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19-05-22王雅涛丁丽莉

祖国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先争优高校

王雅涛 丁丽莉

摘要:新时期做好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滨州学院35岁以下(含35岁)青年党员教师为调研对象,对当前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的参与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其参与度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善现状的对策建议,以此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青年党员教师   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时期一直是学术界专家们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新时期青年教师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青年党员教师又是高校党建工作重点培养对象,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的认知度、积极性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影响重大。为全面了解当前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工作的参与情况及存在的阻力,本文以滨州学院35岁以下(含35 岁)青年党员教师为调研对象,进行此次问卷调查。

一、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工作参与情况调查分析

经统计截至2018年6月,滨州学院35岁以下(含35 岁)青年党员教师共有279人,考虑到个别教师产假、访学、外出读博等特殊情况存在,针对青年党员教师在滨州学院各部门、各系院的分布情况,本次问卷调研主要采用纸质调查问卷逐一发放的方式,即首先在滨州学院各系院搜集符合条件的教师基本信息,确定目标人员,然后向目标人员逐一发放调查问卷。本次共发放201份问卷,剔除答案不全以及答案不规范的,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76份。问卷结果显示了目前滨州学院青年党员教师对学校创先争优工作的看法,以及自我参与创先争优的态度等,并进行分析归类。

(一)高校创先争优工作的开展情况

高校党组织建设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党建创先争优活动。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针对学校是否开展创先争优工作的问题,18.2%的青年党员教师对学校是否开展创先争优工作不了解;81.8%的青年党员教师认为学校开展过创先争优工作。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表现的评价,仅有27.27%的教师表示党组织领导班子积极组织并落实。

(二)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的情况

为了解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的情况,笔者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上述144位表示学校开展过创先争优工作的青年党员教师的问卷进一步统计显示,75%的青年党员教师对创先争优机制建设表示不存在或不清楚。第二,在对现有创先争优机制的评价方面,仅有2%教师认为现有机制好,希望继续保持;而有5%的教师认为现有机制较差,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相差甚远。通过部分谈话发现,有教师表示即使各系院开展过创先争优活动,大多停留在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以及总结表彰的形式上,而对于活动的实效则并没有过多重视与跟进。第三,对于是否有必要开展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工作,100%的教师都认为有必要开展。第四,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可能部分教师不理解什么是长效机制,以及如何开展长效机制建设等,有9.09%的教师表示不清楚是否有必要进行长效机制建设。第五,在长效机制建设的目的方面,大多数教师都认为长效机制建设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促进青年教师自身发展、提升党组织队伍的党性修养、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水平等。

(三)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的参与情况

对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参与情况的调查,主要从参与创先争优的意愿、影响因素等入手。在问卷调查中发现,仅有31.25%的青年教师表示非常愿意参与创先争优工作;7.39%的教师表示不愿意参与。进一步研究表明,影响青年党员教师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阻力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內部因素主要以个人因素为主,主要是科研教学压力(89.77%),其次是经济收入压力(53.41%)和孩子教育压力(51.14%)等;外部因素主要是党组领导班子重视程度(71.59%)和活动形式是否新颖(71.02%),其次是活动宣传是否到位(50.57%)、活动内容是否丰富(47.16%)、活动特色是否鲜明(36.93%)等。

二、影响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工作参与情况的成因分析

(一)组织方面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党组织领导班子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党组织建设水平的高低。高素质的党组织领导班子能够分清党员隶属关系,并带领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和创新争优活动。而在问卷调查统计数据中显示,有25%的教师反映,在党组织开展的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持敷衍了事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组织领导班子在管理上缺乏惩戒的鲜明立场,缺乏对党员的监督和管理。

2.党组织领导班子重视程度不足

十七大以来,国家领导人一直重视创先争优工作的开展,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也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和落实相关创新争优活动,如“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等。但在青年党员教师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评价问题中,25%的教师表示党组织开展过相关创先争优活动,但经常是组织了但落实度不够,或者落实了但跟进度不够。而同时,仅有31.25%的青年教师非常愿意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调查发现,党组织领导班子不够重视、活动不够丰富、活动形式不够新颖、宣传不到位等都是影响青年党员教师参加创新争优活动的制约因素。

3.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够

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 由此可知,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同样,高校也应十分重视对高校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党员教师的培养。但问卷调查显示仅有25%的青年党员教师足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紧跟政策的号召,及时提高自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组织对青年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致使大部分青年党员教师未认识到自己的带头示范作用,长此以往,党组织必定会失去了新鲜血液和坚定力量。

(二)青年党员教师方面的问题

1.教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党员教师来说是顺应新时代党员队伍与时俱进、永葆党的先进性的要求。虽然绝大部分(95.25%)教师意识到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这种意识并未真正的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仅有25%的教师能及时的自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还有7.39%的青年教师明确表示并不愿意参与创先争优工作。在思想教育接受方式方面,81.25%的青年教师通过互联网学习,93.75%的青年教师参加学院组织的党建学习活动,81.25%的青年教师通过听取报告会的形式学习,由此表明,绝大部分的青年党员教师是被动学习,这种消极的方式,不仅各种资源,效率低下,而且效果也十分有限。

2.个人因素

青年党员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必要的生存技能外,还必须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尤其是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将所学、所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新中国建设服务。但是由于工作压力、子女教育、赡养老人、房价上涨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部分青年党员教师出现一系列的心理、思想问题,严重影响其意识形态的形成。

三、提升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工作参与度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强化党组织建设

第一,发挥党组织的模范先锋作用。注重党建活动内容建设,提高党建活动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青年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參与度。第二,增强党组织在青年党员教师中的感召力。注重党性观念牢固、思想政治水平高、德高望重的高职称党员的选拔,经过党组织考核合格以后,推选为青年党员教师政治导师并负责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和思想政治进步。

(二)加强党组织对青年党员教师的帮扶

第一,在心理指导方面,高校要积极关注青年党员教师心理健康,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青年教师制度,利用党支部、教研室、实验室等平台畅通诉求表达渠道,通过举办青年教师茶话会、座谈会、走访慰问、校领导接待日等形式搭建学校管理者与青年教师沟通的平台,倾听青年教师的心声,为青年教师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帮扶。第二,在职业发展方面,在攻读学位、职称评聘、教学科研经费等方面实施倾斜政策,为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奉献精神佳的青年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

(三)提高青年党员教师的自律意识

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是党员思想进步的重要体现,创先争优作为行为层面,时时刻刻受到青年教师思想层面的影响,因此,思想教育意识的培养必须作为青年教师创先争优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提高青年党员教师的自律意识。比如加强创先争优工作的宣传工作建设,结合当前信息化时代发展特点,综合图片、文字、广播等传统方式与自媒体、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开展多形式、多层面、多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杜文丽.高等师范院校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20-21.

[2]郅会玲.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6.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滨州学院党建研究课题“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BZXYDJ1705;作者单位:滨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创先争优高校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创先争优支部底色
如何以创先争优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中国有色召开庆祝建党96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儿童医院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 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