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校长的责任与使命

2019-05-29徐玉红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弘文学校弘德学校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成员校长读书

徐玉红/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弘文学校、弘德学校校长

教育振兴,教师使命,其关键在于校长的思想及专业引领。2018 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重要文件,党和国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名师、名校长,倡导优秀校长、名校长、教育家办学成为实施教育振兴行动的重要发力点。在此背景下,我的工作室于2018 年5 月成立,成员来自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州、即墨的八所学校的校长、副校长。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建立一支理念先进、视野开阔、能力卓越的高素质校长队伍,让每一位校长获得成长和提升,是我和成员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和使命。

那时,我服务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弘文、弘德两所学校,建构了有较大影响力的“合和”“和美”文化,走出了以文化立校,用特色和品牌助推教育发展的道路,创造了九年贯通、一体化办学的新模式和新经验。因此,面对工作室的成员们,我深感责任之重:何谓一名好校长?引领校长们成长的着力点在哪里?工作室倡导的“学习共同体、合作共同体、实践共同体、成长共同体”的目标如何达成等问题。

三个“注重”推进工作室建设

注重基地打造。工作室基地,既是成员开展工作的立足之地,也是成员的心灵家园。我们从“一点一面”打造聚散式两种基地。首先,在弘文学校专门建设“三名”工作室(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配备办公设备,使其成为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的会议、研讨、沙龙等专用工作场所。其次,把工作室域内每一所学校作为基地,建设基地网络。目前,工作室活动足迹已遍及域内所有学校,与域内学校有了较深入的衔接互动,扩大了工作室的辐射效应。

注重建章立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工作始于建章立制,工作室成立以来,即明确规程,认真学习落实《青岛市名校长工作室实施规程》;制订制度,以《工作室学习制度》《工作室考核管理制度》等推进规范运行;建立工作群,适时推送、交流活动信息,营造学习氛围。工作室初步形成较为清晰规范的运行机制。

注重目标导向。工作室实施目标引领。制订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成员根据要求和实际,制订个人成长规划,明确工作目标、成长路径、活动进程。在目标确立下清晰发展愿景,在活动推进中实施目标引领。

四种路径引领专业成长

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成长。理想信念决定一个人的方向,也决定一个人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一名优秀的校长,应该成为具有教育思想的学者,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关注时代发展,在育人过程中当是心灵的沟通者、灵魂的交融者、思想的碰撞者、人格的对话者。因此,全面学习立德树人的要求,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关注社会时事传播正能量,成为工作室的“第一课”。我们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中感悟奋进的力量,从国家省市的教育发展构想中把握前行的方向,从学习习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论述中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召唤和重大意义。从依法执教、规范从教中体会到构建现代化学校格局的必然趋势,对“立德树人,为国育才”有了更为深邃的认识和思考。坚定理想,并不断从理想的丰盈和教育实践中走来,成为全体成员矢志不渝的信念和追求。

在阅读学习中成长。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热爱阅读应成为人类的自觉行为。”一位优秀的校长则要带领师生们从阅读中摆脱平庸,追寻生命的精彩和教育的意义。然而,现实中,校长们由于忙于繁杂的学校事务,疏于读书似乎成为常态。让校长们改变和成长,成为工作室的首要任务。我们的改变,从破解熟视无睹的“习惯”开始,以硬性督查整改落实。为此,工作室提出了“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一本书,每月三篇心得”的读书要求,举办主持人赠书活动,举办读书会交流提升,提交读书心得督促落实。把读与思、读与写结合起来,把爱读书、常读书、随手写的良好习惯引入校长们的工作常态。一年来,成员们从提交“作业”,到自由撰写心得,直至自主发表论文,一种从“难受”向“享受”的读书学习状态正在校长们身上悄然发生转变。

在实践感悟中成长。教育实践是校长们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既有从书籍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愿望,又有行“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勇气和行动。一年来,我们从北京到江西,开启了教育成长之旅。工作室开展了五次常规活动:在弘文学校举行启动仪式,在胶州英姿学校的赠书仪式、在胶州正北小学的帮扶活动、在即墨普东中学的调研活动、在铁山学校的考察活动;参加了七次外出考察活动:两次在青岛举办的脑科学活动、四川成都考察活动、北京育英故事会分享活动、中国教育学会第31 次学术年会、在弘文举行的全国主题班会大赛、青岛名校长工作室开放活动;举办两次专家报告会:和谐教学法创始人王敏勤关于主题班会建设的报告会,工作室理论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熊万熙关于九年一贯制小初衔接的报告会。成员在行走中调研,在考察中感悟,在反思中提升。如:王金玺校长在四川考察撰写的《在行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中写道:一首《成都》脍炙人口,在走访四所名校后,真的有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一路脚步匆匆,一路研讨交流,一路思绪飞扬,我们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在团队协作中成长。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为教育相守相聚,承载的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工作室成员既有来自私立学校,又有来自中、小学段,还有来自九年一贯制学校。这种公立、私立“混搭”以及小、初、九年制不同的学制组合,为校长们的交流、学习提供丰富的土壤。基于共同成长的认知和愿望,工作室营造了坦诚、友好、热烈氛围,成员们真诚团结、密切协作。在四川考察的返程途中,王朋校长接到了家长的一个电话,引发了校长们车厢内的大讨论,论题发散而自由,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角色定位、家校沟通技巧到如何应对缺课教师配设,讨论大胆而热烈,“土招”“洋招”皆有,不同的视角、独特的体验、多维的思考带来了认识上的深刻和丰满,为解决问题支出了实招。在活动中,我强烈地感受到,工作室聚力打造四个共同体的目标就在不远的前方,“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也必然会在这群热情奔放、有着敏锐的思想和强烈学习意愿的青年校长们身上得以体现。

“风物长宜放眼量。”工作室这个平台,打磨的是向善向美的事业,淬炼的是校长这块关键的“钢铁”。我们既热切期盼名校长、教育家的不断成长并脱颖而出,又为大批平凡校长们身上散发的“内在裂变”而欢欣鼓舞。他们身上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积极进取的学习习惯,洞察本质的思辩意识,优秀校长、教育家身上的“闪光点”。这些基层校长们的成长改变,必然会如星火燎原之势引领教育行为的转变,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而这也正是名校长工作室重要意义之所在。

2019 年4 月,工作室成员参加北京育英学校故事分享会

部分成员在工作室留影(左起:梁健、王金玺、纪克宁、徐玉红、王霄业)

工作室赠书活动

2018 年11 月,工作室成员到成都双语实验学校考察交流

猜你喜欢

成员校长读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我们一起读书吧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