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英玉立谦谦君子 传承茶艺香溢新鲜

2019-05-29刘蔚

知识就是力量 2019年5期
关键词:茶席茶艺梨花

刘蔚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茶在中国被人们利用的方式经历了药用、食用和饮用三个阶段,饮用更是经历了唐煮、宋点、明泡三个阶段。茶艺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最佳载体之一,茶艺的修身养性作用和品德教化功能已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茶礼教育使学生懂得敬老爱幼,懂得了礼仪;茶事活动使学生更加和睦相处;茶史教育使学生更加了解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体验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泡茶训练使学生养成凡事自己动手,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举办各种茶会和茶艺表演,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口才,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梨花堆雪玉压枝,春日茶会谢亲恩

说到美好,应该缘起我们美丽校园里的这几株梨树。每年孟春时节都是古香古色小院最美的时候。梨树花开,如雪清白,玉骨冰肌,素洁雅淡,靓艳含香,绰约百态,令人不由心生感念!由此拉开了梨花节感恩茶会的序幕。

首先,小茶人在古筝伴奏下为大家演唱茶歌,接下来孙文燕校长向我们介绍了梨花节的缘起,同时为活动作诗一首:“梨花堆雪玉压枝,鹊啼莺转也入诗。春茶和香使人醉,尽把新知当旧识。”

 春日茶会谢亲恩

随后,学生们诵读古人描写梨花的诗句,同时来宾持邀请卡选颜色相对应的茶席,观赏小茶人的茶艺,并品茶。六款茶席的名字分别引用六首描写梨花的诗句来命名,在这个梨花飞舞的春日里,我们一起观赏小茶人的茶艺,品香茗,话感恩,感恩天地自然之厚泽、感恩父母师长之茹养、感恩同学朋友之情谊。

这样的活动不但修养学生的身心,更让传统文化在学校生根发芽。

小荷才露尖尖角,“创意之花”初绽放

每年,北京市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都会组织3~6年级学生参加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东城区少年宫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茶文化创意大赛,到如今已是第五个年头了。

当确定参赛名单之后,老师们开始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在茶席的设计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议,从最初的手绘稿,到最后的成品展示,前前后后修改十几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查阅大量关于瓷器、紫砂壶、中式插花、色彩搭配等多领域的知识,并跟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艺术、美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品香茗,话感恩

 设计茶席

 茶故事空間趣闻

茶故事的训练工作由各班级的语文老师负责,老师们利用每周班会的时间开展“茶故事空间”比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出跟生活相关的生活故事,并且把这些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每一次的“茶故事空间”都会涌现出许多趣闻趣事,把老师和同学们逗得捧腹大笑。记得有一个班的学生曾经讲过一个《漳平水仙》的故事,妈妈本来让他和爸爸去小区门口茶叶店买茶,结果爷俩却从花卉市场买回一盆水仙花;还有个同学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去炒茶的经历,把采茶、制茶的过程用PPT的形式向大家表述出来,让全班的同学对茶叶的制作流程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这个过程也是茶知识的普及过程)。每次活动,学校电教老师都会给优秀的茶故事录像,最后再依次挑选出能够参赛的作品提交;美术老师辅导学生根据茶诗、茶经描绘的场景进行绘画创作;书法老师则组织学生进行书写茶联的评比,并在班级的墙报和走廊的文化墙上进行书画展。

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努力,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茶席设计大赛获得了2名一等奖,茶故事获得二等、三等奖,茶书画获得二等、三等奖的好成绩,辅导老师也获得了优秀辅导奖。另外,每年的4~6月份是学校的读书节,我们还会把茶文化创意比赛融入其中,这样既丰富了读书节的活动内容,又加大了茶文化在学校的普及力度。

“一带一路”中国茶,世界茶识去“斗茶”

自学校参加“一带一路”中国茶文化课题以来,茶艺教师就经常给各年级的学生普及中国的六大茶类和世界红茶的知识,教学楼走廊的文化墙上也会定期更换相关的茶知识,使学生能随时随地了解相关的茶文化知识。

茶艺社团的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九九消寒”活动,在81天的活动中,同学们坚持每天收集六大茶类、再加工茶的知识与信息,9位同学制作出“一带一路”中国茶消寒册。这9位“茶学小博士”还利用广播给大家介绍各类茶的加工过程、著名代表茶名、产地等茶知识,并设计了有奖竞猜题目,给答对的同学准备小茶包当作奖品,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还激发了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

有了中国茶的知识做基础,学生们再了解、学习世界茶时就得心应手了。比如对外观、口感和颜色没有多少差别的世界红茶做出鉴别,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敏锐的味觉。因此,老师在茶艺社团的活动中设计了“小小评茶员”的学习课程,课程完全按照评茶员的要求进行:首先老师用三节课的时间教同学们辨识12种世界红茶的干茶样,通过对产地、气候、加工工艺的讲解,使学生能快速准确地区分出12种世界红茶茶名;接着,利用四课时进行茶汤的品尝和叶底的分辨,孩子们会把自己每品一种茶汤的感受详细记录下来,以便于自己梳理和记忆。

世界茶的学习让很多不是茶艺社团的学生也很感兴趣,他们课余时间也纷纷要加入世界茶的学习,还有的同学从家里拿来自己出国旅游时带回的茶叶,跟同学和老师一起分享、探讨茶叶的各种知识,丰富并积累自己的经验。

通过这些前期知识技能储备,学生们参加了由东城区少年宫和55中联合举办的“斗茶大赛”。四名学生代表学校参赛,在茶知识、识茶、品茶三个环节中,选手们面对初中、高中、职业中学高年级选手,沉着、自信、耐心、细致,获得了集体三等奖的好成绩。

共品清茶,“廉美和敬”精神传

中国茶文化的茶德精神中,“和”是小爱,而“敬”则是大爱,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博爱胸怀。“敬”既有“尊敬”,也有“孝敬”之意。学校抓住这一德育教育契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在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我,获得成长。

 共品清茶

 在斗茶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习、鉴别红茶

学校与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養老驿站合作,开展“端午孝老、敬老”活动,把养老驿站的老人和社区志愿者请到学校,色空社团的小小演奏家们弹奏一首《茉莉花》,小茶人给老人奉上一杯老北京的茉莉花茶,讲讲有趣的茶故事《大红袍的传说》《苏轼与茶童》,跟爷爷奶奶一起包粽子。活动中,学生不仅进行了茶艺展示,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还体验了中国传统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美德。

走出校门,实践基地乐趣多

为了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增长见识,茶艺社团的学生还走进茶馆体验了岩茶文化。在实践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学习单,内容包括岩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著名茗茶,茶馆负责人还为学生介绍了茶馆的文化特色,小学员们边听讲解,边做记录,是那样专注与认真。

另外,我们还邀请了学员家长参加这次活动,孩子们学习冲泡岩茶的方法之后,亲手为家长奉上一杯香茗,说一句:“爸、妈,请您喝茶”。家长从孩子手中接过茶杯,细细品尝,回味甘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家长也觉得活动很有意义,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

 体验岩茶文化

(责任编辑/岳萌  美术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茶席茶艺梨花
梨花美
梨花艳清明
茶席设计的研究综述
梨花之歌
茶艺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
茶席:一种可以玩的艺术
《梨花里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