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法学教育国际化水平

2019-05-26周昌发

云南教育·视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云南大学法学院南亚

周昌发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云南大学法学院秉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办学理念,一直把国际化发展目标和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作为重要指引,深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深化师生的国际化知识理念,拓展师生国际化的学习、科研和教学视野,扩大在南亚国家及其他多国的知名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承办国际会议,加强学术交流。近年来,云南大学法学院积极承办国际会议,促进师生与各国法律界人士的广泛交流。2015年11月,云南大学承办主题为“共谋‘一带一路法律战略,同商中国-南亚法治愿景”的首届“中国—南亚法律论坛”,来自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法学法律界近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代表们围绕中国与南亚国家“政策沟通”“贸易畅通”“互联互通”“非传统安全合作”“法律服务与司法合作”等相关法律問题展开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2016年12月,云南大学法学院与越南河内法律大学联合举办“法律与道德”学术研讨会;承办主题为“加强法治联动,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二届中国-南亚法律论坛,在加强法治联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达成了新共识,形成了新思路,提出了新对策;承办中国-东盟互联网金融法律变革与合作研讨会,来自印度、缅甸、柬埔寨、泰国、菲律宾、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南亚及东南亚10多个国家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务工作者及专家学者100余名代表,围绕“互联网金融立法创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互联网金融司法实践”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2018年11月,举办中国越南改革过程中的社会民生法律问题研讨会。云南大学还承办了第十七届Jessup国际模拟法庭中国区选拔比赛,来自全国52所知名高校的赛队参加角逐,其中6个优秀参赛队被选派到美国参赛,云南大学法学院参赛队荣获最佳表现奖。通过举办或承办国际会议,加强国家之间法律制度、法律文化、司法体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云南大学为推动法学教育走向世界、迈向国际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加强教师交流,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衡量国际化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元素,师资队伍有无国际视野是能否实现教育国际化的根本。长期以来,云南大学法学院与德国萨尔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美国佛蒙特法学院、美国罗格斯大学、越南河内法律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法学院等国外知名大学法学院保持紧密合作。学院经常组织教师到以上大学进行交流访问、学术探讨或支持教师访学,着力提升教师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的能力,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多元化和国际化。2014年至2018年,金砖国家法律论坛轮流在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金砖5国召开,云南大学法学院每届都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加强了中国与金砖其他国家法律界人士的深度交流,扩大了云南大学法学院在国际上的声誉,同时也提升了法学院教师在国际领域的法学水平,为增强国际交流拓宽了现实平台。

实施短期访学项目,开阔学生国际视野。云南大学法学院积极开发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开展国际化合作,与多所学校建立了学生访学、交流、研学等项目合作。2009年以来,云南大学法学院每年选拔6~8名学生到德国萨尔大学法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免学费、互认学分,该项目为云南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国际化进程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法学院在国内研究生招生中增加了吸引优秀生源的优势。2018年11月,法学院选派两个访学团分别到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印度德里大学、越南河内法律大学交流访学和社会调研。

挖掘国际法学资源,谋求更远发展。云南大学法学院充分挖掘国际法学界资源,邀请世界各国知名法律人士到学院交流访问或开展讲座,与多国大学或相关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开辟更广更深的国际发展道路,借鉴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感受前沿的法律课题。2017年12月,印度大学国立法学院R.Venkata Rao教授一行到云南大学访问交流。2017年4月德国萨尔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托马斯·格里希教授在法学院做了题为《欧盟的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讲座。2018年6月,知名华裔神探李昌钰教授莅临法学院参观指导。

举办南亚法律培训班,传播中国法律文化。为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南亚各国对中国法律的认识和了解,为中国与南亚各国加强各方面的合作搭建法律交往的桥梁,云南大学法学院分别于2016年12月、2018年1月、2018年10月举办南亚法律人才研修班,为来自阿富汗、孟加拉国、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7国的100多位法官、检察官、律师、大学教师等法律界人士开展了中国法律培训,课程涉及中国宪法、刑法、公司法、银行法、物权法、劳动法等,为南亚各国法律界人士更加充分了解中国法律、传播中国法律文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系云南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与国际法教研室主任)

猜你喜欢

云南大学法学院南亚
朱柳阳、张旖、王媛媛、唐敬岚作品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Take Necess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hildren
《南亚》教学设计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en and the Unseen in Howards End
Oscar Wilde’s Triple Personalitie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Homosexual Marriage Legislation in China
THE RESEARCH OF THE JUSTICIABILITY OF CSR
山推成功拓宽南亚销售渠道
“僵尸”法学院
“9.11”事件后美国南亚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