护理前相比没有发生变化,或病情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由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 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在进行护理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试验组患者,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进行护理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整体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n=6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上呼吸道慢性疾病,和高血压及糖尿病一样,其治愈率非常低[6],需要患者长期的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控制,如果未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后期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会很容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其危害性不容小觑。但尽管如此,根据临床经验显示,如果患者能够通过合理的治疗,临床控制率可以达到90%左右,并且再配合科学的后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其发病症状及次数、预防气道的不可逆阻塞,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肺部功能[7]。因此,不断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护理手段,是保障支气管哮喘患者重获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临床护理路径(CP)最初起源于美国,在近年间不断发展并进入了我国的医疗领域,其主要内容为针对某种疾病,以相关医学证据及指南为指导,以促进医疗行为的规范,减少疾病变异,降低治疗护理成本,提高治疗护理质量为目的而建立的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护理综合程序[8]。而在本次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研究之中,相关医护工作人员通过使用临床护理路径,一方面,对患者的生活条件进行了细致的干预,保证了患者康复的外部条件,使得患者的身心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下能够变得更为舒畅,并且通过前期对患者进行耐心的疾病相关知识及并发症科普,配合以实时的心理疏导,提高了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帮助患者建立了疾病康复的信心,在拉近医患距离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度。而在另一方面,医护人员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加强了对患者的药物使用护理、氧气治疗护理、体位护理以及生活习惯护理[8],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过往病史,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式,避免了在用药、氧疗等过程中因患者自己操作不当或机体耐受力差异而导致的不良影响。通过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试验组患者,其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并且还能够帮助患者节约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相关临床医务工作人员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因素分析法在医院住院费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