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养生哲学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019-06-03王明洪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黄老哈工大母校

王明洪

我更适合做一个学人而不是当领导

黄老从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不久,有人问他:“黄老师,如果您愿意,是不是还可以在校长一职上再做上几年?”黄老点头回答:“你说得对,我要是想干还可能干下去,当时并没有人让我退下来。可按规定任期是4年,我的任期已满。况且,我这几年可以说是‘小马拉大车,疲于奔命。考虑到年轻人更富有朝气和魄力,完全可以代替我的工作,甚至比我干得更好,我不能挡道啊!”他也曾说过:“我更适合做一个学人而不是当领导。”

黄老90岁生日时,从学校领导到亲朋好友及众多的弟子都希望能齐聚一堂,为老人祝寿,但黄老却认为:“中央有‘八项规定,我不能破了规矩。况且大家都忙,许多人还在外地,烦劳大家,我于心不忍!所以,此前我已经打了招呼,不要来祝寿,不摆家宴。”黄老对名利的淡泊及清廉之风,由此可见一斑。

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种财富   

1966年,“文革”席卷全国。有人平时对黄老不满,就趁乱贴出他的大字报,学校党委了解他的为人,替他解了围。不久,他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接受批斗和监督改造,打扫厕所数年。随着运动的深入,他又被当做“走资派”集中监管达一年之久。

如今,黄老已很少谈及这段历史,他认为: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在拘留所里生活的那半年,有机会跟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就如同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大学》一般,使我眼界大开,获益匪浅……人生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受点挫折未必是坏事,拘留所是我的另一所‘大学,在那里让我了解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东西,也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对以往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反思。”值得称道的是,走出囹圄的黄老并未“睚眦必报”,而是以“忠恕之心”和“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的包容,对当年批斗他的人表现出一份难能的理解和大度,实为难得。

他整天想的就是工作

黄老为人谦和,很少见到他有发怒的时候。对于下属和学生,他可以严格要求,但绝无盛气凌人或颐指气使的时候。当有人遇到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当涉及到个人利益时,他的态度是不争;当有人做出于己不利的事情时,他能够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做到不计前嫌,不算后账,即便遭遇到不公也能泰然处之。教授夏松波在谈到黄老为人时说到,课题组成立初期,经费并不富裕,80年代的计算机近3万元一台。有位老师在工作中不小心把计算机烧坏了,大家十分心痛,难免有些怨言。黄老作为当家人自然更加在意,可他并没有过多的责怪这位老师,相反还去做大家的工作,说这是工作中的失误,在所难免,但是要接受教训,引以为戒,使这位老师深受感动。在工作中,课题组成员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甚至搞得不愉快。这时,黄老师就耐心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使矛盾化解。

万里游归惊广厦,百强可待振鲲鹏

生活中的黄老有一个雅好,就是常以写诗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每当喜怒哀乐之时,他就会赋诗一首,以抒情怀。80岁时,他还集平生所作,出版了一本诗集《两文集》,甚至还写过《“妄议”诗话——试论新旧体诗》一文,可见其诗词有一定的功底。1985年10月17日,年届六旬的黄老回到母校浙江金华一中,那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惊喜与怅然之余,遂赋诗《五十年后访母校金华一中》一首:“垂髫負笈立程门,半纪常怀师泽恩。万里游归惊广厦,百强可待振鲲鹏。师严生奋三千秀,誉满图宏八懋尊。邹鲁遗风今又是,弦歌欢语漾春园。”学生对母校的感恩之心由此可见;2010年是哈工大建校90周年,已过耄耋之年的黄老又提笔写了一首贺词《沁园春·颂哈工大九十周年校庆》:“名校巍峨。九十年华,六十新篇。忆乾纲始定,神州待建;育才委任,衔命担肩。四海精英,‘八百壮士,万里来归聚俊贤。喜功到规严(哈工大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桃李艳,国士三千。中华崛起无前,引热血男儿竞着鞭。愿人无我有,人追我越,人强我创,人竞我先。科技专长,航天特色,宇宙翱翔箭在弦。‘一流境,问征程几许?直取峰巅。”一个老科技工作者不老的雄心,尽在其中。

灯下并肩攻力学,窗前含笑看梳头

人世间举案齐眉、琴瑟之和的夫妇不少,但如黄老和他的老伴儿吴瑶华那样在生活中相濡以沫,在事业上比翼齐飞者则不多见。黄老的老伴儿吴瑶华既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用黄老的话来说:“吴瑶华的才华和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绝不在我之下。”二人生活了近半个世纪,诚如黄老所言:“灯下并肩攻力学,窗前含笑看梳头。”2003年3月,吴瑶华因病逝世,黄老悲痛异常。后经朋友介绍,与吴世珍再婚,婚后两人感情很好。难得的是,吴世珍也是一位人才,黄老主编一本用英语介绍中国非线性动力学最新进展的著作,吴世珍帮了大忙。因黄老工作太忙,不能和吴世珍朝夕相处,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凡可以带她去的场合就带她去。可惜的是,十年后吴世珍亦因病逝世。

编辑: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

猜你喜欢

黄老哈工大母校
告别母校
百年哈工大的不解中俄缘
致母校的一封信
母校情结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胸怀
“核潜艇之父”的简单生活
秉承规格彰显功夫
记黄济先生的“勤”“俭”与“不为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