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9-06-03康景琪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十九大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康景琪

[摘要]自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越发关注与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因此,高校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需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助力于中国青年一代的创新创业,激起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本文则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系进行简要阐述,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意义等进行探析,并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其目的在于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十九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1—001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0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工作,对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等具有积极意义。在我国社会转型及创新驱动的影响下,高校教育则将其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如何培养与怎样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这一任务中,继而使其能推动我国民族伟大的复兴进程,为今后的中国注入一份新力量。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提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并围绕高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作为创新创业核心工作”。因此,高校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首要前提,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方向,并随着社会发展主流,落实十九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及目标,繼而为我国做出相应的教育贡献。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与人生态度,并提高其综合素质及政治理论水平,继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于培养与提高大学生创新及创业精神,并使其成为今后社会所需的创新型创业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联系性与逻辑性。创新创业的创新意识、精神及其意志,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存在一定的相通性,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精神,继而培养其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思想品质,并促进其全面发展。不同于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已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理念及手段,如环境陶冶、咨询辅导法等教育方式均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得到有效应用。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通过相应的社会实践,还需学习更多先进创业者的创业事迹等案例展开高校教学。二者的有效结合则可有效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隋与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可极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教育资源及其优势,通过提供大学生不同的创新创业平台的方式,培养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为此,融人思想政治教育,并以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为教育导向,可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的主要动力,继而提高其学习与实践积极性,从本质上解决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实际问题,并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帮助高校建立具有创新创业型的人才,推动其全面发展。

(二)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

大学生是社会特殊群体之一,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可提高大学生道德情操及素养,并建立正确的三观,继而体现其自我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理想信念,并将实现学生自我价值与树立良好道德品质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作出重要讲话,并寄望于青年一代的创新创业中。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可使其能将个人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并投入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充分展现所学专业及创新才能,继而获取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满足。

(三)顺应就业形式的举措

十九大指出:“我国今后的发展道路要以创新驱动为实施战略,并通过不同的改革措施及手段,打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继而使不同阶层的人均收人及分配机制得到优化与完善”。在社会转型趋势下,社会生产方式、大众消费引领、产业竞争、企业合作等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致使政策创新,优化并改进法律环境。在一系列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将随之改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人高校创新创业中,不仅能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还可通过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来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品质,继而顺应时代创新突破的需求,致使大学生能在今后的创业中追求理想与实现创业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素质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当今高校毕业生中,城镇新增的就业岗位存在局限性,在就业压力明显突出的情况下,企业人才需求竞争越发激烈,大学生就业途径及就业方向呈多元化趋势。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缺乏大量且有效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致使许多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为此,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使创新创业理论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并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继而培养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如创业信心、创业竞争意识、坚韧的创业意志及社会责任感等。

(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

党的十九大会议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作为会议的主要指导方针,并提出党政新理念与新思想战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与思想道德素养为目标,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激起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与意识,不但能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与创业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国家有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三)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心态

创业并不是一蹴而就或一帆风顺的,在此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可未知的挫折与困难,若创业者缺乏坚韧不拔的心态则极易导致创业失败。而创业心态主要包括独立性、敢为性、合作性及适应性等。在十九大会议中,则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理论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参考内容。故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可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看待自己、认识自己,继而使其形成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创业心态,使其能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以校园文化为导向,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源于校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形成,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对象,具有一定的学校精神性特征。校园文化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并以学生为主体,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内容等传授给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人整个校园文化的积极建设中,让大学生能以开放、积极、热情的心态去理解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拓展其影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建立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精神,从不同途经人手,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①建设校园创业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涉及校园的整体设计、校园景观设计、建筑风格设计、教学设施以及周边环境等。通过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可让学生以直观的态度接受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明确创新创业的培养目標。为此,高校在对校园景观、道路、教学楼、宣传栏甚至雕塑进行设计时,需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在雕塑方面可从“互联网+大学生创业”进行整体设计;在校园道路方面,可从十九大会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设计,或将创新创业进行命名;在校园建筑及教学楼方面,可专门建立大学生创业楼;在学生宣传栏中,可专门设立有当今著名企业创业的故事、国家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等宣传栏。②建设校园创业精神文化:高校可通过校园网络媒体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并不断优化学校网络媒体设备及平台,开设“校园思想政治创新创业微博”“校园创新创业贴吧”或是“微信公众号”等,继而借助其舆论导向的优势,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向大学生提供有效、准确的创新创业政策支持等内容,并提供一定的信息帮助与反馈。

(二)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

因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较为落后,故许多高校缺乏有实质性的课程专业及内容,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帮助与指导。为此,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并通过集中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创业平台,通过实施创新创业实践实训的方式,让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体验创新创业这一过程。①开设创业模拟试验室、创业设计大赛、沙盘推演等活动,并与校外企业或创业组织协会联盟,通过组织创业沙龙、创业俱乐部,或是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科技园等创业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下,让学生能在理论与实践中感受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投人,并提高其创业意识与创业素质。②通过加强创业模式实践活动的方式,鼓励大学生自主撰写创业计划方案,使其能在体验企业创办中,感受创业的艰辛,并了解其主要流程,如创业资金、创业规模、创业市场需求、创业融资手段、创业风险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国家创业政策支持等。从而使学生能在创业模拟实践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新思路,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③发挥校外资源整合,与不同企业进行创新合作,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进行结合。而担任学生校外指导教师的,可以是成功创业人士、某企业家、人力资源管理者等等,让学生在优质的校外企业教师中,积极参与与体验创业的运作过程、创新科研技术的创造等重要环节,满足其创业需求与提高创业信心。

(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教师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创业意识的引导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授者,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员。而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及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可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及认知。为此,建立一支有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故要求教师需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与体系,并掌握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如伦理学以及社会学知识等,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归纳,将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与创新创业理论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故学校可从以下两种途径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及创新创业教育意识。①定期培训:可定期派选优秀的教师参与国家级或省级思想教育培训工作,学习十九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方针,或学习SYB、KAB等创业活动,组织教师参与国内外创新创业交流会等;②实施校内外导师教育制度:可聘请校外优秀企业家、政府机关相关人士、知名校友、创业成功新青年等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师,使其与校内教师相互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教师的创业意识,并转变其创业理念,继而从本质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质量。

结语

在竞争激励的市场环境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国家战略转型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而在十九大会议中,党中央、习近平主席等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持有高度重视的思想态度,并明确指出: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继而为今后的中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创业型的创业人才,为国家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故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前提,并采取不同的方式及途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价值,继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猜你喜欢

十九大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