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一年来高三物理调研考试科学探究题探析

2019-05-30

成才 2019年5期
关键词:探析高三调研

为备战高考,我市高三物理行之有效、坚持多年、有广泛影响力的调研考试当属九月起点调研考试、二月调研考试和四月调研考试,其组成涵盖高中物理全部核心知识、紧盯高考、模拟高考的方向性引领。我市多年高考物理优良成绩证明了这种做法的正确性、权威性,在学校、学生、家长中有广泛的影响力。本文尝试探析我市高三物理调研考试科学探究题目,寻求对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的指导价值。

一、物理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提出核心素养体系,其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共有四个维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

实验探究的内容是: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科学探究的达成水平提出了五个等级的参考评价指标,划分为从“水平一”到“水平五”共五个等级,五个等级如下表所示。

科学探究问题 证据 解释 交流水平一具有问题意识; 能在他人指导下使用所学的简单的器材收集数据; 能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具有与他人交流成果、讨论问题的意识。水平二能观察物理现象,提出物理问题;能根据已有的科学探究方案,使用所学的基本的器材获得数据;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初步的结论;能撰写简单的报告,陈述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水平三能分析物理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初步的猜想;能在他人帮助下制订科学探究方案,使用基本的器材获得数据;能分析数据,发现特点,形成结论,尝试用已有物理知识进行解释;能撰写实验报告,用学过的物理术语、图表等交流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水平四能分析相关事实或结论,提出并准确表述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有依据的假设;能制订科学探究方案,选用合适的器材获得数据;能分析数据,发现其中规律,形成合理的结论,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能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对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交流和反思。水平五能面对真实情境,从不同角度提出并准确表述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科学假设;能制订有一定新意的科学探究方案,灵活选用合适的器材获得数据;能用多种方法分析数据,发现其中规律,形成合理的结论,应用已有物理知识作出科学解释;能撰写完整规范的科学探究报告,交流、反思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

二、高三物理调研考试科学探究之意义

通常意义上,把“(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交流与合作”称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这个“完整”当然是美好的,但从物理发展史看,实际的科学探究,远不是这么简单,可能是某个观点(物理问题)由甲提出,引起乙的兴趣和共鸣,乙扩大其影响并引起更多的人来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又可能由实验能力更强的丙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并分析与论证,在更大范围进行评估、交流与合作,物理上有很多这样的科学探究过程:万有引力定律由牛顿完成“(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并提出了“月——地检验”的思路方法,其他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共同在牛顿的探究基础上完成“(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交流与合作”,使万有引力定律得到广泛认同,100多年后,再由卡文迪许在实验室测量出引力常量的值,不仅再次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并使万有引力定律更具有应用价值。

可见,“完整的科学探究”是需要时间、人员的充分结合的过程。而在高三调研考试中,受限于目前的笔试模式,我们只能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科学探究素养,从“(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5)分析与论证;(6)评估、交流与合作”这几个要素入手进行设计考查,而把“(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由题设的形式给出,从而形成“不完整的科学探究”考查模式,但因其仍有效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是调研考试不可或缺的,仍具有很大的价值。

三、高三物理调研考试科学探究题目之探析

由于科学探究试题是高考理科综合物理的必考题型,所以我市高三物理历年、历次调研考试也只有二题,这二题不仅要追求对当年高考的创新模拟,还要对当届学生高三复习备考有较大的教学指导,所以,探析我市高三物理调研考试的科学探究题型,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典例1——2018届我市高三物理九月起点调研考试12题】如图(a)所示为一黑箱,内有一节干电池、若干电阻,A、B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

(1)为探索黑箱,某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以下测量,你认为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A.用欧姆挡测量A、B间的电阻

B.用直流电流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流

C.用直流电压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压

D.用交流电压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压

(2)含有电源的黑箱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A、B为等效电源的两极。为了测定这个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U,图(c)是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的图象,若忽略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根据图象可求得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 V,等效内阻r=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果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得的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与真实值相比______ ,测得的等效内阻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探析】本题对“黑箱”进行探究,第(1)问体现了科学探究对基本仪器的选择使用的考查,是对科学探究基本操作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科学探究“证据”要素的“水平二”;第(2)问体现了调研考试难度与区分度的典型模式——科学探究原理(同时考查了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考查,题中把“黑箱”看成电源,是传承经典、守正创新的好题;第(3)问结合真实的科学探究,分析实验误差,是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又一次升华。因为误差分析始终是难点,达到了科学探究“解释”的“水平四”。全题紧密围绕科学探究,螺旋式、不同维度、不同难度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典例2——2018年我市高三物理四月调研考试22题】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水平面上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带有挡光片的滑块接触(弹簧与滑块不固连)。压缩弹簧后,将其释放,滑块被弹射,离开弹簧后经过O处的光电门,最终停在P点。

(1)除了需要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 。

A.光电门与P点之间的距离s

B.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

C.滑块(带挡光片)的质量m

D.滑块释放点到P点的距离x

(2)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 (用上述测量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3)请提出一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建议:_____________。

【探析】本题不属于考试说明所要求的5个电学实验和7个力学实验,如同2016新课标卷III第22题(探究安培力),但是核心器材是弹簧,如同2016年新课标卷II第22题、2016年新课标卷III第23题,本题在试题情景设计上有创新,创新光电门代替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开放性问题,允许学生从多种角度作答进行考查,和当年高考——2018新课标卷I第22题思想几乎契合。

第(1)问、第(2)问是在理解试题情景下,运用相应物理规律——动能定理的科学探究上的创新应用,找出科学探究的目的——测量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是对科学探究“(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考查,体现了科学探究“证据”要素的“水平四”;第(3)问为开放性问题,既要在科学探究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器材,弄清误差产生的原由,会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才能提出对应的建议,达到了科学探究“交流”的“水平四”。

限于篇幅,应该说,我市高三物理历年来,科学探究的试题好题迭出,很多为其他地市调研考试所引用,值得深入探析。

猜你喜欢

探析高三调研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高三·共鸣篇
VR阅读探析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HTTPS探析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