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9-06-01赵尤莉祝静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审美历史教学高职

赵尤莉 祝静

【摘 要】高职学校是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专业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综合素质包含审美、人文等多重内容,而历史正是包含审美和人文思想的科目。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具有严重的应试倾向,学生只关注历史知识点,很少关注历史中的审美。在高职教学中要克服这种弊端,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习人文思想和审美教育。

【关键词】高职;历史教学;审美

一、历史教学的目标

学习历史,主要目的是了解自己国家、民族的发展史,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我国古代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历史教学,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对教育的要求是掌握儒家经典。这种方式一致传承到清朝。尽管在唐宋时期,由于科举的需要,儒家经典从“十三经”过渡到“四书五经”,但其中的历史教学却一直保留着,《左传》、《春秋》都是必学科目,后来还有《史记》、《汉书》也成为必学科目。

古人重视历史,和科举的要求一致。科举的终极目标是为朝廷招揽人才,这类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和管理才能。学习历史典籍就是通过对古代杰出人才的学习,来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了解朝代更替的根源,来寻求治国良方。

历史教学中,不仅有朝代更替这样的大格局,还有很多推动历史发展的事件和人物,通过这些事件和人物,还包含着审美观,像历史人物的高尚道德,可以影响学生的品质;很多历史名人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学生磨砺意志的典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社会不断进步,而社会进步的标志,就是历史人物钻研后的科技发明,这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品质,通过历史的变革,在了解朝代更替的同时,还可以体会到文化之美,艺术之美。

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知兴衰”,还具有培养意志、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创新能力等审美教育。

二、高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职学校的培养对象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历史教学属于提高人文素养类型。

高职教学中的历史人文素养,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之外,还具有审美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创新精神

社会的发展,是无数平常人用自己的智慧推动的。学习历史,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先民如何从山顶洞走出来,如何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然后发明创造了象形文字,在此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汉字文化;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器,然后又进入到农耕社会,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创新和发明。在衣食住行方面,从树叶兽皮到纺织,再到丝绸;从狩猎到农耕文明,从洞穴到今年的各地不同建筑,历史在發展,文明也在不断进步,这些都包含着无数人的创新研究,至今为止,这些创新仍然没有停止。

对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不仅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也有个人,像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他们个人的不断努力,不仅方便了全世界,也推动了文明进程。很多历史人物,由于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意,就苦苦寻求改善的方式,经过不断努力,终于获得成功。

学习历史,要让学生从历史进程中了解个人对历史的作用,就是要勇于创新,用自己的智慧为他人造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勇于创新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他们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会为生活琐事左右,一心沉浸在自己的探索中,也不怕失败。具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和品格。

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优裕,没有经历过挫折,没有受过苦,因而也没有什么远大志向,从小接受的就是好好读书,将来生活更富裕。缺少为他人作贡献的志向,学习历史,可以让他们懂得,只有想着为大多数人服务,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也只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才能彪炳史册。

有了自己的目标还不够,还需要孜孜不倦地去努力,去钻研,才能将理想化成现实,半途而废、知难而退都达不到人生目标。

(二)磨砺个人意志

坚强意志,百折不挠的毅力,是每个人成长中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这种力量的培养需要榜样。历史教学中就有无数这样的事例,中国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本来是要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的,但在出使途中却两次被匈奴俘获,羁押了十四年之久。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初衷,逃脱后还是赶到了大月氏,虽然没有完成汉武帝的使命,却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张骞就是依靠意志来实现梦想的。

和张骞同时代的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说了一句公道话,结果冒犯汉武帝,受到宫刑。宫刑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但司马迁却承受了这种耻辱,因为他的目标很明确,活着的目的是续写《史记》。在后来的岁月中,司马迁始终没放弃自己的目标,才有《史记》流传至今。

唐朝的玄奘法师,为了去天竺取经,冒着偷越国境的危险,一个人锲而不舍,前后花了十七年时间来学习各种佛经,回国后将佛经翻译成汉语,向普通人传播和普及。张骞和玄奘的经历,不是为了自己的爱情,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抱着坚定的信念而努力,最后终于成功。

在国外也有这样的人物,像哥伦布寻找新大陆,也是基于自己的理想用意志去战胜困难。

反观我国当前的青年一代,大多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所谓的理想不过是过上富裕的生活,很少有人有利于他人的远大理想。有些人在生活中还缺乏毅力,无论什么事,受两三次挫折就灰心丧气,针对这种现象,要好好学习古人。

(三)陶冶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主要是指,人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有自己的信念。这种信念既有自己的理想,像张骞、玄奘和哥伦布那样,还要有自己的民族观念。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仁人志士,都有自己的民族观,像汉朝苏武,出使匈奴十几年,只要他放弃自己的观点就能过上优渥的生活,但他宁愿在北海牧羊,也要坚持自己的主张;南宋灭亡的时候,文天祥慷慨赴死,也不愿做元朝俘虏;陆秀夫背着年幼的帝昺跳海殉国,有十万军兵宁愿和他们一道殉葬,也不苟且偷生。正因为有这样的民族气节和情操,才使得我国汉文化没有因为朝代更替而毁灭。

作为新一代文明传承人,当代大学生应该要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在掌握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传承传统文化。

三、高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学

历史教学需要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在进行审美教育时,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在熟悉历史的基础上,用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再借助新媒体教学工具,利用影视资料来树立直观印象。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百家讲坛的历史讲座,来了解不同阶段的历史人物事迹。通过课外阅读,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历史还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读人物传记,不同朝代的历史典籍,以及由典籍改写的小说,来全方面地了解中外历史。也可以通过优秀的影视剧,来了解历史人物的贡献。

历史审美教学对高职历史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像纪连海那样,将历史故事用拉家常的方式娓娓道来,使学生对历史充满兴趣。因此历史教师不仅要储备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参考文献】

[1]祁玉红.高职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时代农机,2018,45(01):232+234.

[2]娄淑娟.浅谈高职院校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教育观察,2017,6(20):91-92.

[3]林玉贤.试论高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科技展望,2016,26(20):215+217.

猜你喜欢

审美历史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