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误区及其对策探析

2019-05-17周建莉

赢未来 2019年1期
关键词:乡村小学化学前教育

周建莉

摘要:相比于城镇,乡村的学前教育资源有限,幼儿教师所能接受到的教育理念也比较落后。在我国很多乡村地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较为普遍。从教育效果的角度来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形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幼儿阶段的教育应该侧重于一些生活常识以及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打着为小学教育打基础的旗号,为幼儿讲解一些小学才会接触的文化知识。这是教育工作者在思想观念方面所存在的误区,对现代教育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力。本文就乡村地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误区及其对策展开了一系列的探析。

关键词:乡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对策

前言:

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由于乡村地区的教育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比较落后,使得当地的教育工作者无法及时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在乡村地区接近于常态。从形成这种问题的原因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应试教育”观念所导致的,乡村地区的家长更希望孩子能考上好学校,走出乡村,到城市中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就从小做打算,使其尽早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这样的观念和教育形式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幼儿对小学教育形成厌恶的心理。

一、乡村地区学前教育“小学化”误区的成因分析

首先,家长方面。在很多乡村地区家长的观念中,认为只有考上好的学校才能真正走出落后的乡村地区,得到更好的发展。而积累文化知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才能进入到城市的大学中学习,从此改变命运。在这样的观念的引导下,很多农村家长过于着急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就希望幼儿能接触一些小学的课程。这样的原因对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其次,教师方面。在乡村地区,师资力量有限,很多幼儿教师并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自身能力和观念认识方面的不足,会使得其按照小学的教材作为参照,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现“小学化”的特点。最后,教育环境方面。从我国当前的教育规定来看,学前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相关政府部门也没有在这个方面给予相应的投入,使得学前教育比较薄弱。加之媒体等方面对家长和教师观念的引导,使得学前教育“小学化”逐渐加剧。

二、针对乡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幼儿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学前教育是一个关键性的时期。但是,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对这个层面的内涵形成深入且正确的认识。要想改进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应该将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着手点,优化幼儿师资资源。这样才能对促进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发挥推动作用。首先,在对幼儿教师进行招聘时,应该重点考查其教育理念,以及所掌握的教学方法,尽量选择具有学前教育经验,掌握先进教学方法的教师。其次,相关教育部门定期组织乡村教师参与培训,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更能满足现代幼儿教育发展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乡村幼儿园还可以组织教师与城镇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交流,互相交换教学经验等。

(二)强化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的监督力度

当前,乡村地区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与教育部门的工作效果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由于教育部门在这个方面的疏忽,使得这种现象逐渐扩大。因此,相关地区的教育部门应该对学前教育给予监督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对乡村幼儿教师的素质进行综合监督[1]。另外,在幼儿教育模式方面,应该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督。通过硬性规定的方式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現象,乡村幼儿园所在地的教育部门还可以通过突击检查的方式,对没有按照规定办学的幼儿园给予整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优化乡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三)革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首先,家长在教育方面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使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得到解决,应该重点改变幼儿家长的观念。家长应该认识到要想使幼儿能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最重要的方式的是思维引导和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终身学习理念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是幼儿家长应该具备的,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从而达到理想幼儿教育效果。其次,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2]。教师可以给家长和幼儿发一些材料,让他们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些作品,进行一些交流等。在活动结束后,家长应该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使双方能对幼儿的学习和参与活动的情况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幼儿园教育可以以一些游戏和活动作为载体,为幼儿提供符合年龄特点的教育。

(四)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双向对接

如果能有效解决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问题,那么就能从正确的方向上把握幼儿教育的方向,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从而达到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目标。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规定,不能仅仅由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靠拢,而是应该从双向的角度来完善这项工作[3]。因此,国家应该针对双向对接的问题出台一些政策,比如,每一所小学可以实施免考试入学制度,指定合理的招生政策等。从制度的角度禁止开展各种形式的入学考试和面试。另外,应该对小学一年级教育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衔接,也就是将刚刚入学的学生作为“零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乡村地区所存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是幼儿介绍系统性教育的起点,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针对当前在学前教育“小学化”方面存在的误区,可以通过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的监督力度,革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双向衔接的方式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本文对乡村地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误区及其对策展开的一系列探析,希望能为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馨予.乡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困境及解决路径探索[J].时代农机,2018,45(09):155.

[2]张雪英.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4):127.

[3]敖春美.宁夏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1):252-253.

猜你喜欢

乡村小学化学前教育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