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博约”校本课程的建构和思考

2019-05-29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市北学校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社团校本课程

卫 峰/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市北学校校长

张 杰/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市北学校党政办副主任

两千多年前,孔子教诲弟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告诫我们教育需要汲取各方给养成其广博,同时更需要有规则(即道德伦理)来规范其行为。“博”与“约”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

我校以“博约”作为校本课程的名称,其主旨就在于对传统的遵循与创新,从学生培养目标的三维建设与核心素养的涵育来定位校本课程的建设。“博”指向智育的发展,侧重学生学业的丰富、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的积累;“约”指向德性的成长,侧重于学生道德意志的培育与心理的健康塑造。“博约”校本课程的建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习创新的实践中提升能力。

“博约”校本课程的目标建构

学校在吸收了两所来自百年名校——南通市启秀中学李庾南老师“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和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博约”校本课程建设思路,此项研究获得了江苏省教学科学“十三五”重点资助课题立项。

“博约”课程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聚焦核心素养的提升,镕铸内涵,拓展外延,将校本课程分为四个学段梯度推进。一二年级开设“支点课程”,聚焦“启德”,着力养成学生最基础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为道德成长渲染底色;三四年级开设“亮点课程”,聚焦“启智”,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艺术审美情趣;五六七年级开设“节点课程”,聚焦“启恒”,着力弥合小学与初中的鸿沟,通过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来实现小学与初中的融通衔接;八九年级开设“秀点课程”,聚焦“启梦”,通过团队合作与微型课题的立项研究,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同步达成。

“支点课程”:给学生沉淀素养的底色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有言:“人无礼则不立, 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学校秉承集团母校南通市启秀中学“忠信持之以诚,勤俭行之以恕”的校训,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开设“支点课程”。

“支点课程”主要关注学生礼仪习惯养成、人格素养塑造以及基本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给学生健康成长以支点。

“支点课程”是全员、普及性的,其实施途径以活动为主干,以学科课程渗透为主要方式,以文化浸润与全员普及为基本方式。一方面,从这个学段的儿童视角出发,整合、建构了让孩子主动参与、乐于学习的学段校本课程。希望在课程学习中,规范言行,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通过与专家团队合作编写并推行《星星的歌》《百篇美德故事》《美文诵读》等校本教材,同时配合礼仪教育、美文诵读、经典涵泳等活动,来养成诚实守信、尊敬包容、热爱阅读、认真倾听、乐于表达、遵守规则、友善合作的道德要求,进而迁移影响学生的各个方面。

在日常课堂、班队会、早读、国旗下讲话等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坚持并渗透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给学生营造一种像空气一样的、无处不在的成长情境。

另一方面,在“支点课程”进课堂的过程中,各学科教师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制定了渗透目标,将“良好的习惯”元素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渗透到每一节课。例如,在这个学段,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认真倾听、踊跃发言、积极思考的好习惯。针对起始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目标,学校提出了“认真倾听、学会发言、畅所欲言”的要求。

“支点课程”的评价与学校“爱校星、乐学星、礼貌星、守纪星、友爱星”五星评选争当“启明星”的评比相结合。学校定期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启秀小明星”评选活动,为每期的“文明学生”“三好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此外,学校还开展以“养成好习惯”为主题的班级评比活动,包括晨读、“两操”、卫生习惯、课间礼仪、路队礼仪五个方面。每个班级设有“好习惯”监督员,定期反馈礼仪实施情况。同时,“一周一评比,一周一公开,一月一小结”。达到标准的班级评为“文明班级”。

“亮点课程”:为学生增添理智审美的体验

“亮点课程”,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美的鉴赏力、创造力为目标,侧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特长的培养与潜能、个性的激活。学校提供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在艺术、体育、兴趣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从而收获成功、收获喜悦、收获美感,让学生体验到智育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即理智审美的愉悦。学生在智育与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审美观念与审美品味。

“亮点课程”既是选择性课程,也是阶段性课程。既让学生广泛地基于兴趣选择学习,也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学习项目,发展个性特长。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积极性。

学校不仅开设了七巧板、合唱、舞蹈、戏剧、竖笛、朗诵、足球、绘画、书法、剪纸等十余种艺术实践课程,还增设了学段特色课程,如“四季课程”——春天童话、仲夏之梦、秋日私语、冬季暖阳,每个季节都有主题大单元活动;节日课程,主要选取中国的传统节日,以活动单的形式追本溯源,并在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仪式课程,以“八礼四仪”(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7 岁入学仪式、10 岁成长仪式、14 岁青春仪式、18 岁成人仪式)为抓手,让“仪式教育有尺度、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

