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诚信教育视角下“校园贷”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2019-05-27邵克楠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校园贷对策研究

摘 要:文章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消费习惯以及当前的社会环境等,分析网络贷款平台纷纷扎根大学校园的原因,以及校园贷给学生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提出几点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预防校园贷等网络诈骗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诚信教育;校园贷;对策研究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等。

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广大师生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积极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模式,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安全教育和诚信教育,实现健康成才、和谐发展。

一、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张“言必信,行必果。”此外,我国还有大量关于诚信的语言文字,诸如“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样称赞诚信精神的成语。千百年来,有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比如秦末季布一诺,诚信能赢得人心,赢得帮助,如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曾子杀猪、宋濂抄书,诚信如黄金,承诺容易,信守不易;除此之外,还有商鞅立木为信的经典故事流传至今。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忠信而行正道者,必为天下人所心悦诚服。要有信用,信人也要信己。

但是不守信用,不讲诚信便会害人害己。正如伊索寓言--《狼来了》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等到真正的危险来临,也没有人相信你的时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本文诚信教育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因“校园贷”而产生的一系列信用安全问题。“校园贷”是指在校大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根据实际的调查了解,当大学生在弥补资金短缺时,起初会有一小部分大学生使用贷款获取资金,而贷款资金的来源又有约一半来自于网络贷款。网络贷款手续极其简单,存在很大的监管漏洞,因此,只要你是在校大学生,拿着身份证、学生证,通过网络平台上传申请资料,或者现场办理填写材料,通过审核后可能还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用,最终就可以成功申请大学生信用贷款了。关于大学生贷款方面的金融产品也算是近几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产品,针对越来越多的因为“校园贷”而产生的危害,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2018年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部分校园出现回租贷、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乱象"文章 。

二、“校园贷”存在的问题

(一)申请程序简单

校园贷通常以小广告、朋友熟人介绍等多种形式发生,申请程序简单,只需向校园代理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和学生证以及联系方式就可以成功办理。

(二)申请平台丰富多样

申请平台丰富多样,诸如: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公司、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线下私贷、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如"大学生闪电贷"、"金蜜蜂校园快贷"、"学e贷"等。

(三)借贷套路深

1.编造身份博取信任。不法分子在实施“校园贷”诈骗违法活动时,通常以“学长学姐”或者同学的身份,与受害者套近乎,在获得受害者信任后,便通过为其安排校园兼职、代为刷课或者无息贷款消费等为由,成功骗取到学生的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后,利用其身份信息在网络信贷平台上进行贷款。

2.奢侈消费诱惑下套。不法分子先是在网络上向学生炫富,吹嘘自己经济实力如何雄厚、生活消费水平有多高,女朋友多么漂亮,日用品、包包等名牌,人脉关系如何好,可以帮学生找工作或者是利用其身份信息贷款后进行投资,学生可以分到一定比例的红利等,以此诱惑学生上当受骗。

3.催债手段极端恶劣。催债的手段五花八门,催债人利用软件,获取到贷款人的老师,同学,亲人的手机号码后向其群发催债消息,或者购买呼叫软件直接频繁拨打骚扰电话。利用一些网络手段,发布ps过的照片。甚至还有一些机构法务通知短信,内容如“被告某某某:关于你涉及名校平台借款纠纷一案,应国家号召,已录入信用中国数据库。同时进行司法诉讼,预计受理时间为*年*月*日,近期请留意法务通知……”这些短信表面看酷似法律文书,实际都是催债人编造的虚假内容。

4.其余的套路贷款方式还包括“整容贷”,主要是利用青年女大学生想通过做“网红”直播迅速赚钱的心理,利用保底工资,提成,以及网友的各种打赏诱惑她们加入直播队伍,而后又要求她们先进行整容才能上岗。而在整容过程中花费大额费用,则通过贷款方式完成,因此,多名应聘网络主播的女大学生背上贷款,同时还面临整容失败的风险。

各种套路的校园贷就像温水煮青蛙,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只需身份證、学生证就可以满足追求高消费的大学生,而却因几千元的贷款一路涨至几十万,成为社会毒瘤。

三、“校园贷”的危害

“校园贷”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校园害”,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个别高校大学生因借贷消费、借贷赌博等自杀现象。这些学生有的在生前是特别活泼开朗的人,但是会突然跟身边的熟人借钱。这些借款人有的是校内同学,也有校外社会人士。与同学借钱一般金额是几千款,而校外人员的借款最高的有达到几十万,而这些钱也是出款人从网络平台上借的,比如优分期、名校贷、分期乐、大学贷这些,每个平台的借款额度不同,有的可以借几千,有的可以借几万,还有一些是通过朋友借朋友,利息高达10%。而有部分同学手里并没有很多钱,但是借款人会想办法说服同学,让他们以学生身份到网络平台上去借,并承诺由自己还款。这些校园贷的案例都深深的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影响到整个家庭。

四、“校园贷”风险防范对策

(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习近平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因此,大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要摆正三观,要有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要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而不是贪图享乐,奢侈消费;要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认真的态度對待人生、从实际出发、热爱生活,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不能贪图安逸、满足现状,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二)加强学生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教育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信这一追求从一个侧面回答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涵盖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个人品德。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新时代历史使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但是青年学生涉世未深,对社会生活缺乏经验,因此除了加强诚信教育之外,还要加强风险意识教育,特别是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假冒公捡法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兼职诈骗、培训诈骗、校园贷诈骗、投资返利诈骗、引诱裸聊敲诈勒索等多重犯罪手段,高校应多管齐下、多策并举,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通过讲座、微视频等教育方式使学生加强防范意识。

(三)加强学生法律意识教育

有些学生在陷入校园贷之后,无法短时间内还清贷款,便会成为校园代理,寻找新的贷款客户,发展同学、朋友一步一步陷入校园贷,甚至通过寻找客户赚钱提成,成为自己收入的一部分。高校应该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引导学生不要从事违法行为,荒废学业。高校可以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关于校园贷的敲诈勒索案,现场发放宣传资料、解答同学们的法律咨询等方式,有效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对于校园贷,大学生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国家法律部门也要严厉打击“裸贷”、“校园贷”等高利贷违法犯罪行为,还校园以安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生抵制校园裸贷,共同维护校园净土。

参考文献

[1] 吴再发.陷阱与跨越:校园贷视阈下的大学生消费引领[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邵克楠(1984.09- ),男,天津人,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保卫处干事,政工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安全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校园贷对策研究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