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应用——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19-05-20刘美娟

职业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南通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刘美娟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理念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大数据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与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相关联的数据,学校为了提高教学和管理效率,搭建了一系列学生工作管理、教务管理、毕业生就业管理等系统平台,于是积累了很多学生的基本信息、课程信息、就业信息、教师信息等海量数据,高校是教育大数据的生产者,也是推动者。教育大数据既可以为学校专业教学和认证提供丰富资源,也可以为学校发展,如教师储备、学生就业以及专业建设优化提供指导。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对劳动者素质和人才培养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2020年国家信息发展战略》指出,要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发布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对文件精神的落实,无疑建立起就业相关的数据库,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好地借助大数据,提升大学生就业效率和质量,如何结合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的专业特点,开展优质高效的就业指导,将毕业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工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大数据理念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1.1 帮助大学生实现精准就业

互联网的推广应用除了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强大的运算和存储功能,将互联网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存储功能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可有效促进大学生精准就业。

借助手机APP、微信订阅号等平台,通过采集每位学生的信息、社会资源以及自入校以来逐渐形成的专业兴趣、专业技能、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因素数据,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职业需求数据分析,为用人单位提供翔实的动态数据信息,从而形成集各级主管部门、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于一体的对接机制。例如,通过学生的选修课情况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图书借阅信息,就可以总结出学生的兴趣方向、职业倾向。

如何保证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还需日后在发布招聘信息的同时,检测、收集学生受众的态度、心理需求,通过对毕业生所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高校职业指导者可针对不同需求的毕业生群体提供独特的招聘信息,如根据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分别推送生源所在地的就业信息,而毕业生群体也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及兴趣爱好通过就业平台优化数据库找寻就业信息。他们可以结合往届相同专业毕业生就业密集的城市信息或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做重点参考,实现求职源头的精准化,还可以联系到意向单位的学长学姐了解实际情况,避免盲目就业,这样可有效提升就业稳定性。

1.2 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提供可靠依据

借助互联网联动技术,可实现学生就业实习过程的监控和信息管理,包括实习应聘、实习管理和就业评估,等等。招聘企业可通过“互联网+”实习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学生在线申请,通过“企业发布—学生申请—面试通知—录用回复”等流程,完成实习应聘面试,面试过程、到岗后的实习内容以及就业评估评价等相关数据资料都可以作为资源保存下来,供学生学习和教师参考使用。

通过多年积累,我们就可以挖掘大数据,建立人才发展的大数据人才模型,建立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用人单位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实现校园招聘会用人单位遴选,随着数据库的不断更新,毕业生求职单位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求职技能也不断提高,作为职业指导教育的借鉴和帮助,实现就业指导服务的不断优化,形成毕业生求职能力和就业质量共同提高的良性发展态势,提升精准化就业服务水平。

1.3 使社会需求和反馈可视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有效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变革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很多新的就业创业机遇,新兴产业提供的岗位数量庞大,如电子商务、物联网、移动支付、网络游戏等,而这些岗位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毕业生更有优势,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与此同时,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决策,形成独有的创业思维,找准创业项目和创业方法。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应与大数据的发展同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大学生更高质量地就业创业,也能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相吻合的人才是目标所在,大数据的结果有助于帮助学校分析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如表1所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委托江苏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连续两年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到的用人单位反馈数据,主要是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学校主要需要强化专业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和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数据可直接应用到教育教学改革中,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直接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表1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用人单位

(数据来源:江苏省招就中心“江苏省2017届、2018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2 大数据在毕业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已基本覆盖到各行各业,而各行各业都在将打造“工匠精神”融入自身的发展中。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源头,高校肩负着“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命,基于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创新视角,培育和打造现代大国工匠精神,成了近年来高校的重点研究课题。

2.1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可结合专业特色,培育专业领域工匠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农林专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而工匠精神是一种精致化生产的要求,它对农业生产同样适用。从农业生产来讲,实际上就是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从种植开始,原料、化肥、土地等要保证安全,还有它的品质和质量,也需要依托工匠精神来实现严格把关。作为传统的农业类高职院校,可以在专业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通过建立相关数据库,有效分析种植的相关植物,尤其是农作物所需的原料、农药、化肥、土地的类型和用量,并通过在线自动控制,实现农业精准化种植,有效防止农药、化肥超标,同时相关的数据建立可实现产品可追溯,这样整个农作物的生产全过程都可溯源,便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形成植物生产控制决策系统和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催生了新时代的“农业工匠”。

2.2 大数据环境下,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保证

工匠精神的内涵包含了专注,要求像“庖丁解牛”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要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才能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刚进入社会踏入职场就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南通科技职业学院2017届、2018届毕业生入职当年的离职率分别为38.16%和39.25%,其中95%以上的毕业生都是主动离职,就业的不稳定影响了学生“工匠精神”的践行。

图1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毕业当年的离职率

图2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的离职类型(数据来源:江苏省招就中心“江苏省2017届、2018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而大学生频繁跳槽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搞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工作,作为职业指导人员,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首先,有效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各项基本信息。例如毕业生的生源信息、教育和实习经历、特长爱好等基础数据;学生技能大赛成绩、奖惩情况等数据。

其次,就业指导老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典型用人单位在过去几年内对不同性质的岗位人员需求情况,进一步分析毕业生短期生涯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及时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大数据环境下,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要善于挖掘数据和精准利用数据,将学生数据作为分析基础,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将客观事实作为决策前提。

2.3 大数据环境下,形成高校—用人单位合力,共同培育大国工匠

企业与高校建立联系,通过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有效整合不同主体优势资源。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已与中德诺浩、海尔科技、帝奥电梯、中天科技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

一方面,企业技能专家结合员工工作中体现的效率、能力和潜力数据进行分析,为高校学生授课,多家企业在校内建设了实训平台和校内工厂,把企业运作过程中需要员工掌握的技术手把手教给学生,把企业相关岗位的问题点提前剖析,让学生在校期间反复经历和纠正,使高校人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具有现实性和导向性,助推现代大国工匠精神的升华。

另一方面,企业利用大数据平台,记录工匠人才的能力数据,例如岗位技能比赛成绩、发明专利情况等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能力薪酬体系。这样能够促使工匠人才主动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再通过高校教师结合专业先进理念为企业员工授课,这样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培训效率。在锻造专业工匠的行为中,高校和用人单位各司其职又相互融合。

3 结语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工匠精神”正在逐渐被各行各业所重视,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加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遇,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利用大数据进行就业指导可帮助大学生实现精准就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社会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

猜你喜欢

南通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