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ER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9-05-31郭亚洁刘彦俊丰爱红焦今文初慧君王黎明

山东医药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分化内膜淋巴结

郭亚洁,刘彦俊,丰爱红,焦今文,初慧君,王黎明

(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2莒县人民医院)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宫颈癌、卵巢癌并称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向年轻化方向发展[1]。子宫内膜癌是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子宫内膜所发生的肿瘤被认为是激素依赖型肿瘤。高迁移率族蛋白结合区域的转录因子家族(SOX)有30多个亚型,SOX2是其重要成员之一。SOX2不仅可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和自我更新,还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形成及发育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SOX2除参与性别选择、骨组织发育、血细胞形成和其他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在肿瘤形成、发展及患者预后中也起重要作用。雌激素受体(ER)在大多数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但更多存在于分化程度好的子宫内膜癌组织,ER表达阳性提示患者预后良好[2,3]。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ER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此作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69例份,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年龄46~75岁,中位年龄55岁;肿瘤高分化21例、中分化24例、低分化24例;肌层浸润深度≤1/2 42例、>1/2 27例;国际妇产科联盟肿瘤分期Ⅰ期35例、Ⅱ期及以上34例;有淋巴结转移33例、无淋巴结转移36例;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同期选择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份作对照,患者均因异常子宫出血行诊断性刮宫,术后病理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病理性增生及恶变,月经周期正常;患者年龄43~55岁,中位年龄51岁。EC患者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年龄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OX2、ER蛋白表达检测 采用免疫组化法。标本离体后均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3~4 μm厚连续切片。用Roche BenchMark GX自动检测系统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具体程序严格按照诊断优化程序执行。试剂SOX2、ER及抗体修复液均购自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结果判定:SOX2、ER蛋白阳性表达为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均匀颗粒。按染色强度计分:0分为不染色;1分为淡黄色;2分为棕黄色;3分为棕褐色。400倍显微镜下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视野,以阳性细胞占视野中细胞的百分比进行评分,阳性细胞百分比<10%为0分、10%~25%为1分、26%~50%为2分、≥50%为3分。以上两项分值的乘积≤2为阴性表达,3~9为阳性表达。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两种蛋白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OX2蛋白表达比较 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50/69)、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低,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高(P<0.05)。不同年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 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蛋白表达比较 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48/69)、93.3%(28/3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低,ER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蛋白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低(P<0.05)。不同年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SOX2与ER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

2.3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与ER蛋白表达的关系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蛋白阳性表达与ER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682,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多数患者可被早发现、早诊治。但仍有部分晚期患者伴有淋巴结或器官转移,有术后复发的可能,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晚期患者预后差,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肿瘤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肿瘤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一类细胞,虽然含量极少,但却有无限增殖的潜能,对肿瘤的存活、增殖、转移及复发起重要作用[4]。本研究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和ER表达变化,进一步证实子宫内膜癌可能是由肿瘤干细胞引起,同时检测这两种蛋白,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

研究发现,SOX2可能是促进肿瘤形成和增殖的原癌基因[5]。Weina等[6]发现SOX2在乳腺癌、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干细胞中呈现高表达,其在卵巢癌组织中也呈现高表达。SOX2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阳性表达往往提示患者预后较差[7]。因此,对SOX2的检测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Fayazi等[8]研究发现,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及细胞中无SOX2表达。本研究结果亦显示,SOX2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无表达,而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也并非全部阳性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的分化类型越差,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且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远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提示SOX2蛋白阳性表达是子宫内膜癌恶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其高表达往往伴有肿瘤转移及不良预后。本研究结果还显示,SOX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无关。

有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组织中ER阳性表达可导致内分泌微环境的变化。ER阳性率越高,子宫内膜癌分化越好,内分泌治疗效果越好,预后也越好[9~11]。本研究发现,E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低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反而逐渐减低,肿瘤分化程度越高,ER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恶性程度反而降低;有淋巴结转移的ER蛋白阳性表达率反而低。且ER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无关。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ER检测,并对ER阳性的患者采用内分泌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2]。ER蛋白高表达,往往提示肿瘤分化良好,内分泌治疗有效,预后良好。目前该研究患者仍在随访中,其复发及生存情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与ER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发展及转移过程。同时检测SOX2和ER的表达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本研究样本较小,育龄期患者及老年患者SOX2、ER蛋白表达变化是否有意义,需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样本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分化内膜淋巴结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