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肉药膳的养生效益

2019-06-03王志成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猪腰肉丝制法

王志成

不同位置猪肉的不同养生吃法

很多人买猪肉时都会精挑细选。不过,猪肉的位置之多与食养价值的不同,让我们难以一时分清,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鹰嘴  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中医认为,猪鹰嘴有补气血、强体肌之功效。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哈利巴  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有消肿美颜的食疗功效。适于焖、炖、酱、红烧等。

里脊  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长条肉,一头梢细,肉色发红。中医认为,猪里脊有养脾阴、益心肺之效。这块肉是猪瘦肉中最嫩的一块,适于熘、炒、炸等。

通脊  又称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与脊椎骨平行的一长条肉。有壮体质、益精神之效。肉色发白,肉质细嫩。适于滑熘、软炸及制茸泥等。

底板肉  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块长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质较老。有补精润燥的效果。适于做锅包肉、清酱肉和切肉丝等。

三岔  位于胯骨与椎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肉,肉质比较嫩。有补气血、增食欲的效用。适于做熘、炒菜及切肉丝、肉片等。

臀尖  紧贴坐臀上的肉,浅红色,肉质细嫩。中医认为,猪臀尖有散疼结、降血压的作用。适于做肉丁、肉段及切肉丝、肉片等。

拳头肉  又称榔头肉。包着后腿棒子骨的瘦肉,圆形似拳头,肉质细嫩。有解毒除湿的功效。适于切肉丝、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黄瓜肉  紧靠底板肉的一条长圆形肉,形似黄瓜,质地较老。有消虚寒、补气血的效用。适于切肉丝。

腰窝  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肉,肥瘦相连,肉层较薄。中医认为,猪腰窝有补肾养血润燥的效果。适于炖、焖、炒等。

罗脊肉  连着猪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面包一层脂皮。有渗湿利水的作用。适于炖、焖或制馅。

五花肉  位于前腿后、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间呈五花三层状,肋条部分较好;称为上五花,又叫硬肋,没有肋条部分较差称为下五花,又叫软肋。有健胃益气的功效。上五花适于片白肉,下五花适于炖、焖及制馅。

肘子  南方称蹄膀,即腿肉。结缔组织多,质地硬韧。中医认为,猪有蹄膀强身健骨、养气美容之功效。适于酱、焖、煮等。

不同药膳的不同养生效应

夏草炖猪肉《民间验方集》

原料:夏枯草30克,猪瘦肉50~100克。

制法:用夏枯草与猪瘦肉共煮汤,煮熟后加食盐调味,喝汤。

功效:有清热,散结,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头痛眩晕、颈淋巴结肿、肺结核、乳房结核、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症。

猪肉鱼头汤《中医良药良方》

原料:鱼头1个,猪瘦肉150克,川芎3克,白芷5克,山药5克,枸杞5克,党参10克。

制作:先将鱼头和汆过的猪肉过油煎炒,然后加入高汤或开水,水开后将鱼头和肉捞至汤罐中,再把洗净的药料放入锅中,煮熟后将汤和药料倒进罐中,文火煮90分钟,出锅前加入盐、味精、鸡精等调味料。

功效:补中益气,固肾益精,健脑益智。中医认为,此膳可增加人体肾精,达到健脑作用。

黄精炖瘦肉《民间验方集》

原料:黄精50克,猪瘦肉200克,葱、姜、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先将黄精、猪瘦肉洗净,分别切成长3.3厘米、宽1.6厘米的小块。后将黄精和猪瘦肉块放入瓦锅(砂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葱、生姜、食盐、料酒,隔水炖熟。食用时,加味精少许,吃肉喝汤。

功效:养脾阴,益心肺。适用于阴虚体质的平时调养以及心脾阴血不足所致的食少、失眠等症。

双参瘦肉汤《民间药膳方》

原料:人参10克,水发海参150克,香菇20克,猪瘦肉150克,荷兰豆仁50克,竹笋60克,精盐、上等鱼露、香油各适量。

制法:海参洗净切小块,香菇切丝,猪瘦肉切片,竹笋切片,人参切小片,荷兰豆仁洗净。将全部用料放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炖煮,至猪瘦肉熟烂即可。加入鱼露、味精、香油后,食用佐膳。

功效:大补气血,增加食欲。用于久病气弱不复或年老体衰、胃纳不佳、精神萎靡、身体疲倦者等症。

地骨猪肉汤《中医良药良方》

原料:猪肉500克,地骨皮120克。

制法:将猪肉切片,地骨皮洗净,放砂锅内添水同煮两个小时。吃肉喝汤,一次吃不完,可分次吃,当天吃完,不要过夜。

功效:益气润肺,平喘止咳,可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十全大补肉汤《中医良药良方》

原料:猪肉500克,墨鱼50克,猪肚50克,猪杂骨适量,熟地、当归各15克,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酒白芍各10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肉桂3克,生姜、花椒、料酒、食盐适量。

制法:将猪肉、猪肚、猪杂骨与墨鱼洗净,再将熟地、当归、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酒白芍、炒川芎、炙甘草、肉桂一同装入药袋,同放入锅内。再加水、生姜、花椒、料酒、食盐适量,置大火上煮沸后,后用小火煨炖,煮至猪肉熟烂时,捞起切成条,再放回汤中,捞出药袋不用。食用可加少许味精,食肉喝汤。早晚各服一碗,分数日服。

功效:有气血双补作用,适于气血俱虚或久病体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症。

豬腰杜仲汤《中医养生本集》

原料:猪腰一对,杜仲30克(或核桃肉30克)。

制法:猪腰中间切开,剥去白色筋膜,与杜仲(或核桃肉)同煮后,食之。

功效:治肾虚、腰痛、遗精、阳痿、盗汗、耳鸣、耳聋、小便频数、腰酸腿软、慢性肾炎等症。忌用茄树作柴火。

归参炖猪腰《中医养生本集》

原料:猪腰500克,人参5克(或党参30克),当归10克,淮山15克。

制法:猪腰中间切开,剥去白色筋膜,与人参(或党参)、当归、淮山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煮汤。煮熟后捞出猪腰切片,拌入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调味食用。

功效:有益气养血、补肾壮腰作用。适用于气血亏损之心悸、气短、腰酸痛、失眠、自汗等症。

砂仁蒸猪腰《百病饮食自疗》

原料:猪腰一个,砂仁末3克。

制法:猪腰中间切开,剥去白色筋膜切片,与砂仁末拌匀,加入油、盐调味,同放碗中置锅内隔水蒸熟食用。

功效:有益气调中、和肾醒脾作用。适用于小儿脾虚久泻引起的脱肛。

编辑:陌漓  yangsheng_moli@sina.com

猜你喜欢

猪腰肉丝制法
猪腰怎么做(七)
猪腰怎么做(五)
鸡肉丝菇
生活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识梳理
浅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鸡蛋的药用
有趣的一堂课
自制药蛋,对抗衰老
我最得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