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2019-06-01阿热依仙布汗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新时代马克思主义

阿热依?仙布汗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属于我国立国与立党的重要思想,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本文从国家安全、学生成长两方面简述了马克思意识教育在高校开展的意义,阐述了教学内容、方法、师资队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教育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意识形态指的是按照社会经济形成的思想集合,将人们价值观念作为主体,从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高等院校是开展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找出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优化,为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形成奠定基础,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

一、新时代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意义

(一)维护国家安全

意识形态是指反应了当前社会的思想观念,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政治,对国家的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促进国家制度的进步发展。目前,我国的意识形态中具有与国家发展相背离的内容,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识,可以辨别出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不良内容,有利于将我国当前存在的不良风气纠正,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学生成长

大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至关重要,对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只有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有所提高,才能促使未来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大学生是我国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群,素质普遍较高,但是由于其接触社会的时间较短,所以其思想观念还存在不够纯熟的内容,对社会上美与丑的辨别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升,而且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掌握熟练,有利于其日后的发展[1]。

二、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当今社会,其他国家的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比如,美剧和韩剧等,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其实是一种文化渗透的政治手段,导致我国的许多年轻人都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将国外与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福利等进行对比,凸显出国外的好处。为了纠正这一现象,在新时代国家要求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但是由于有些大学生的崇洋媚外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这一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大学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单一形式的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时通常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基本完全按照板书或者大屏幕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这种理论知识的过度传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不利影响,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直接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学习。由于课堂的课时是有所限制的,所以只通过在课上讲解知识会致使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不够全面,很难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

(三)意识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并没有专门讲解该课程的教师,都是让思想政治教师讲解这一课程内容,但是有些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备课,对这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足,在学生提出问题往往会难以给出精准的答案,导致学生的意识形态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三、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

(一)更新教育理念

高校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中最根本的意识理念,提高学生意识能力。按照当前国际形势更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意识形态转变学生思想,促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从根本上转变学生思想和参与课堂状态,避免出现“人在课堂,心在之外”现象。具体开展教育时,要对学生思想意识明确理解,找出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思想意志与国家相符。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实践当中领悟意识教育,这样的教育满足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除此之外,还应体现出教育的灵活性,针对不同学生间的差异特点,教师要将最新党的知识、社会体系向学生传授,然后,针对学生不同理解情况以及意识形式展开授课,促使意识教育扎根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还应完善高校的管理制度。大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学是思政教师负责,由于教师本身教学任务较重,在授课时主要使用灌输式方法,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展现出教学的有效性。对此,高校还应制定出相应的激励制度,对马克思理论的授课教师采取有效的奖惩、评价和监督机制,促使教师提升工作积极性,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价值,使教师更加专注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形成良性循环,促使该项工作更好发展[2]。

(二)创新教育形式

在高校开展马克思意识教育时,要转变传统思政教育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使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纪录片、组织讨论活动、朗诵政治著作等,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意识体验。此外,还在学生的生活中将马克思思想理论渗透其中,提升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获得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加入到各种思政学术讨论当中。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力量,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将意识教育思想高效传播。因为新媒体具有较强的数字化特征,能够实现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以及及时交互。高校应在当前网络时代利用好新媒体中的各项资源,创新意识教育形式。例如:开通意识教育微信公眾平台,开展在线教育,通过各种微型课堂以及游戏教学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当中的意识思想进行传播。利用好高校当中校园媒体力量,为学生举办各类创新课外活动,促使高校形成以马克思意识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和学习形态。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活动,要注意合理对学生行为进行监督,由于其开放性特点明显,为教师教学时的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在管理过程中,可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每个学生要实名登记,同时明确每个人的责任,通过严格的管理,对意识教育思想展开进一步宣传。为高效发挥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可邀请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专业人才,对意识教育教师的教学设计展开指导,促使教师完优化教育内容,提高意识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教育者队伍

第一,要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由于意识教育属于解释实践问题的理论教学,促使学生深化对意识理论的理解,并逐渐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念。因此负责意识教育的教师要拥有渊博的理论基础,这样授课时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对学生存在疑问的地方正确指导,获得学生的认同。此内容的教学配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对学生形成思想鼓励,进而对各种错误理论主动反击。因此,高校应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保障意识教育的顺利实施。

第二,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时,传授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观念的前提是教师自身具备坚定的信念,不断加强学习。发现学生产生的错误意识时,要大胆直言,改变学生模糊的意识形态,从而能理性看待问题。此外,树立榜样作用,还能展现出意识形态的理论内涵,以高尚的道德情感,展现出教育的力量[3]。

四、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作为社会人才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场所,要持之以恒开展马克思意识教育,通过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意识教育的形式,不断优化教师队伍配置等方面,促使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促进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苏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6):85-87.

[2]邬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时代境遇与方法论自觉[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9(01):26-31.

[3]换晓明.阿尔都塞的解读方法、结论及其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3):45-47.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教育新时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