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家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

2019-05-27郭立峰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郭立峰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有著很好地引导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园情怀,同时也让学生树立起深入基层,促进中国发展的思想。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许多大学生将就业的重点放在大城市,导致大城市人才济济,而那些经济落后的区域,由于条件差,学生不愿意去哪里就业,导致人才分配不均。因此,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去基层作业,建设国家。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借助思想政治去引导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就业

从国内的发展来看,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资源问题,人才分配不均衡,资源密集的地方,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更大,资源不足的地方,则难以吸引人才。东部地区人才资源的数量比较多,而中西部地区则出现人员匮乏的地方。大学生做为发展的主力,其择业观会受到资源的影响,选择优势地区。针对这种情况,《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提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引导大学生,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其深入到基层,去祖国的西部地区,去建功立业。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中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家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为“自主择业”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就业方向。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存在着人才地域失衡的情况,主要体现在部分区域人才扎堆,比如,沿海城市以及内陆的大城市等,资源集中,待遇好,吸引了许多大学生;而中西部地区由于条件艰苦,大学生不愿意去中西部发展。因此,高校在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将自己的理想和祖国需求结合起来,投入到建设中西部地区,推动祖国发展的重大举措中。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家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家国情怀

没有国就没有家,自古以来,爱国便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十分关注爱国情怀。大学生做为建设国家的主要力量,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其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建设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更好地为国家地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爱国情怀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对大学生地思想和观念加以改造,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思想。国家在积极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飞跃,必然要推动基层区域的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贫困的局面亟待改变,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让其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哪里需要人才,自己就投身到哪里。

(二)专业教育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坚定学生服务基层理想和信念

专业课程是大学期间,学生的主修课程,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加以改造。首先,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专业课程教育选择,选择优秀的案例,分享那些为国家发展而艰苦奋斗,奉献青春的优秀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其精神的伟大,自觉看齐。其次,专业教育过程中,渗透一些行业的知识,让学生参加社会的实践工作,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最后,讲解本行业的发展情况。例如,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发展机遇等,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某一行业的发展前景。通过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国家的信心。

(三)加强基层就业宣传力度,构建“面向基层,立志成才”的氛围

在大学生入学之时,便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或者教授等进行讲座,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做好自我的职业规划。同时可以邀请一些基层就业的人员,分享自己的就业感悟,以自己的就业实际,鼓舞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基层对于人才的渴求,基层工作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基层的生活也十分丰富精彩,让学生萌生去基层锻炼,提升自我的想法。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宣传栏、校报等方式,进行“基层就业”的相关宣传,逐渐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关注基层就业情况,做好自身的发展规划。

(四)开展就业的指导与服务,做好基层就业保障

从大学生这也情况来看,许多学生选择大城市发展,无非是看重大城市带来的机会和待遇,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同样是看到基层工作的辛苦,看不到发展的希望。因此,考虑到学生在择业时会思考的问题,需要对大学生开展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鼓励学生去积极地走向基层,以基层就业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要为大学生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例如,关注大学生就业的生活情况,工作情况等,可以通过提升待遇、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式,吸引大批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基层工作。例如,给与大学生更好的薪资待遇,住房补贴、公积金等,解决学生后顾之忧。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去影响学生的行为。大学生择业观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一般情况下,越是条件比较优越的区域,越容易吸引人才,导致人才扎堆的情况;而那些条件比较差的区域,则不容易吸引人才,也难以留住人才。大学生自我定位都很高,对于基层工作的关注度不高,不愿意参与基层工作。因此,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去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家国情怀。其次,专业教育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坚定学生服务基层理想和信念。再次,加强基层就业宣传力度,构建“面向基层,立志成才”的氛围。最后,开展就业的指导与服务,做好基层就业保障。

参考文献

[1] 马鑫民.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57-59.

[2] 芦永萍,董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就业[J].新西部:理论版,2007(3X):130-131.

[3] 曾丽雯.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7.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