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6-01张晓娜

广东蚕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高校学生一带

张晓娜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晓娜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河南济源459000)

文章阐释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培养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指出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带一路;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学生在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时,不但要吸引西方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华部分,同时还应该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在认知上从文化表层到深层次进行思考,找出其不足之处,进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周边的国家都在加强与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急需跨文化交际能力极强的高校毕业生加入此行列,为各国与我国的交流、为我国与全球其他国家的交往作贡献。那么,在“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该如何利用此契机,为培养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切实有效地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贯穿到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呢?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在运用母语的过程中,语言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但是在不同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语言的交际能力还包括社会文化知识的认同能力、情感认同能力以及行为适应能力等。高校学生学习英语时,能否敏感地发现和挖掘出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能否灵活地处理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等都属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范畴,尤其表现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的正确运用上。

2 “一带一路”背景下培养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

在“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全体师生要高度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把高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能力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1 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加快了与周边国家文化、政治和经济交流的步伐,所以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不但要培养高校学生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还要让高校学生明白:正是因为祖国越来越强大,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所以周边很多国家都期望能与我国有更多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机会。当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或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会注意英语的语言应用技巧,在尊重英语使用习惯的基础之上,融入汉语的使用特点,避免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冲突。

2.2 培养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乃万物之师”,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培养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强化记忆一些词汇和语法,这无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与当前形势下各国交往的经历相结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再现各国经济、文化和政治交往的现实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必然会被激发起来,掌握英语的应用技巧。

2.3 提高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倡导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多边经济联系越来越频繁,到我国旅游、学习、贸易的外国人越来越多,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应用技巧,给予学生与外国人交流的锻炼机会,在锻炼的过程中,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会不断增长,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独自一人,熟练地与外国来客进行交流,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3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虽然非常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各校的发展规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3.1 教师的重视度不够

“一带一路”的政策虽然在全国乃至全球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一带一路”政策对高校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他们认为:“一带一路”能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但是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今后的发展并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他们在英语教学中,并没有把高校英语教学与“一带一路”的政策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内容上只是照本宣纲,没有把“一带一路”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融入进去,没有综合考虑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难于提高。

3.2 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强

在高等院校当中,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薄弱,他们不会主动去参与各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只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地参与各种跨文化交际,由此可见,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行为的动机不明确。跨文化思想存在着偏差,则学生就不能确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笔者在本校学生之中进行了一次测试,结果如下表:

表1 高校学生参加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情况调查表

表2 高校学生参加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动机调查情况表

3.3 高校生跨文化交际知识缺乏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高校虽然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掌握度不高,从而会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学生对英美通俗文化的掌握程度要高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例如高校学生对西方文化中的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比较熟悉,却对我国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知识点知之甚少,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不对称,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4 高校的教学评价体制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虽然有所重视,但是从高校的评价体制角度来说,学校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考核机制,仍以学分考核为主,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没有一个科学的考订标准和考核方法。

4 “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该采取哪些策略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同时也借鉴了本校同仁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提高教师的意识

高校要加强“一带一路”政策对我国高等院校教学重要性的宣传,要求教师把目光放远点,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只是让教师意识到了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他们才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此教学方面,才会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激发学生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各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交际行动中了解更多的他国文化特色,与我国的汉语言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2 引导学生参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会有很大的区别。例如在中西方文化交际中,如果学生不能运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去参悟西方文化的语境和内涵,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等归纳总结之后,能够提升语言的敏感性,找出两者的共性,慢慢适应西方文化运用的特点,从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与朋友聊天时,中国人普遍喜欢问:“您吃饭了吗?”、“今年贵庚啊?”、“您结婚了吗?”、“您这是要去哪儿啊?”,中国人把这些问候作为基本的交往礼节。可是在西方文化中,却非常忌讳这样的问候内容,在社交场合中,如果问对方“多大年纪”、“有没有结婚”,则就没有下一次交往的机会。在洽谈业务的场合中,如果想用中国的寒暄方式与对方搭讪,问对方的年龄、体重、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则洽谈的业务泡汤的可能性非常大。

4.3 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优秀文化

优秀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此载体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则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内涵基础上,所以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要引导学生学习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以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在与外国人沟通交流时,能够维护个人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颜面与自信,同时也能进一步传播与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把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美好一面呈现在外国人的面前,使更多的外国人对我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它毕恭毕敬。在“一带一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大高校英语教师也应从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的角度入手,重点培育精通国内外优秀文化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培养真正了解各国语言历史文化的人才,同时也要培养能够真正帮助我国与各国进一步交流的交际人才。

4.4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青睐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更多的知识点全部灌输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法把知识点牢记在大脑中,在考试时就能够顺利过关。可是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场“实打实”的教学任务,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该采用真实的案例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与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对比,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扩大自己的视野,确立全局观。或者给学生提供参与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仔细观察别人是如何与他人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在交际时如何避开语言的差异,利用共性找出共同语言,进行顺利的交流。

4.5 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际能力只占据一部分,更多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语言交际能力传递给对方。非语言交际能力包括眼神、表情、动作等因素,在与人交际时,要善于通过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把自己的意思传递给对方,或者通过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能够准确出揣摩出对方的意图。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时所需要的非语言能力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仔细认真地分析对方的每一个细节,从中找出准确的信息,寻找恰当的方法解决双方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问题。

5 小结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其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面对中西文化差异时,要仔细分析这些差异,使中西方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还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当高校学生充分了解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特点时,才能向外国友人讲解我国文化美好的一面,让对方掌握我国文化的特点,缩短两者交际过程的文化差异,从而顺利地沟通交流。

[1]林萍.“一带一路”视域下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04):81-83+97+121-122.

[2]张翠.分析“一带一路”视域下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J].智库时代,2019(37):282+286.

[3]薛美薇.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上),2019(05):170-172.

[4]高梦尧.“一带一路”视域下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9):108-109.

张晓娜(1984- ),女,汉族,河南济源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及英语教学。

H319.3

A

2095-1205(2019)11-136-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11.81

猜你喜欢

跨文化高校学生一带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