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在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中的疗效观察

2019-05-28盖淑文韩玉华于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穴位贴敷艾灸疗效

盖淑文 韩玉华 于丽

【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在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8例只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先行穴位贴敷,后艾灸。7 d为一个疗程,分别在1周、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分值、24 h排尿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以提高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依从性强。

【关键词】艾灸;穴位贴敷;中风后尿失禁;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2..02

在中医学上,尿失禁属于“小便不禁”范畴,其病症为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尿液自行排出,控制排尿功能发生障碍,使患者本人以及照顾者都很苦恼,还易导致患者发生泌尿系和皮肤感染[1]。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9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对照组男25例,23例;年龄49~75岁;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46~76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脑血管病种类、排尿障碍等临床特征进行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主要参照国际尿控学会及瑞典Masnus Fall关于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的诊断标准[2]:①尿道、膀胱功能障碍主要由脑卒中所致;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及尿失禁,无自主性漏尿及排尿、控尿困难;③尿流动力学检查: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稳定但膀胱充盈期逼尿肌无收缩性、自发性收缩;逼尿肌反射亢进。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持续收缩盆底肌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6~8次)、饮水计划、生活指导、行为矫正、 基础护理等。

观察组常规西医治疗外应用中药基本方:山茱萸10 g,麻黄10 g,山药10 g,细辛6 g,黄芪10 g,党参10 g。以上中药打成粉末状,醋调后穴位贴敷于中极、关元、神阙、气海,穴位均位于前正中线上,神阙位于脐窝正中,气海位于脐下1.5寸,关元位于脐下3寸,中极位于脐下4寸。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将艾条点燃后置于三孔艾灸盒内对准穴位贴敷的穴位2~3寸进行温和灸,固定于应灸之处,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可视温热程度调整距离和热度,艾灸结束后穴位贴敷继续6小时,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连续治疗满2周。操作时注意人文关怀,保护患者的隐私,注意保暖。如有局部皮肤疼痛或过敏及重大病情变化等症状及时停用,避免发生医源性的皮肤损伤[3]。

1.4 观察指标

主要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周的24 h排尿次数及ICI-Q-SF评分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ICI-Q-SF评分分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ICI-Q-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西医学认为中风后尿失禁主要因脑桥的排尿中枢被大脑抑制作用所致,使得膀胱过度活动,继而影响膀胱功能,当其充盈至一定程度时,患者可能出现不自觉性排尿反射、逼尿肌反射亢进,导致急迫性尿失禁发生。在中医学上,《素问·灵兰秘典论》曾有记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久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塞,虚则遗溺”,认为其病证主因为脑窍受损,并有经络不通、肾气亏虚,进而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同时,中风患者多为年老体弱者,再因疾病影响长期卧床,均影响肝肾气血,使得肾阳不足、肾气不固,导致膀胱失约之证加重,常表现为尿失禁[4]。中极穴是膀胱的募穴,三阴经脉由此和任脉交汇,而募穴则为各脏腑经气结聚之穴,在此穴艾灸、敷贴可有效治疗脏腑之病,还使膀胱气化得以温阳提升,通畅水道,补中益气,消於散结,可良好地调节膀胱失约之证,提高膀胱控尿、排尿功能。神阙穴可培补中气、健脾胃益气血而扶正固本。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为人体元气之根,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用以振奋肾气。气海穴益气助阳、调经固经,为元气聚集之处。四穴合用,补肾培元、温肾益精、通利水道,从而让膀胱开合有度,使小便得以正常地储存和排泄,从而治疗膀胱失调功能。

对尿失禁患者予中药敷贴、艾灸穴位,可使药效通过穴位有效作用于机体,而中药方可增强了补肾健脾、 益气固摄等功效。通过药物、穴位二者有机结合作用,可疏通经络、气血,并增强其脏腑功能,还使膀胱局部肌肉神经协调性有所提升,进而增加了对尿液的固摄作用,从而提高了疗效。

综上所述,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有助于增加中风后尿失禁的治疗效果,且该疗法安全性好,依从性强。

参考文献

[1] 许明军,邱良玉,刘敏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45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5):20-22.

[2] Fall M,Lindstrom S.Electrical stimulation.A physiologic approach to the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J].Urol Clin North Am,1991;18(2):393-407.

[3] 翟战锋.针刺联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疗效观察[J].人人健康,2016(18):63-64.

[4] 张 影,郑 鹏,李巧莹,张为民.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9):4629-463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穴位贴敷艾灸疗效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36例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