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效益双平衡模型在医疗设备购置决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2019-05-28王克英张立营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5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效益医疗

丁 然 王克英 张 铂 张立营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整体设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作为医疗机构重要的物质资源,医疗设备的老化问题是制约医院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和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途径,其更新换代的必要性形成了广泛共识。医疗设备涉及到用于患者诊疗活动的仪器、材料、器具等物品和软件系统,品牌类型繁多且临床应用领域差异明显,如何科学地进行医疗设备购置行为的决策分析是设备采购工作的研究热点[1-2]。

相关研究表明,在医疗设备购置行为论证过程中,多数医疗机构以成本效益的预测为主要途径,少数医院辅以社会效益的分析,以用作医疗设备购置资金审批的主要依据。但是,经济利益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缺乏成本效益相对增幅的评估,且不同效益主体的权重分配与医院的发展模式不完全匹配,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3-4]。本研究以同类效益主体的纵向平衡和不同效益主体的横向平衡为分析模型,探讨医疗设备购置决策的分析方法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6-2017年某医疗机构购置的医疗设备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设备类型和购置时间,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4台(件),设备单价为(27.67±301.25)万元,采用传统的专家论证模式进行购置论证;观察组69台(件),设备单价为(25.92±289.76)万元,采用效益双平衡模型进行购置论证。两组设备的类型占比、数量构成、采购价格、使用部门和进口设备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购置设备临床应用时间≥1年;②设备的临床净收入、维修管理及患者诊疗等数据信息完整;③在用同类型设备的技术资料及临床应用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①购置前无此类型的设备;②非正常招标采购的设备;③1年内出现非质量原因故障及报废情况的设备。

1.3 研究方法

1.3.1 成本效益评估方法

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会受到设备类型、应用范围及后期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医院以设备单元为计算单位,分析临床应用数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医疗设备购置前后成本效益的差异性[5-6]。设定年度内第i台医疗设备的预期成本效益为Mi,预期临床净收益值为M年净收益-i,设备购置价格与预期使用年限的比值计为年折损费M年折损费-i,医院年度内预期投入设备管理的人员绩效、维护质量控制费用、维修升级费用等设为年度管理费M年管理费-i。其Mi的计算为公式1:

设定I成本效益为医疗设备购置的成本效益指数,n为设备购置前某类型设备的临床使用数量(i=1,2,……,n),m为设备购置后某类型设备的临床使用数量(j=1,2,……,m)。

其I成本效益的计算为公式2:

1.3.2 社会效益评估方法

医院从两个方面评估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即诊疗功能的提升度I诊疗和科研成果的增加量I科研[7-8]。设定年度内医疗设备的第e类诊疗功能的数量为N诊疗功能-e,第x类科研成果的数量为N科研成果-x,权重分别为k诊疗功能-e和k科研成果-x。α为设备购置前某类型设备的诊疗功能类型数量(e=1,2,……,α),b为设备购置后某类型设备的诊疗功能数量(f=1,2,……,b);p为设备购置前某类型设备的科研成果类型数量(x=1,2,……,p),q为设备购置后某类型设备的科研成果类型数量(y=1,2,……,q)。其I诊疗计算为公式3;I科研计算为公式4;I社会效益计算为公式5:

式中I社会效益为医疗设备购置的社会效益指数;K1和K2分别为I诊疗和I科研的权重系数。

1.3.3 效益双平衡决策模型

效益双平衡决策模型主要包括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两部分,纵向平衡是指医疗设备购置前后单一效益的平衡分析,即成本效益指数I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数I社会效益的决策范围,分别取值为I成本效益≥40%和I社会效益≥20%;横向平衡是指医疗设备购置前后不同效益指标的平衡分析,即效益指数的总值和差值,分别取值为I成本效益+I社会效益≥100%和|I成本效益-I社会效益|≤50%,效益双平衡决策模型如图1所示。

1.4 数据分析指标

(1)I成本效益-预期:指设备采购论证时,医疗设备的预期成本效益指数。

(2)I成本效益-实际:指设备购置应用1年后,医疗设备的实际成本效益指数。

(3)I社会效益-预期:指设备采购论证时,医疗设备的预期社会效益指数。

图1 效益双平衡决策模型图

(4)I社会效益-实际:指设备购置应用1年后,医疗设备的实际社会效益指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指标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观察组的实际效益指数和预期效益指数之间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检验,以r≥0.8为高度相关水平。分别对两组间的I成本效益-实际和I社会效益-实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不同效益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预期成本效益和实际成本效益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检测医疗设备购置决策中效益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观察组采用效益双平衡模型进行医疗设备的购置决策分析,共计69台医疗设备。采集该69台医疗设备的年度临床应用数据,绘制预测效益指数与实际效益指数的散点图(如图2、图3所示)。

图2 预期成本效益指数与实际成本效益指数散点图

图3 预期社会效益指数与实际社会效益指数散点图

观察组的不同效益指数的数据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预期成本效益指数为62.71±11.80,实际成本效益指数为64.07±11.68,相关系数r=0.823>0.8,为高度相关(r=0.823,P<0.01);预期社会效益指数为56.86±16.83,实际成本效益指数为59.61±14.06,相关系数r=0.910>0.8,为高度相关(r=0.910,P<0.01)。

表1 观察组不同效益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x-±s)

2.2 两组间临床应用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应用数据,检测效益双平衡模型的应用价值。两组的年度临床应用数据及t检验结果见表2。其中,对照组的实际成本效益指数为56.78±13.13,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4,P<0.05);对照组的实际社会效益为48.46±20.03,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5)。

表2 两组间临床应用数据的差异性分析结果(±s)

表2 两组间临床应用数据的差异性分析结果(±s)

观察指标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I成本效益-实际 56.78±13.13 64.07±11.68 2.194 0.033 I社会效益-实际 48.46±20.03 59.61±14.06 2.409 0.019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已成为临床诊疗活动开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医院在管理工作上更加重视医疗设备的优化配置问题[9-10]。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计量维修、升级改造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医院的成本效益收入和社会效益提升,是医疗设备购置决策分析中必须考虑的指标内容[11-12]。

成本效益要综合医疗设备临床净收益、使用折损和管理成本等数据进行全面评估,而社会效益也要考虑到诊疗功能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增加等内容。因此,医院提出了成本效益指数和社会效益指数作为医疗设备购置决策的初评数据,即纵向平衡指标;以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水平和差异程度作为终评数据,即横向平衡指标,建立效益双平衡模型并应用于临床管理实践中。通过临床应用数据分析,观察组的预测指标与实际指标呈高度相关,两组的实际效益指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效益双平衡模型在医疗设备购置决策分析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4 结论

在医疗设备购置决策分析过程中,离不开科学的数据分析,效益双平衡模型评估方法为医疗设备购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方法较传统的专家论证模式具有更明显的应用价值,为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服务质量奠定基础。医疗机构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应加强效益双平衡模型评估方法的使用,不断提升医疗设备的采购论证水平。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效益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钱学森图书馆建馆四年注重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