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首要问题落实根本任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019-05-27董莉利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根本任务建设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育工作者。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依赖于强大的教师队伍,依赖于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通过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加强师风建设,增强责任意识;坚持典型引导;建立师徳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等途径,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首要问题;根本任务;师德师风;建设

一、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青年一代成长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青年对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性,他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同时要求广大青年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了青年大学生要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有”好青年的要求。

(二)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

标。”这就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总书记就此问题给出的方案是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提出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青年一代成长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于青少年成长、对于接班人的培养的期望和担忧。这种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渴望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对于现行教育体制下人才培养与成长不能适应更高要求的担忧也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对于教师队伍不能适应更高要求的担忧也是前所未有的。

二、新时代习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要让学生做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理想信念、有担当,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试想一下,如果教师是“认认真真培养自己、稀里糊涂培养学生”、教师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教师是“充斥负面能量、自私自利”的话,如何能够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精神的学生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14年教师节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四有标准: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2016年教师节总书记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提出四个引路人。2016年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四个统一。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教师要做有“大胸怀、大境界、大格局”的新要求。同时国家和教育部为教育工作者选树的“时代楷模”“最美教师”曲建武的先进事迹也激励着全国教育工作者。

以上标准是党和国家为教师队伍树立的一个“好老师”的道德标杆,是高标准引领性的期望。

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2018年12月14日上午,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视频会议,陈宝生部长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十项准则”)作为师德师风建设首要任务抓紧抓好。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设置的是教师行为规范的底线、“红线”,是不能突破的。所以,党和国家要求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遵守十项准则,并把它转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追求。要使学生合格,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得合格。

三、如何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一)师德师风的含义。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表现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表现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

(二)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就高校师德师风的总体情况而言,大部分教师的师德师风状态主流是好的,是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负面问题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在相当一部分教师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直接影响了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第一,政治意识淡薄,缺乏奉献精神和正确的生活价值观。教师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自身就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但当前部分教师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在工作中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忽视了教师育人的重要任务。具体表现:缺乏正确的利益观,盲目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价值观扭曲,金钱至上,事事注重回报,等等。

第二,道德意识淡薄,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具体表现:部分教师把这个职业仅仅当做是一个养家糊口的手段,没有把它当成一项神圣的事业来做。所以就出现有的教师只管做事,不考虑工作效果的现象;有的教师教学上不思进取,不注重课堂教学质量,仅仅满足于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课时量,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论文撰写、项目申报、社会兼职等能够为自己带来显性成果和显性收益的工作上。

第三,风意识淡薄,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具体表现:不能做到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工作方式简单固化,缺乏创新意识。比如有的教师缺乏严谨治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上心浮气躁,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现象;有的教师不参加培训学习,不搞学术研究,不读书不看报;有的教师只关心自身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忽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等等。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1.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做有理想信念和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理想信念、品行优良、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才能点亮学生心田里的理想之灯,才能为学生努力前行指正方向。这样的老师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他们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断增强大局意识,他们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他们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有知识的蜡烛,还有理想的圣火,更有理想之舟在知识的海洋中执着前行,直到理想彼岸。

2.加强师风建设,增强责任意识,做有扎实知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雕刻的过程,而是一个心灵启迪的过程。良好的师风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使自己成为一个爱岗敬业、具有仁爱之心和广博知识之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师为镜,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3.坚持典型引导,积极营造师徳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要让师德师风建设成为让广大教师自觉参与的长期活动,需要营造良好的师徳师风建设的氛围,及时宣传师徳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用这些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感染教师、引导教师,推动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继而促进学生的学风建设。

建立师徳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师徳师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师徳师风建设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制定了本校的师德师风专项管理制度,将教师的师德状况和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挂钩,对问题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但在激励、考核及监控等方面的机制还有待不断完善,在实施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各方面机制健全完善,才能真正为师徳师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在高校校园蔚然成风,校园才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不断修品德、练内功、强素质,为学生做表率。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教育支持和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持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全国教育大会,2018,09,10.

[2]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R].2014,09,09.

[3] 高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引领[J].现代交际,2017(9):14—16.

[4] 金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4):23—24.

作者简介:董莉利(1963- ),女,汉族,陕西蒲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根本任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