“亮点课程”的评价由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是否继续选择本课程。有的学生在选修课程中获得了成长,通过自己申报的选修课程,能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明年还会继续选择;有的学生甚至是一至六年级都选修同一门课程,这样使得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潜能得到深度挖掘;也有的学生通过评价对自己选修的科目进行调整,再次重新选修,在其他方面挖掘自己的潜能。教学相长,教师也在“亮点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课程开发方案。

“节点课程”:实现中小学无缝对接

“节点课程”指向小学与初中的衔接融合,借助学校九年一贯的优势,平时小学部与初中部一起做早操,共跳一套啦啦操,中午一起在食堂用餐。小学生和初中生还共用体育馆、图书馆、电脑房,甚至一起举行运动会。中学生在指导、协助小学生完成各项活动要求的过程中,学会了承担责任、关爱他人、沟通交流。低年级的学生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关心帮助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表达。

在这个学段中,六年级是五年级和七年级的结合点。“节点课程”的无缝衔接不是通过社团实现的,而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渗透。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依托校内资源,较好地实现小学的延伸与初中向小学的渗透。

“青铜”实践课堂:学校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完整的、持续的“九年一贯制”课程体系。通过在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初中学科的知识结构渗透至小学。比如,学校组织六七年级学生共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如依托市北葵花园,开展“美丽市北我的家”主题大单元活动,六七年级的学生合作朗诵诗歌、绘画。此外,还合作开展向日葵的科学研究,把初中的生物课与小学的自然课进行对接。生物老师开展植物知识竞赛,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背诵关于葵花的古文、创写诗歌。

“黄金”实践课堂: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的要求,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诵读的古诗词及学校选编的古诗词古文编印成《我爱读古诗》校本教材。统筹规划学生九年的阅读背诵篇目,提出阅读要求,设置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阅读提问,开展阅读考级。

“白银”实践课堂:学校打破初中、小学独立教学的固有模式,实现了小学与初中教师之间的双向流动和无缝对接。比如,中学部的政治老师可以同时教授小学部的思品课程。初中部物理老师可以在小学部教授科学课程。跨学段任教给教师带来教学行为方式上的改变,更深人地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促进教师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节点课程”的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给予肯定和奖励,考核成绩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补充。其中,必修课成绩占总成绩的 90%;“节点课程”成绩占总成绩的 10%。

“秀点课程”: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彰显

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点,又是高一级学校学习的起点。初中毕业后,学生求学有两个流向,一是普通高中,二是职业学校。“秀点课程”兼顾知识的储备,更重视能力的锻炼,融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于一体。这个学段的校本课程以团队的组建与微型课题的探索为主要形式,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让学生融合学科的界限,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借助团队的建设进行微型课题的立项汇报。目前,学校已经开展了体育社团与英语社团,并计划设立地理日、哲学日、民族日……

英语社团:语言表达、交际能力是英语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学校除了特别重视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外,鼓励教师竭尽所能地创设机会和条件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此,学校开设英语社团,主要开展英语话剧,既重视学生英语口语的语言表达,并兼顾舞台艺术性。学校的“市北厅”定期展演学生的英语话剧。为给学生创设语言环境,由英语社团学生参与接待到校参观学习的外国友人。

体育社团:学校开展的体育社团主要有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羽毛球、象棋、街舞等,这些社团活动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体育社团每周开展活动,并且组织社团成员开展比赛。比如,足球社团老师是江苏省女子足球队退役队员,平时除了上体育课,也训练球队,组织比赛。学校象棋社经常举办棋类讲座,分析经典棋局,组织开展校内棋类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

“秀点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质性评价。依据社团活动的参与率、学习的完成情况等,给每位社团成员制作核心素养成长袋,记录每一次参与活动的情况,通过学生的实践来衡量学生的成长。“秀点课程”在不增加学生学业压力的基础上,着重在学生情感意志、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心理健康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和渗透,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博约”校本课程的开设,力图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阶段发展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力求多效,在课程的可选择性和丰富性上力求充分。学校希望通过九年一以贯之的“博约”校本课程的浸润,实现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社团校本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缤纷社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